第二百四十四章 遼東難民的選擇01

類別:未分類 作者:坐等升值 本章:第二百四十四章 遼東難民的選擇01

    第243章 遼東難民的選擇01

    東港,是7月。

    一開始在知道自己代表了整個大金要留在這個叫東港的小漁村時,多爾袞的內心是非常憤怒的。

    原因也很簡單,相比於他的兄弟,多爾袞如今已經有了漢學老師,至少那些努爾哈赤賞賜的包衣中就有大明讀書人,並且課業方麵努爾哈赤也有過要求。

    盡管他的年紀還在啟蒙階段,但這並不妨礙那些包衣老師會跟在他的身邊給他解釋一些關於大明的事情。

    因而當他覺得自己被當成了質子送到唐人手上的時候,他身邊的那些包衣老師是給他詳細分析過關於唐人的事情。

    所以多爾袞覺得這就是質子,就是發配,甚至說就是一種拋棄。

    當然在這個小漁村生活了兩三個月之後,他的觀念也確實有了一些變化,比如今年才九歲的多爾袞即便未來的成就很高,但並不能擺脫如今這個年紀該有的少年稚氣。

    他喜歡上了唐人在這售賣的零食,喜歡上了唐人那些有趣的玩具,甚至喜歡上了唐人在這建築的那些房屋,以及他至今還在收集而始終沒辦法集齊的三國人物卡牌。

    隨著對唐人的了解以及整個東港的日新月異,多爾袞開始相信唐人隻用了半年的時間就建成了台南。

    也開始相信大金與大唐之間確實存在難以逾越的鴻溝,這鴻溝並不是靠著刀劍就能搶過來的,而是需要學習,需要創新,甚至需要自上而下的轉變原有的觀念。

    很多事情對於多爾袞這個年紀的人來說還很朦朧,但這並不妨礙他自己接受全新的觀念。

    與多爾袞有著一樣想法的還有另外一波人,他們便是那些跟隨這喬羽一起來到這的沈陽流民。

    說起來這事也很有意思,因為當初那些人從沈陽城離開的時候,大多數人並沒有直接跟著唐人一起來到東港,相反很多身上還有錢財的人選擇了南下遼陽,去尋求大明的庇護。

    這一點是人之常情,畢竟身份認同方麵遼東漢民們還是認可大明的,他們的消息渠道很閉塞,並不清楚所謂的大唐究竟是怎一回事,也不知道大唐在海外的戰績,因而有錢財的人往往會根據自己的認知來做決定。

    但喬羽的隊伍並沒有因此而減少人數,相反,跟隨她一起來到東港的人數遠比離開沈陽城的時候更多,甚至一路走來,居然還有很多女真人也加入到了隊伍中來,以至於當喬羽抵達東港的時候,隊伍中漢民、女真人甚至蒙古人和朝鮮人幾乎混雜到了一比一的地步。

    這些人有著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貧窮,他們選擇跟隨喬羽的隊伍並沒有什家國大義,也沒有任何稍微需要時間進行的思考,完全就是因為喬羽通過晉商渠道購買了一批糧食,每天都會給跟隨而來的人提供兩碗濃稠的米粥,僅此而已。

    這是第一次選擇,是在皇太極和兩白旗精銳麵前出現的真實畫麵,事實上在這些人加入到隊伍中的時候,他們並沒有展現出對於兩白旗精兵的畏懼,他們的臉上隻有麻木和對米粥的渴望。

    等到了東港之後,林楓是基本上沒有對這些人進行過管理的。

    這位所謂的東港總督唯一做的事情隻有兩個,第一件便是從來不會離開他那艘2023號戰列艦,每天活動的最大範圍就是船長室和上層甲板。

    他與民眾最近的距離便是戰艦船首遙望那些跪扶在海岸邊百姓,直線距離超過100米。

    第二件事便是下達了一個非常簡單的命令,那就是給那些願意加入東港總督府管理範疇的人發放戶籍證明,並給每個拿到戶籍的百姓免費發放10元唐元紙幣。

    就是這兩件事,林楓成為了這些人心目中的英雄、活菩薩,再生父母,甚至每一家長生牌位上的那個被供奉者。

    管理?不存在的,剛來東港的時候還是早春,小冰河期可不是開玩笑的,8月的海南都有過下雪的記錄,更別說遼東了。

    所以林楓不認為自己的半吊子管理水平能給那些百姓帶來什幫助,甚至從他自己的生活經曆來看,他總覺得越是不靠譜的管理反而越容易出問題,反倒是不如一開始就放棄管理,讓百姓自己連建立基本的默認規則。

    這或許有些殘忍,因為拿到錢財的百姓自然會心生歹意,盡管這不是絕大多數人的選擇,但貪婪者是必然會存在的,欺淩肯定會發生,缺少約束力的情況下,誰也不敢保證會發生什樣的事情。

    然而事實卻是讓所有準備看林楓笑話的人自己先傻了眼,首先林楓帶來的錢都是從台南銀行那借來的,是用他個人資產抵押從彭少傑手拿來的10元大額紙幣。

    首批次因為這筆錢財願意加入東港總督府管理,並且成功拿到戶籍的人數就超過了一萬人,這意味著林楓第一筆支出就超過了10萬元。

    紙幣目前還是溢價階段,因為貨幣市場處於貨幣不足的狀態,加上紙幣製作精美,很多本時空的人堅信這玩意有收藏價值,誤以為製作成本遠超實際麵額。

    所以溢價目前高達1比1

    點2以上,也就是說,這10萬元至少能兌換12萬兩白銀。

    有唐人的地方就會有海量商賈,這近一年以來大明及其周邊接觸過唐人的商賈士紳之間留傳的俗語,也是一個大家認可的現象。

    因而在確定拿下東港之後,很多江南海商便攜帶著大量物資趕到了東港,而林楓的這個做法又沒有讓他們失望,因為他們麵對的不再是一貧如洗的流民,而是人均10元現金的一萬個消費者。

    這些拿到錢的流民搖身一變成為了采購方,因為他們對於外界的消息並不是很清楚,可以說完全不了解紙幣的價值。

    而他們除了喬羽提供的粥之外,沒有任何可以抵禦嚴寒和風險的東西,自然他們在拿到錢之後便會第一時間將其消費出去,換成他們概念中真正值錢的東西,比如糧食、被服、工具等生活物資。

    林楓不管並不代表台南就真的對這一點管理都不存在,或許這邊是真的沒有派遣專業人士來管理,但這一年時間,台南唐人用現代人的理念卻給所有士紳商賈無形中設置了一層枷鎖。

    這層枷鎖的名字叫商業信譽,台南銀行要看信譽來決定貸款額度和存款利息,台南海關和稅務部門要根據信譽程度來決定稅收比例,甚至台南警察都會根據信譽程度來決定是羈押還是直接移交法院,總之唐人用所謂的信譽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精神枷鎖。

    能和唐人做生意並且獲利頗豐的人都知道這套規則,也格外重視這種信譽。因為大家在運作一段時間後發現了這種玩法的好處,畢竟這個時代的貿易是有風險的,可要想獲得更多的利潤,那就需要嚐試與不同商人進行貿易。

    彼此不熟悉的情況下,交易雙方都需要格外謹慎,而有了唐人建立的信譽體係,這就可以方便雙方迅速建立基本信任,然後順利完成交易。

    信譽度越高意味著你在商業競爭中越容易獲得更低的進貨價,盡管這種玩法有些理想化,但偏偏時代促使了這種理想化的東西更容易被接受,而且越是大商人大士紳也越重視這些東西,進而就讓這套體係比較受認可,何況這套體係還處於剛剛出現的階段,很多奇葩玩法或者鑽漏洞的事情還需要時間發酵。

    有了這套體係在,很多來遼東準備發財的海商便相對自覺的給出了一個較為合理的價格,至少糧價和生活物品的價格還比較低,商人們暫時還擔心東港總督府會因為這些事情判定他們的信譽程度降低。

    這就形成了一個較為友善的局麵,商人們在仔細核算成本之後給了較為低回報的價格,拿到總督府戶籍和錢財的百姓可以用這筆錢購買更多東西,紙幣便瞬間成了這些人眼中最有價值的東西。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900人從1620開始》,方便以後閱讀900人從1620開始第二百四十四章 遼東難民的選擇01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900人從1620開始第二百四十四章 遼東難民的選擇01並對900人從1620開始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