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偏離主業都是人才

類別:未分類 作者:拂麵不周風 本章:第39章 偏離主業都是人才

    李儉曾經向岐暉詢問過,按照崇玄署整理的前隋數據,隋朝以來,天下有道觀不足一千座,男女道士加在一起不足一千五百人。但卻有佛寺近五千座,和尚尼姑總人數超過了十一萬。

    因此隋唐時期,擁有官府認可的、並得以受籙的道士數量一直都不多,岐暉作為樓觀道的主持,整個樓觀附近所有二十多座道觀的道士,加起來也才一百多個。

    從崇玄署的數據來看,一座道觀平均隻有一個半道士,樓觀道的數據顯然是超出了。但那是因為隋煬帝躲到江都後,中央權威喪失,故而岐暉走了當時留守長安的主管官員的門路,這才發展起來這多的道士,而且在名義上都是他的徒弟。

    道士的數量少,卻不是因為願意出家為道的人少,而是受籙的標準太高,官府也有意控製的結果。眼下坐在老君殿中的這些道士,都是精通道教禮儀、通經義、能辦醮禮的高端宗教人才。

    但人和人的差異巨大,於是道士與道士之間的差異也是巨大的,有的道士心思靈活能生財,有的道士太老實死板,便也隻能窮著。

    但這種窮,其實是相對的,事實上老君殿的這些道士們,每個都還收有道童,有信徒供奉,名下還有田產,有佃戶,屬於實打實的中產階層。但同時地,他們的開銷也是巨大的。

    所以站起來說自己隻會修灶台的這位道士,顯然是自謙之辭,其他道士們可能覺得他本事不大,李儉卻不這認為。

    他於是說:“雖然楚王府、柴駙馬府各有蜂窩煤和鐵皮爐的產業,但天下樹木極多,還是有許多百姓選用木柴生火做飯。簡師兄既然善造灶台,為何不將心得寫出,對鐵皮爐修改一番呢?鐵皮爐雖然是我發明,但畢竟過於笨重,使用年限也不高,若師兄能提高使用年限,將之改得輕便,我便推薦師兄與楚王府或者柴駙馬府合作!”

    簡道士不住點頭,這個辦法確實不錯,實際上最近樓觀道也已經開始大規模使用鐵皮爐取暖、燒水、做飯了,而且有些師兄們也開始試著用石炭當燃料,用在煉丹爐上麵了。

    眼看李儉接連提點了三位師兄,還都是跟非常賺錢的行業有關,當即有越來越多的道士們站起來,詢問李儉,希望李儉指點一番。

    李儉連忙拍了拍手,說:“諸位安靜,我有一言,請師兄弟們靜聽!”趁著道士們安靜下來的功夫,兩個道童又抬上來一塊木板,上麵貼著一張寫滿了字的大紙。

    “諸位師兄弟們也不急於一時,師尊他老人家自有安排,故而做出了相關的規定。師兄弟們可根據個人的喜好、擅長,思索自己拿手的、想要鑽研的手段,可稱之為課題。”

    “比如黃師兄想要鑽研改進煎鹽方法,那就可以將自己先前研究出來的方法整理成文,提交到師父這。以每三個月為時限,將這三個月來師兄弟們提交的課題收集,然後再從沒有提交課題的師兄弟中,隨機挑選十人,協助師父等,對該課題進行評判。”

    “評判的標準很簡單,需符合以下三點,其一,是否有利於煉丹事務;其二,是否有利於改善百姓所需;第三,是否有利於國家。評判通過的課題,則由本觀上座支一筆錢財,以供提出課題者繼續研究。原則上,若某人第一個課題沒有完成,則不允許提第二個課題。”

    “認為課題成功者,則可繼續向師父申請驗收,同樣隨機抽選師兄弟們為裁判,判斷是否合格。若驗收通過,則由師父派人聯係尋求合作,投資入股、修建作坊、變為產業。具體分成也由師父決定。”

    “大家需謹記,三個月隻是提交課題的時限,卻不是要求必須完成課題的時限。若初支錢財用完,而課題仍未成功,可繼續向師父提交申請,再支錢財。這些錢財的具體用途,師父也會派人點檢,以防止有個別人拿錢不做事。”

    “沒有思路的諸位也不要慌,天子已經有意將長安二十餘處道觀歸到咱們樓觀道名下,如果有些師兄弟暫時沒有可以研究的課題,長安道觀的觀主、上座、監齋,也是需要補充的。畢竟,咱們都是道士,還是要傳揚道教的!”

    “大家看一看,還有什意見和建議嗎?”李儉說得口幹舌燥,這些都是他和岐暉商議後做出的規定,他相信,在前期大家都會很踴躍,但沒有任何人可以保證,道士們總能不斷想出賺錢的法子,就得給予鼓勵,也要防止有些人偷奸耍滑。

    看到岐暉閉目養神,神遊天外,有個道士便問:“這分成當如何?”涉及到自身未來可能的利益,於是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李儉,大家也清楚,李儉其實在代表岐暉說話。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初唐第一縣令》,方便以後閱讀初唐第一縣令第39章 偏離主業都是人才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初唐第一縣令第39章 偏離主業都是人才並對初唐第一縣令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