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六十八章 帕特羅克勒斯踏入非洲內陸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季敏傑 本章:第兩百六十八章 帕特羅克勒斯踏入非洲內陸

    攸美尼斯讓讓海軍司令帕特羅克勒斯在埃及組建了一支人的遠征軍,同時也是一支龐大的探險隊,其中有很多自發或隸屬政府的探險人員,從法老運河到紅海,然後來到了非洲之角索馬南部沿海,從這登陸一路向西,避開肯尼亞西南部的高山,從北麵深入非洲大陸,穿過多條河流,並對這些河流進行了探查,發現這些河流都是淺短的小河。

    但有一個湖(圖爾卡納湖,東非第四大湖,世界最大的堿性湖)麵積不小,南北長40多帕拉桑,東西寬3-5帕拉桑,湖水呈藍綠色(因為湖中的藍藻生長之故)。位於東非大裂穀東岔內,北端從肯尼亞延伸到阿比西尼亞境內,麵積6405平方公,海拔375米。圖爾卡納湖是一個魚資源極其豐富的魚場,盛產尖吻鱸、虎魚、多鰭魚和各種羅非魚屬(Tipia)魚類,還有鱷魚、河馬甚至兩米長的蜥蜴(和史前蜥蜴形態類似)。候鳥和本地鳥類有紅鸛、鸕鶿和翠鳥等。

    沿湖還有居民(圖爾卡納人)種植粟米,靠著豐富的水產和粟米生活著。他們是尼格羅人種蘇丹類型,為尼羅特人南支之一。使用圖爾卡納語,屬尼羅-撒哈拉語係沙-尼羅語族-圖爾卡納語支,相信萬物有靈。他們約在1700年前後由尼羅河上遊遷入今居住地。原本是遊牧民族,現在是遊牧、農耕、漁獵兼具的民族。

    很難說他們處於什時代,按照組織形式他們還處於新石器時代,因為他們存在比較鬆散的部落組織,但酋長權力不大,一般以家族為活動單位。部落內部有兩個軍事性質的集團:一名“豹”、一名“石頭”。每個男子從出生之日起就從屬於集團,一般行父係繼承製和一夫多妻製。但他們卻能使用鐵器,而非石器或者青銅器,這可能是因為他們來自維多利亞湖附近,而那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的時候已經開始使用鐵器,由於距離較近的關係,鐵器也在此地傳播了開來。

    帕特羅克勒斯上一次大湖邊上擊敗了班圖-庫希特聯軍後,在周圍的影響力很大,都知道有一個強大無比的國家占領了這,那些沒有參與作戰的民族不由都唏噓不已,圖爾卡納人就是其中的一支,所以得以繼續安穩地生活在此地。馬其頓路過這後,並沒有對他們進行征伐,而是向他們購買了一些食物,然後繼續向西趕路。

    經過了200帕拉桑的路程,大軍到達一個小湖(即艾伯特湖)的北麵湖口,亞曆山大給到帕特羅克勒斯的地圖比較粗糙,給它起名叫奧林匹亞斯湖,而作為非洲最大的維多利亞湖則起名為腓力湖,腓力湖通過腓力尼羅河流入奧林匹亞斯湖後在北麵流出注入亞曆山大尼羅河(即艾伯特尼羅河)。

    奧林匹亞斯湖是由斷層陷落而成的淡水湖,湖麵海拔619米,西南-東北向長約180千米,平均寬約45千米,麵積約5350平方千米,最深處約48米。奧林匹亞斯湖西南麵有源出愛德華湖的塞姆利基河注入,湖濱衝積平原較廣;東北麵有腓力尼羅河注入,形成沼澤密布的三角洲。湖水經湖泊北端流出,形成亞曆山大尼羅河,為尼羅河水係的一部分。奧林匹亞斯湖東西兩岸懸崖壁立,多深溝。湖內棲息著豐富的魚類、河馬、鱷魚和水鳥,湖濱生活有象、野牛、羚羊等野生動物。

    帕特羅克勒斯在上次大戰後就在腓力湖注入奧林匹亞斯湖的河口右岸建了一座城,起名為“尼羅河上的亞曆山大城”,此處地處熱帶草原氣候,扼守腓力尼羅河與奧林匹亞斯湖,是一塊麵積約為40萬斯特倫馬(400平方公)的河口三角洲,土地肥沃,水力資源豐富。按照每人30畝算,可供人左右在此進行糧食種植,可以養活14萬人左右。

    帕特羅克勒斯召集了大量科伊桑人和俘虜的庫希特人以及作為奴隸的班圖人入駐此地,在少數希臘人、埃及人和努比亞人的管理下進行勞作。而馬其頓人則是食物鏈頂端的存在,除了還留在馬其頓本土的馬其頓人之外,在外麵的馬其頓人都已經脫離了生產,不是作為精銳步兵的職業軍人就是軍官或者中高級官員,剩下的就是豪商階層。

    來到這的馬其頓人最少都是百夫長以上職位的人,已經沒有了馬其頓士兵的存在了,對付這些黑人確實也用不著,而且這相較於地中海地區氣候惡劣,對於已經很富裕的馬其頓軍人沒人願意到這種地方玩命,隻有那些商人才會為了攫取更大的利益跑到世界各地。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亞曆山大四世》,方便以後閱讀亞曆山大四世第兩百六十八章 帕特羅克勒斯踏入非洲內陸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亞曆山大四世第兩百六十八章 帕特羅克勒斯踏入非洲內陸並對亞曆山大四世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