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 章 儒道

類別:網遊動漫 作者:白樸鴨 本章:第 12 章 儒道

    儒家之道?

    孔融在心中默念了一遍,似乎被劉禪的這個問題,問了個猝不及防。也對劉禪如此突兀的一問,頗為不解。於是反問道:“殿下何故有此一問?”

    “昔日,武帝尊儒學為唯一國策,以為用儒道來引導士族,便能開萬世之太平,不料百年之後,就有王莽篡漢,天下大亂。幸有光武中興,力挽狂瀾,然而,傳至今也不過百餘年,卻又有黃巾之亂,董卓篡權,亂世將至。”

    “適才,大殿之內,我仿佛看到了未來,看到了如地獄一般的亂世,降臨在這片土地上,其所過之處山河破碎,屍橫遍野,慘不忍睹!因而才有此一問。我們信奉的儒家之道,究竟是什?為何不能永保太平?”劉禪接連說道。

    前世今生的記憶交織,讓劉禪十分渴望知道這個答案。“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樣的喊,為何不過百餘年,就被淹沒在“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天下大勢之中。

    身為儒家聖人孔子的第二十世孫,從小博覽儒家經典的孔融,聽了弘農王劉禪所說,又感受了當下弘農王與自己這窘迫的處境,同樣的困惑湧向心頭,也讓他陷入深深的沉思。

    大漢帝國獨尊儒術三百餘年,如今卻落得一個風雨飄搖,分崩離析,氣數將盡的局麵。難道真的是因為儒道?孔融不敢去想。

    整個大漢的局勢,為何與儒道所提倡的背道而馳。

    大漢獨尊儒術三百餘年,得到了些什?

    儒家養士三百餘年,其道又是什?

    是仁愛?

    孔融首先想到的,是這兩個字,所謂仁者“愛人”而“親仁”,仁者是充滿慈愛之心的人,並親近有仁德之人。

    但黃巾肆虐,直到現在都未曾平息,那些原本應該“被愛”的人,卻高舉大旗,造了這群“仁者”的反。

    為富不仁,為官不仁者,比比皆是。想到此處,孔融終究未能說出口。

    是三綱五常?

    三綱是指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昔日齊景公問政於孔子,孔子對答:“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意思就是,君主要謹守君道,臣子要恪守臣道,做父親的,要盡父道,做兒子,要盡子道。

    而五常,包括仁、義、禮、智、信這五個方麵的道德準則。

    按理這一連串的行為準則下來,不應該是君臣相得,父慈子孝,夫唱妻隨,有仁、守義、知禮、明智、誠信,天下一派祥和的景象嗎?

    然而,正好相反,大漢獨尊儒術的三百年以來,卻屢屢有奸臣當道,禍亂綱常,外戚幹政,最後導致皇權孱弱不堪,底層民眾苦不堪言。

    孔融望向一旁的劉禪,這位弘農王昔日被廢黜帝位的畫麵,那滿朝文武噤若寒蟬的模樣,所謂的倫理綱常,竟抵不住三千西涼,可悲可歎!

    又或者是,忠恕之道?

    如今,豪強並起,門閥林立,他們眼中的忠誠與寬恕,就如同一個笑話。

    他們不再忠於大漢帝國,隻忠於自身的利益。他們不再寬容底層的佃農,相反,盡情地剝削、壓榨,以至於才有了席卷整個大漢帝國的黃巾之亂。

    孔融內心有點絕望,因為他突然發現,他信奉大半輩子的儒道,救不了如今風雨飄搖的大漢。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阿鬥穿越昭寧年》,方便以後閱讀阿鬥穿越昭寧年第 12 章 儒道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阿鬥穿越昭寧年第 12 章 儒道並對阿鬥穿越昭寧年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