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7章 庾太尉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孤獨麥客 本章:第1507章 庾太尉

    第1507章 庾太尉

    隆化五年的汴梁異常平靜,平靜到隻有鳥語花香,隻有風吹麥浪,隻有商旅輻,隻有書聲琅琅。

    國子學今年又是一批學生試經過關,得授官職。

    離別之際,城內的妓館酒肆歡聲笑語不斷,城外的驛站長亭灑淚之幕不絕,不知道留下了多少詩賦一一沒辦法,現在試經要考這個了,雖然不是決定性的,但卻是加分項。

    經曆了多年的試經,累積下來的官員數量已不在少數,至少在中下級文官中越來越多。比如三省六部九寺的底層錄事簿丞舍人之類真是茫茫多,已經占據了很大一個份額。

    平心而論,這些人大部分都是士族出身的子弟。沒辦法,他們考試真的厲害,教育傳統也好,其他人很難競爭。同等水平下,試經的考官也更願意給他們高分。

    【記住本站域名台灣小網→??????????.??????】

    國子學的存在稍稍遏製了下這種趨勢,畢竟這是個以勳貴子弟為主要生源的學校,考試時就不能那嚴格。

    但無論如何,這個群體越來越成型了。

    就像當年生造了武人群體一樣,邵勳同樣在花十多年的時間生造另一個利益群體,隻是不一定能看到其開花結果了。

    來到中原的粟特商人也是一群又一群,往往拖家帶口,人數眾多。

    或許,他們對家鄉的政治經濟環境真的徹底失望了吧,至少是滿懷憂慮。

    與家鄉相比,大梁朝冬天沒有那冷,夏天沒那般熱,水土條件好,物產豐富,文化商業都很繁榮,不來此定居才怪呢。

    他們現在是兩頭安家,一頭在康居城邦,一頭在大梁朝境內,且越來越往全境擴散。

    邵勳曾經惡趣味發作,詢問有沒有叫「安祿山」的人。黃沙獄還真去察訪了,回報說有十幾人都叫這個名字,但並非漢名,而是胡名音譯。這把邵勳整不會了,最後隻能隨便找了個理由,說不用找了。

    三弟邵當時深深地看了眼邵勳,沒說什,領命離去。

    粟特商人對商稅的貢獻是巨大的,但也有文化交流的動作。而今中原流行的舞蹈中,

    或多或少都吸收了部分西域的元素,龜茲舞更是在洛陽火爆一時。

    這就是絲綢之路的意義,不獨在於錢。

    攻滅司馬晉已經不少年頭了,南渡之人數十萬,經過時間的沉澱,說實話已經漸漸積累了相當可觀的財富。

    一個典型的印象便是南貨北運越來越頻繁,數量越來越大,價格越來越便宜。

    毫無疑問,這是造福整個天下的事情。人口多了,物產就多,可供交易的勞動剩餘也就越多,這是很明白的道理。

    孫家的孫熙那貨不斷鼓搗各種東西,最近更是響應號召,參與研究砂糖的製作方法。

    多年以來,這廝幾乎把家底折騰掉大半。當然,隻是浮財而已,他的「固定資產」其實沒有減少,甚至增多了。

    好在兄長們支持他,時不時給他貼錢,讓他能更好地研究下去,畢竟孫氏族人靠出售高質量的皮甲紙張肥皂已然大賺特賺,不補貼弟弟說不過去。

    而孫熙也是一個相當正麵的例子,告訴人們搞這個真能賺錢,還能提升政治地位,甚至獲得讓子孫蔭入仕的資格。

    與之相比,羊氏的羊責就沒那成功了。這個體弱多病的家夥研究出來的風車目前多用於徐州地界,其他地方零零散散,並不是很常見。

    但他依然獲得了巨大的好處,包括邵勳賞賜給他的那一隊樓蘭舞姬。

    這就是臨近臘月時,邵勳對國家的整體印象。

    是的,他已經回到宮中五個多月了。他采取放手的態度,但又在大梁這艘巨輪稍稍偏離航線時,小心翼翼地將其撥正,令其重回正軌。

    至於其他時候,則以低功耗待機為主,比如今日。

    「陛下越來越修身養性了。」麗春台上,庾亮跟在邵勳身後,慢慢走著。

    「元規,等得不耐煩了?」邵勳問道。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晉末長劍》,方便以後閱讀晉末長劍第1507章 庾太尉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晉末長劍第1507章 庾太尉並對晉末長劍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