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嚴河一直是一個實用主義者。
雖然別人更多時候會稱呼他為一個理想主義者。
每當遇到什問題的時候,陸嚴河的第一反應其實是怎解決它。
隻是有的時候解決手段不那符合實際罷了。
有的時候,也會有大不了“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狀態。
很多行業內的規範,或者說,一些約定俗成的規矩,在陸嚴河這,隻要它不利於問題的解決,都是可以拋棄的。
然而,賈龍不一樣。
賈龍會要在乎很多的東西。
比如因為投資方的壓力而在劇本明明沒有成熟到可以開機的時候,選擇開機。
陸嚴河無意在這個方麵去批評任何人。
他也清楚地知道,每個人的選擇,都跟他所在的處境、擁有的資源以及選擇範圍有關。
陸嚴河隻是希望能夠通過自己的一些態度,幫助賈龍去解決當下的困境。
“要拿出一個劇本並不難,難的是平衡各個方麵對於劇本的要求。”陸嚴河說,“演員對劇本的要求,投資方對劇本的要求,合作方對劇本的要求,並不相同,賈老師,包括你之前邀請的編劇,可能並不願意讓其他人跟他們共同分享編劇的署名。這些我都理解,然而,要就放棄這個項目算了,要,就必須放棄一些人的需求和利益,什都比不上劇本本身足夠好、好到讓真正在創作的人相信可以創作好這部電影才行。”
陸嚴河無比慶幸,自己的靈河至今不接受外來資本的入股或者是融資,自己的項目,也往往是他們自己獨資或者是主控製作,不允許任何資本方對創作指手劃腳。
隨著一個個項目成功,他們自己手的現金流更充足不說,他的權威、話語權也空前之大。
現在,沒有一個人敢對他的劇本提出任何質疑。
呃……除了李治百、顏良他們幾個。
當然,實際上他們也不是質疑。
是他的劇本就好到無可挑剔嗎?
當然不是。
但他的成功賦予了他神一樣的權威。
如果《人在囧途》第三部的劇本是他寫的,除了賈龍,絕對不會有第二個人對劇本提出任何異議。包括投資方——
因為陸嚴河的行事風格非常幹脆:我給你投資,是我給你賺錢的機會,不是給你指手畫腳的機會,你要是不樂意,你大可撤資,外麵有的是人拿著一袋袋麻袋的錢在等著。
尤其是,陸嚴河甚至大部分時候都不會給外麵的人投資的機會。
他、靈河、拾火、跳起來……還有李治百、顏良、羅宇鍾、辛子杏、黃楷任、江玉倩、華如真……很多時候,一個項目,投資份額就被他身邊的這些人給瓜分掉了。
有的時候,嶽湖台、北極光、冰原也會投一部分。
陸嚴河的項目,沒有一個不盈利、不賺錢的。
這樣的盈利率,從來都不是投資方市場。
“賈老師,如果你需要我,隨時可以跟我說——當然,劇本我是真的寫不出來了,我真的沒有好想法,我有好想法,絕對不需要你來找我,我肯定給你打電話了。”陸嚴河笑,“我不怕去幫你做一個惡人,如果需要一個惡人把這些幹擾因素給解決掉的話。”
賈龍在電話那邊沉默了好一會兒,才說:“好,我明白了,嚴河,謝謝你打來這個電話。”
“不用跟我客氣,賈老師。”陸嚴河笑著說,“什時候我們再一起合作拍電影。”
在陸嚴河的心中,賈龍就是這個時空最好的喜劇大師之一。
隻不過他有一個很糟糕的問題,因為出道以來,欠了太多人情,也有太多的關係要顧及,所以每一個項目都無法很純粹地製作。
-
對於陳寅提出來的、《瓦光》這部五集短劇可以怎做去盈利的設想,陳玲玲的態度都不太明朗。
陸嚴河跟陳玲玲一交流,才知道,原來陳玲玲就希望《瓦光》是《瓦光》,不被任何其他的東西所影響。
陸嚴河說:“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就隻能抱著虧本的心態去做這個項目了。”
陳玲玲問:“如果,把《瓦光》這部劇像電影一樣,在視頻平台上進行售賣呢?必須花錢才能看完全劇,這樣會有盈利的可能性嗎?”
“理論上可以,但實際上,到目前為止,視頻平台點播收入最高的也沒有達到過1億。”陸嚴河是知道這些數據的,“這包括了大熱劇集的點播,也包括了電影的,天花板在這兒擺著。”
陳玲玲歎了口氣。
“或者,直接製作成電影?”
“製作成電影?”
“以電影的形式,製作一個三部曲。”陸嚴河問,“有這個可能嗎?”
陳玲玲問:“宮廷題材的電影,有市場嗎?”
“不知道。”陸嚴河搖頭,“但至少如果製作成電影的話,在銷售渠道方麵,我們靈河可以幫忙。”
“你是說海外銷售嗎?”
“對。”陸嚴河說,“1億人民幣對於一部五集劇集來說,幾乎是無法收回的成本,但是對於一個電影三部曲來說,風險就要小很多,而且,一樣,它還是可以在視頻平台播出,也可以在電視台播。”
陳玲玲陷入沉思。
陸嚴河說:“導演,無論如何,想辦法把它拍出來,總是比一直讓它被束之高閣更好,對吧?”
陳玲玲:“如果不能按照我的想法拍出來,我寧願讓它永遠被束之高閣。”
陸嚴河點頭。
“我理解,畢竟它要是真的被拍毀了,也就毀了。”陸嚴河說,“我說的不是要降低製作標準,不是這個意思。”
陳玲玲其實也知道陸嚴河說的不是那個意思。
“一部五集短劇拍成一個電影三部曲——”陳玲玲沉思片刻,問:“你覺得這樣真的能行嗎?”
“能行。”陸嚴河點頭,“拍成電影三部曲,即使在票房上無法將投資收回來,但是,無論是後續其他版權的銷售,還是長線收入,都不至於像做成五集電視劇一樣,注定虧損。”
“一億的製作經費去做三部電影,對電影來說,是不是又廉價了?”
>>章節報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