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七章 交易(二)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更俗 本章:第八百零七章 交易(二)

    “也是這次要將卿鈺軟件合並到新的宏亞科技之中,進行了一些必要的背景調查,才發現範曉卿、宋鈺這兩個人一直跟星源那邊眉來眼去,打著腳踩兩隻船的主意。韓書記最痛恨這種二五仔,正好稅務部門收到卿鈺公司涉嫌偷稅漏稅、虛開發票的舉報,就批示嚴厲處置!”

    劉柏接到林傑的電話,他人正好在星視科技園,考察宏亞PC產品研發中心的選址,等鄭仲湘、林傑趕到科技園,就趕到星視通訊電子大廈見麵。

    韓明曉之前也沒有跟劉柏明說範曉卿、宋鈺夫妻倆,是在得知要合並到新集團之後,才起了三心兩意跑去跟星源那邊勾勾搭搭的。

    那樣的話,無疑是坐實他安排卿鈺公司參與合並是別有用心,這才讓範曉卿、宋鈺心生畏懼,想著謀脫身退路的。

    劉柏也是假裝全信了韓曉明的說詞,這時候原封不動的將韓曉明的說詞轉告鄭仲湘他們。

    陳逸森常駐秣陵,主要代表星視跟各方聯絡,但之前也僅知道卿鈺軟件涉嫌偷稅漏稅被稅務部門立案調查,從這一次合並撤出,卻沒有想到背後涉及這些問題。

    當然,在場沒有幾人是蠢貨,劉柏轉述韓曉明的說詞,他們都是聽聽而已:

    什叫眉來眼去?

    範曉卿、宋鈺夫妻倆都跟蕭良是四年大學同窗,誰不知道?

    以前偶爾有接觸聯係不是很正常的事情?

    卿鈺軟件之前被查,他們還以為別人舉報,現在得知是韓文鬆下狠手,什情況還不清楚嗎?

    明通電子與宏亞合並組建全新的宏亞科技,為什要將卿鈺軟件等三家小公司帶進來,大家也都是心知肚明的,真以為這三家小公司參與進來,能對新宏亞科技的實力有多大增加?

    還是說虞曉薇從明通電子辭職退出來,大家真以為明通電子徹徹底底是劉柏他個人的了?

    這三家小公司,要是劉柏的人,要是韓曉明的人,隻不過在整個盤子所占的股份比例很低,範曉卿等人的能力也確實不多,其他家才沒有吭聲罷了。

    陳逸森與鄭仲湘、林傑、袁可飛對望了一眼,聽過劉柏的說明之後,都大體能猜到是怎回事了:

    九月以來韓文鬆與蕭良發生激烈的衝突,令其在江省的地位不再巋然穩固,範曉卿應該畏懼這時候合並進宏亞科技,非但得不到真正的好處,還有可能卷入難以預測的凶險之中,這才起了異心想暗中投告蕭良?

    隻不過為何消息走漏,迫使韓文鬆不得不痛下殺手,鄭仲湘他們猜測韓文鬆能在秣陵立足,必有其過人之處,也不是全憑韓家這棵大樹的蔭庇。

    也是因此,蕭良為了保範曉卿,才在新榮公司執行董事推薦這事上,對他們做出妥協?

    “可能是範曉卿家誰求到蕭良那,也可能範曉卿確實早就被蕭良收買過去,以便盯著韓書記那邊的一舉一動,”

    鄭仲湘沒有直接跟劉柏說星源那邊給他們開出的交易條件,隻是順著劉柏的話說下去,說道,

    “我們下飛機剛坐上車,林傑突然接到熊誌遠的電話,希望我們這邊能出麵勸一勸韓書記,對這一個小角色網開一麵,不用太計較。”

    “鄭先生你也知道的,韓書記對身邊出現這種人是最痛恨的。我回去後跟韓書記提一嘴,但韓書記那邊會不會鬆口,我可不能保證。”

    由於韓曉明、邵俊剛不會把所有的細枝末節都跟他說,劉柏也不清楚察覺到有問題時,範曉卿、宋鈺夫妻倆跟星源到底勾結有多深,但也清楚鄭仲湘跟星源的關係,肯定沒有親密到無償出麵幫著這種忙的地步。

    因此,他也就隨口敷衍兩句。

    鄭仲湘點點頭,說道:“我們也是突然接到這樣的電話,覺得很奇怪,先了解一下情況;這事確實還是要看韓書記的態度。”

    鑒於蕭良與韓文鬆上個月初剛撕破臉,雙方肯定不願意坐下來麵對麵談判交易,蕭良這才會讓熊誌遠找林傑聯絡這事。

    說到底他們就是一個中間方,沒有道理他們拿下所有的好處,卻要韓文鬆那邊無條件的放範曉卿一馬——就算是鄭家,也不可能對韓家做到這強勢。

    劉柏短暫停留就告辭離開,鄭仲湘這才將星源那邊的交易條件告訴陳逸森、袁可飛。

    “啊,就範曉卿這一個角色,有這重的分量?”陳逸森下意識就覺得蕭良那邊開出的交易條件,遠遠超過範曉卿這一個小角色應有的價值,驚訝說道。

    林傑沒有辦法說什,陳逸森這話說得好像他跟星源有什秘密交易似的,畢竟他是代表星視出任執行董事的人選。

    袁可飛卻覺得沒有什好疑惑的,說道:

    “九月以來蕭韓之爭,秣陵這邊都說韓文鬆是被蕭良破了金身,而範曉卿這一個小角色,又在這時候跟蕭良眉來眼去,才叫韓文鬆格外痛恨。蕭良應該非常清楚,不拿點有足夠分量的籌碼,是救不下範曉卿的。當然了,蕭良很多地方讓人不喜歡,但也有一點要肯定的:就是他跟鄭先生一樣,對身邊人還是很慷慨、夠意思的。我一直想從蝸巢科技挖些研發人員過來,但就是挖不動,沒有辦法。”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精彩內容!

    袁可飛雖然將他捧了一下,但鄭仲湘還是有些不好意思:

    新鴻臣的合並方案,不僅要得到鴻臣股東大會表決通過,還要得到香港證監部門的批準,因此他們現在也都了解到新鴻臣接下來的股權結構。

    以何雪晴、顧培軍、紀紅群、徐立桓、申政、譚興等人為首、一開始就追隨蕭良創業的管理層,最終會在合並後的新鴻臣,持有高達20%的股份(這個比例要比蕭良個人持股高出一倍),預估市值將高達一百億港元——這樣的慷慨程度,是他有所不及的。

    星視早初的創始團隊,僅有陳逸林、周培薇、林傑以及後來加入的袁可飛等有限數人獲得少量的股份,不像南亭集團是幾百人規模的中層管理都得到了授股——何雪晴、顧培軍等個人得股不是特別高,而是整個管理團隊受益範圍要比星視廣得多。

    而到星源時代、蝸巢科技,蕭良更是進一步將骨幹研發人員、工程技術人員都納入股權激勵範圍。

    據說王馳鶩、周懷鈞等蝸巢科技首席科學家層次的人物,今年八月初第一次直接授股,價值就高達兩千萬,確實不是他們開出一兩百萬年薪,就能隨便挖過來的。

    甚至他們從海外引進回來的一些高級研發人員,對蝸巢科技那邊的待遇很是蠢蠢欲動。

    現在袁可飛頭痛的問題是:

    蕭良過去這長時間,往蝸巢科技累計砸入逾五十億的研究經費已經極其驚人了,更恐怖的是在新鴻臣的合並方案,蕭良進一步披露了他對總計高達八十億套現資金的用途說明:

    到時候會有五十億直接補充進蝸巢科技,確保未來五年蝸巢科技每年研究經費投入,從九九年的二十億,確保提高到三十億以上。

    剩餘的資金的幾項用途,蕭良這次都做出聲明:

    對即將成立的東洲大學進行捐贈、補充盈投科創風險基金的資金不足,以及參與天海精工的增發融資等等。

    總之,這些資金這次套現出來,蕭良主要還是進一步加強星源係的研發體係,不是隨隨便便用於其他領域的冒險擴張或個人消費。

    香港證監部門不會支持隨隨便便的套現行為,投資人也需要蕭良對減持資金做出明確的說明,防備新鴻臣的合並僅僅是蕭良的金蟬脫殼之計。

    如果蕭良將來安排這些資金用途,有違他此時的公開承諾,投資人以及監管部門是可以進行追責的。

    袁可飛他們也不會隨便懷疑蕭良的公開聲明。

    而從現代電子海外運營權合作浮出水麵以來,蝸巢科技並沒有等最終棋子落下,上個月就已經著手組建係統開發、結構設計、器件堆疊等一係列與手機產品技術開發直接相關的實驗室。

    袁可飛懷疑蝸巢科技未來每五年,每年新增十億以上的研發經費,將主要用於這些方麵。

    大家都很清楚,蝸巢科技每年開銷的研發經費,包括跟高校的聯合研發,大頭還是人員薪資。

    以往蝸巢科技的研究領域,跟星視通訊電子沒有太多重疊的地方,袁可飛還沒有感受到什威脅,接下來蝸巢科技將直接進入手機等消費電子產品技術開發領域,跟星視通訊電子此時的重點工作直接重疊,他真就頭痛了。

    不僅僅是蝸巢科技在相關領域,十倍於他們的研發投入,很可能短時間內就會超越他們目前所掌握的手機產品技術及開發能力,還有一個頭痛的,就是如何遏製他們的中高級研發人員,往蝸巢科技流動?

    現代社會沒有人身依附之說,兩家相鄰的科技公司,一家起薪就要高出50%,還有股權激勵,星視憑什攔著不讓有能力的人跳槽去蝸巢科技?

    說實話,一定程度上他還要指望蝸巢科技能有所克製,不要赤裸裸的大肆從他們這邊挖人。

    鄭仲湘這次與林傑趕到秣陵,主要也是針對蕭良在新鴻臣合並方案的聲明,探討可能對星視不利的地方以及相應的對策。

    而說到星視通訊電子將來的研發投入以及研發人員的薪資問題,也不是說星視每年有六七十億,遠比星源高得多的盈利能力,就可以大舉投入了。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新官路商途》,方便以後閱讀新官路商途第八百零七章 交易(二)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新官路商途第八百零七章 交易(二)並對新官路商途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