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場的一片看漲之中,林氏影業的股價剛剛衝破22元。
公司股價創新高,大股東減持套現也屬常事。
2%的減持比例,如果以林氏影業當前股價來計算,價值4.4億港元。
但這隻是理想數字,減持公告發布後,股價必定下跌,打個折,再交個稅,能剩八成就不錯了。果不其然,減持公告發布後,林氏影業股價應聲跌了3.5%,之後連著三天漲漲跌跌,最後股價穩定在20.8元每股左右。
元旦過後是新年,公司在過去一年取得了長足的發展,最近玉郎大廈內的氣氛格外輕鬆。陶玉墨眼看著伍美珍將門上的“副總裁辦公室”銘牌換成“總裁辦公室”,麵容平靜,心卻有一股喜悅在流淌。
這一瞬間,她有種多年媳婦熬成婆的感覺。
上午玉郎機構剛剛召開完董事會,她這個副總裁終於成了行政總裁。
雖說頭上還有個“陶董事長”,不過董事長嘛,那都是廟的菩薩,拜拜就行了。
“老板,你看怎樣?”伍美珍扭過頭,一臉獻殷勤。
陶玉墨臉色淡然,“換好了就去工作!”
一盆冷水澆下,伍美珍的熱情立刻冷卻,不知道哪又惹老板不高興了。
以前在大老板身邊的時候,二小姐明明那親切可人,怎跟了二小姐以後,她反倒越來越像大老板了?
實在搞不懂,伍美珍悻悻回了工位。
陶玉墨盯著伍美珍的背影,胯扭那大,給誰看?
姐姐給她配的這個秘書,沒什野心,執行力一般,勝在聽話,不過陶玉墨覺得她更像是姐姐安插在自己身邊的眼線。
回到辦公室,坐回椅子上,林氏影業的寫字樓還在談判之中,暫時陶玉書還得在玉郎大廈辦公,陶玉墨也隻能蝸在原來的辦公室。
不過陶玉墨拍了拍椅子扶手,還是感覺到了大權在握的得意。
她按下辦公桌上的呼叫器,向外麵的伍美珍發出了上任後的第一道命令:
阿珍,替我擬一份文件呈給董事長,動議董事會召開94年第一次股東大會。
片刻後,伍美珍懷抱著小本本敲門走進辦公室,記錄陶玉墨的想法。
總結起來就倆字:
更名。
她早就看玉郎機構的“玉郎”兩個字不順眼了,現在大權在握,第一件事就是給公司改名。不僅是公司名要改,旗下所有出版物、影視作品和文創產品,隻要帶著“玉郎”二字的,全都要清除幹淨。
都什年代了,還用姓名當公司名,土不土啊!
這話她是不敢當著陶玉書的麵說的,怕被打死。
當然了,她之所以這幹,最重要的還是看不慣自家企業冠上別人的名字,這不等於自家孩子隨了別人的姓嗎?
陶玉書能和光同塵,她可不行。
改,必須要改。
哪怕被別人說勞民傷財,造成股價動蕩,她也在所不惜,要不然這心不痛快。
人在頂樓的陶玉書接到伍美珍送來的文件,感到哭笑不得。
這丫頭還真是迫不及待啊!
利索的在文件上簽好名字,她將文件交還給伍美珍。
“你覺得“泡泡宇宙’這名字怎樣?”
陶玉書問出了一道送命題,伍美珍感覺額頭一下子冒出了冷汗。
“泡泡宇宙”就是陶玉墨為玉郎機構起的新名字,完全是受了林朝陽那個“泡泡瑪特”的啟發。她連英文版都想好了,就叫POP COSMO。
伍美珍心暗自叫苦,一個是大老板,一個是二老板,她誰也得罪不起,何苦為難自己這個小透明呢?“林太,我覺得泡泡宇宙這個名字很好,不過就是似乎……”
“似乎怎樣?”
“似乎跟玉郎機構的一貫風格有點不搭邊啊!”
伍美珍思來想去,絞盡腦汁,覺得大老板對二老板的決策肯定是不滿意的,要給公司改名的話,不早就改了嗎?何必要二老板來動手呢?
陶玉書順著她的話,想到玉郎機構一貫出品的那些香江特色漫畫,確實是有些不搭調的。
“泡泡宇宙”這個名字一看就是年輕化、潮流化的代名詞,從這個名字也能看得出來,陶玉墨對玉郎機構未來的規劃也是朝著這個方向發展的。
心這想著,陶玉書嘴上卻批評了一句:“膚淺!”
伍美珍見陶玉書麵露沉吟,本以為押對了大老板的心思,正暗自欣喜,沒想到還是挨了批評。誰能有我慘啊!
伍美珍心哀歎著等待接受陶玉書的批評,等了半天也沒見陶玉書說話。
“愣著幹什?回去吧。”
“哦哦,好!”
伍美珍愣愣的出了辦公室,她看了一眼辦公室的門,又看了看手上的文件。
要不是還要還房貸,這班她是一天也不想上了,伍美珍悲憤的想。
隔了一天,林氏影業聯合百富勤集團對外發布公告稱:雙方共同出資成立華都置業。
這兩年香江房地產市場熱得發燙,許多資本和富豪都湧入了房地產行業,這份公告發出後,外界還以為林氏影業要效法前輩,進軍房地產。
結果就在次日,林氏影業再次發布公告表示:林氏影業子公司華都置業與日本EIE株式會社、高日發展達成協議,以63億港元的價格收購位於中環金鍾道89號的奔達中心大廈。
此消息一出,頓時引起市場上的劇烈反響。
63億港元!
除了大規模的公司並購之外,這個數字創下了近年來香江房地產市場的單筆交易記錄,立刻登上了各家財經媒體的頭條。
不誇張的說,63億港元已經可以買下香江的一家中大型房地產公司了。
不過這個天文數字的交易曝光之後,外界驚訝歸驚訝,卻少有人提出質疑。
原因也很簡單,奔達中心位於中環的黃金位置,總建築麵積高達近10萬平方米。
旁邊比鄰的就是匯豐大廈和中銀大廈,是香江商業樓宇之中的頂級資源,可遇而不可求。
63億雖是一筆巨款,但對於奔達中心這樣的稀缺資源來說,卻也不算貴了。
別的不說,按照香江近幾年寫字樓租金的漲幅,再過兩三年,恐怕林氏影業和百富勤集團光是靠著收租都能年入10億港元。
再加上香江房價未來預期的狂飆突進,收購奔達中心怎算都是穩賺不賠的生意。
公告發布的當天,林氏影業和百富勤集團的股價分別迎來了不同程度的上漲,充分說明了資本市場對這次收購的認可。
林氏影業元旦之後的大動作震驚了香江地產界,過了沒幾天,又有《天天日報》獨家消息披露:香江動漫遊戲產業第一股玉郎機構即將更名為泡泡宇宙,公司已向證監處提交申請。待證監處審核通過後,玉郎機構旗下所有文化產品也將一道更名。
聽到這個消息,所有投資機構和投資者一頭霧水。
一家好好的上市公司突然改名,這是什操作?
先不說手續上的繁瑣,改名勞民傷財,至少要花幾百萬港元,最關鍵的是“玉郎機構”這個已經屹立的十年的香江第一漫畫品牌的價值頃刻間瓦解。
玉郎機構行政總裁由陶玉書變更為其胞妹陶玉墨,這件事早在一周之前就已經公告,但投資人們怎也沒想到,陶玉墨上任後幹的第一件事竟然是給公司改名。
如此自毀長城的無厘頭舉動,實在令人感到匪夷所思。
本來這兩年“陶氏雙姝”的名頭在香江商界頗受人矚目,如今看來,這位陶家二小姐完全名不副實,恐怕是借了姐姐的光,被人吹噓起來的。
改名的操作直接敗壞了廣大投資人對陶玉墨這個新行政總裁的信任,消息公布後玉郎機構當日股價大跌超8%,次日又跌3.6%,市值蒸發超6億港元。
陶玉墨初初上任總裁,便被市場來了個下馬威,心中很是不忿。
在接受《明報》采訪時表示:“玉郎機構的品牌價值不在“玉郎’二字,而在公司多年來精心培養出的藝術家,和這些藝術家所創作出的作品。”
作為對投資人用腳投票的反擊,她又在采訪時補充,“喜歡“玉郎’這兩個字的投資人,可以去投資玉皇朝。”
這篇采訪發表之後,頓時又在市場上引起一片嘩然。
此前玉郎機構內部就有傳言,說這位陶家二小姐性情與其姐姐大相徑庭,如今一看,果然不同。簡直就是火爆小辣椒!
陶玉墨的言論無疑是在反擊之前市場對她決策的反應,讓投資人去投資對家公司,這差不多相當於國營飯店服務員毆打顧客了。
這是拿我們當要飯的了!
是可忍,孰不可忍!
>>章節報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