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7章 混個龍套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坐望敬亭 本章:第617章 混個龍套

    第617章 混個龍套

    雙旦期間,陶玉書能抽出一天時間來陪孩子並不容易,那天之後,她就一直忙於參加各類年末酒會、年終總結之類的活動,一直到元旦後才輕鬆下來。

    一到年末,香江的各類財經報刊又活躍了起來,一家比一家急著推出所謂的富豪榜,其中《資本》雜誌的1994年香江華人超級富豪榜推出時間最早。

    近幾年香江地產行業火熱一片,GDP數據狂飆突進,一眾富豪的財富積累速度也有了顯著的提升。

    郭炳湘兄弟和李兆基共同創辦的新鴻基地產股價大爆發,直接將李嘉誠這個多年首富掀下馬來,隻落了個第3名,富豪榜前3名的財富均已超過了450億港元。

    而去年位列富豪榜第4名的林朝陽、陶玉書夫妻倆,今年表現依舊穩定,還是第4名。

    不過按照《資本》雜誌給出的數據,夫妻倆擁有的財富比去年可是又上了一個台階。

    受索尼影業戰略入股影響,林氏影業的股價從年中開始就一路向上,超過200

    億港元的市值體量竟然在不到半年時間翻了個番。

    截止12月30日收盤,林氏影業總市值達到了驚人的415.6億港元,夫妻倆手上僅僅是持有的林氏影業股權價值,就高達230億港元。

    索尼影業的入股,隻是林氏影業股價股價狂的一部分,更關鍵的因素還是其美國業務在今年迎來的集中大爆發。

    3月《斷箭》上映,吳宇森再次撼動好萊塢,北美票房1.46億美元,全球票房2.13億美元。

    6月《生死時速》上映,繼《黑俠》之後李連傑與桑德拉·布洛克二度攜手,

    北美票房1.21億美元,全球票房3.5億美元。

    11月《驚聲尖叫》上映,作為美國林氏打造的第二個恐怖電影係列的第一彈,北美票房破億,全球票房1.7億美元,成為了好萊塢又一個以小博大的經典案例。

    商業電影方麵,美國林氏延續了去年的成功,並且是更進一步。

    而在文藝電影方麵,9月《達拉斯買家俱樂部》參加了第44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憑借著極佳的質量,這部電影打破電影節常規,拿下了金獅獎、最佳男主角獎和費西比影評人周獎三項大獎。

    12月聖誕夜前,《達拉斯買家俱樂部》登陸美國各大院線,憑借著在年輕人群體當中的超高人氣,上映首周狂轟下6450萬美元的恐怖成績。

    這個成績別說是藝術片了,就是絕大多數商業大片也難望其項背。

    可惜的是1994年美國影壇出了個怪物《阿甘正傳》,北美3.3億美元、全球6.78億美元的票房,成為了全球藝術電影無法企及的神跡。

    不過不管怎說,《達拉斯買家俱樂部》已經大獲成功了,而且可以說是票房、口碑雙豐收。

    照《達拉斯買家俱樂部》目前的走勢,北美票房突破2億美元問題不大。

    一年四部電影票房大爆,美國林氏在好萊塢風頭無兩,引來了不少美國媒體的關注。

    這樣強勢的市場表現甚至引起了高盛的注意,在最新一期研報當中,高盛有一段針對美國影視行業的論述。

    高盛在談到了好萊塢電影近兩年來在世界各國的強勢表現時,認為這離不開《侏羅紀公園》《獅子王》《真實的謊言》等大片在世界範圍內的成功。

    但同時高盛也強調,好萊塢正麵臨著嚴峻的挑戰。

    「來自香江的林氏影業是好萊塢目前為止最強大的挑戰者,作為亞洲最大的電影公司之一,林氏影業的業務橫跨投資、製作、發行、院線等電影產業的上下遊。

    同時,其控製的星空衛視也是亞洲最大的商業衛星電視台,覆蓋亞洲接近8億人口,影響力巨大——」

    高盛的這份研報內容發出的第三天,就被英國《泰士報》引用,並大肆宣揚林氏影業對好萊塢的威脅。

    「近幾年來林氏影業進軍美國和歐洲市場,頻頻取得亮眼成績。

    根據業內人士估算,本年度林氏影業僅在北美市場已經取得超5億美元票房,

    全球範圍內累積票房有望突破12億美元,絲毫不遜色於時代華納、迪士尼、索尼等好萊塢第一流電影公司。

    並且,林氏影業對美國電影市場的野心遠不止如此。

    就在6周之前,林氏影業與創辦於德拉瓦州的卡麥克院線達成協議,以1.65億美元收購卡麥克院線54%股權,成為其最大股東。

    此舉開啟了林氏影業在美國院線行業的布局,也應當引起好萊塢大公司們得警惕。

    中國資本正在入侵好萊塢·—·

    《泰士報》是新聞集團旗下媒體,在英國以及西方世界擁有不小的影響力過去一年,陶玉書與默多克隔空過招,不僅讓其控製星空衛視的計劃落了空,更連他落子日本傳媒界的盤算都被破壞,默多克氣急敗壞的給陶玉書和林氏影業穿小鞋也不出意料。

    麵對新聞集團的這種輿論攻勢,陶玉書目前也沒有太好的辦法,隻能安慰自已,仗都打贏了,老頭願意罵幾句就罵幾句吧,以後有機會再秋後算帳。

    林氏影業市值狂漲使得林朝陽和陶玉書夫妻倆身家劇增,但這還沒完。

    過去一年,明報企業和泡泡宇宙的市值也有不小的漲幅,《資本》雜誌給了這部分股權131億港元估值。

    另外,林朝陽的作品版權和版稅收入被估算為10億港元。

    從去年的6億港元到今年的10億港元,以版權、版稅收入來說,提升不可謂不巨大。

    這個變化的主要原因是來自於《達拉斯買家俱樂部》電影改編所獲得的巨大成功。

    除了以上這些,夫妻倆名下如滬上複興投資、深水灣道75號別墅等資產作價28億港元。

    對了,去年陶玉墨跟股民打嘴仗提到了泡泡宇宙的競爭對手玉皇朝。

    這家漫畫公司由原玉郎機構老板黃玉郎所創辦,經過這六七年的發展,已經成為了香江僅次於泡泡宇宙的第二大漫畫公司。

    當然了,這個第二名和第一名之間的鴻溝太過巨大,基本是不可能逾越的。

    因為打嘴仗,《資本》雜誌的記者就去調查了一下,結果不調查不知道,一調查發現這家公司的大股東竟然是陶玉書。

    震驚之餘,《資本》又給陶玉書的身家多加了1億港元。

    如此林林總總算下來,林朝陽、陶玉書夫妻倆的身家竟然達到了驚人的400億港元。

    對比去年的270億港元,等於身家漲了一半,如此造富速度甩開了一眾老牌富豪。

    好在林朝陽夫妻倆已經算是富豪榜上的常客了,最新的富豪榜發布之後,人們依舊關注、討論,也沒有太多驚訝。

    倒是幾天之後,又一份榜單的公布,引起了香江商業界的矚目。

    1月16日,《快報》推出1994年香江十大財閥榜單。

    李嘉誠家族所控製的和記黃埔和長江實業以2252的港元市值遙遙領先,其後幾個家族所控製的上市公司累積市值都超過或逼近千億港元。

    一眼望去,這些巨富家族所控製的上市公司百分之百集中於地產、水電、煤氣、船運港口等支柱性和民生性產業。

    唯一一個特例就是林朝陽和陶玉書夫妻倆,夫妻倆所控製的文化傳媒業上市公司市值累計高達645億港元。

    而如今香江文化傳媒業上市公司,排除了夫妻倆所控製的上市公司,總市值不過420億港元而已。

    「半壁江山」已經不足以形容夫妻倆對香江文化傳媒業的影響。

    這份名單公布後,立刻引來了諸多媒體的報導。

    《信報》發文稱陶玉書是「香江傳媒業的無冕之王」,《南華早報》則稱她是「與英女王比肩的香江傳媒沙皇」。

    《南華早報》的報導多多少少帶點私人恩怨,捧殺意味很強。

    連日本《產經新聞》都跟著湊熱鬧,報導稱陶玉書「掌控了香江傳媒行業的命脈」。

    媒體上的新聞熱鬧非凡,陶玉書卻選擇了刻意低調。

    到了她這個財富量級,已經不需要任何媒體曝光了,反而應該盡可能的減少曝光機會。

    奈何她做的就是文化傳媒行業,即便再低調也難免被關注,何況家還有個不省心的。

    《快報》的十大財閥榜單公布之後沒兩天,《香江政經周刊》也推出了今年的富豪榜。

    跟《資本》雜誌那種隻列前10名的榜單不同,《香江政經周刊》的叫「億萬富豪榜」,人數多達200名,基本上把香江的億萬富豪都給一網打盡了。

    在這份榜單中,最後一名富豪的財富為2億港元,而陶玉墨則以6億港元的身家位列榜單第46位。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文豪1978》,方便以後閱讀文豪1978第617章 混個龍套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文豪1978第617章 混個龍套並對文豪1978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