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6章 《拉貝日記》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坐望敬亭 本章:第646章 《拉貝日記》

    第646章 《拉貝日記》

    陶母手術進行的很順利,當天陶玉書趕回了燕京,陶玉墨因為人在美國,時間上趕不回來,家人勸她先處理好工作上的事再回京探望母親。

    手術結束,陶母的麻藥勁還沒過,人事不知,陶玉書眼中滿是愧疚。

    這些年她在外奔波,疏於對父母的照顧,老人健康時並不覺得有什,這次母親受傷才讓她意識到父母已經到了離不開人照顧的年紀。

    林朝陽瞧出她的心思,安慰她道:「問題不大,別太擔心。」

    「嗯。」

    「房子還是得換一下,爸媽年紀大了,上樓下樓太不方便了。」

    陶玉書點了點頭,這次的事給她敲響了警鍾,她神色堅定的說道:「我先跟大哥商量一下。」

    說完他將陶玉成拉出病房,說了房子的事。

    陶玉成無奈道:「早就應該換了。」

    「不能讓他們再這任性了,這回我做主。等媽出院了,先讓他們倆搬到小六部口去,那邊人手多,方便照顧。

    這幾天我跟朝陽他爸商量商量,看看有沒有合適的房子。

    高層有電梯,上下樓要方便一點,但爸媽肯定住不習慣。

    所以我的想法是給他們找個四合院,可能得重新收拾一下,這段時間就讓他們先住在我那邊。」

    見陶玉書考慮的如此周到,陶玉成點點頭,「行,聽你的,你去跟爸媽說啊!」

    陶玉書橫了他一眼,「知道了。」

    陶玉成輕鬆了起來,說:「我和你嫂子早就住夠朗潤湖那邊了,這回總算是能換個大房子了。」

    說罷,他補了一句,「房子我跟你嫂子買就行。」

    現在燕京的房價相較於工資收入而言很高,但還沒到起飛的程度,這幾年他和趙麗收入不菲,存款都破八位數了,買套房子不在話下。

    「找著了再說。」

    晚上回到小六部口胡同,陶玉書跟林二春說起給父母換個房子的事,林二春拍著胸脯。

    「這事還不簡單,家就有不少宅子,你跟玉成先去看看,要是不滿意我再給你摸。」

    林二春口中的「家」指的自然是他手握有的那些四合院,當了十多年房蟲兒,林二春賺的絕大多數錢都投在了房子上。

    手光是四合院就有大幾十套,其它如三合院大雜院的單間更是不計其數。

    當年林朝陽跟他說,燕京的房價以後會越來越高,經過這些年的實踐,林二春將這話奉為了至理名言。

    翌日,林二春一早便積極的張羅著去看房子。

    「這房子可是少有的精品,去年有人出500萬,我都沒賣。你們先看看,親家肯定能喜歡。」

    車子停在了恭儉胡同口,一家人步行幾十米,便到了院子門口。

    舊時典型的燕京民宅大門,看起來並不出奇,隻是地理位置絕佳。

    注意到陶玉成張望周邊的眼神,林二春有些自得,「就在故宮後身兒,出門直奔長安街地安門大街。邊兒上就是北海公園,環境沒得說。以後你爸媽他們老兩口散心也有地方。」

    陶家人幾十年都住在燕大,對於內城不算熟悉。

    林二春又說道:「對了,從這兒往西穿過北海公園,就是親家母住的燕大一院,旁邊還有305醫院。離著朝陽他們那,也不遠。」

    聽著他的介紹,陶玉成不由得點了點頭,「還真是方便。」

    林二春聞言更加得意,「我這眼光,你就放心吧。」

    說著話他掏出鑰匙打開院門,拐過影壁和垂花門,四合院院形方正,建築古樸自然。

    「二進的宅子,正房3間耳房2間,東西廂各三間,算上門口倒座房,一共15間房,住一家十幾口人不成問題。」

    林二春說的住十幾口人,是在保證居住條件的情況下,要是按照一般燕京老百姓的住法,三四十口人也能住下。

    進了院子,陶玉成表現的很興奮,這些年他一直想換個大房子,這回總算要如願了。

    「叔,這院子有多大?」他興衝衝的問道。

    「500多平,不算大。不過這地點你們也知道,本來就稀缺,我總共也沒收幾套。現如今像這樣的麵積,格局又方正規整的院子可是越來越少了。

    可以說是出一套少一套,山西那些煤老板這兩年跑到燕京掃了不少貨,把這四合院的價格也給炒上去了。」

    「物以稀為貴。」陶玉成說。

    「是這個道理。」

    在院子轉了一圈,陶玉成看了個滿眼喜歡。

    地理位置絕佳,公園就在家門口,離著醫院也就幾百米,鬧中取靜,看著哪兒哪兒都好。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房子因為長期空置,有不少地方已經年久失修,不可能買來就住,非得大翻修一番不可。

    陶玉成說著自己的疑慮,林二春哈哈笑道:「這還叫個事?」

    他這些年搞房產中介,修工程不知道幹了多少,手底下還有兩個常年合作的工程隊,每年光是花在這上麵的錢就有四五十萬。

    「那我就沒什問題了。」

    林二春調侃了一句,「不再看看了?」

    「您那還有比這更好的房子?」

    「要說院子比這大的,比這立整的有不少,可要說地段兒,真沒幾套。」

    陶玉成笑道:「那不結了?這院子大小正合適,地段沒話說,有醫院有公園,住著也舒服,還有什可挑的。」

    「成。那下午讓親家也過來看看,你們要是定了,明兒我就找人來給你們拾綴房子。這些四合院,翻新之後那住起來可舒服著呢。」

    早起陶父著急看老伴,先去了醫院。

    中午吃完飯,陶玉成接上他來看了看院子。

    這回陶母受傷,陶父連著兩晚上沒有睡好覺,再不敢固執了,過來看了房子,也沒說什,讓陶玉成自己做主就成。

    陶玉成頓時歡喜起來,終於能換房子了。

    不過在談到房款時,陶玉成跟林二春卻發生了爭執。

    林二春堅持都是一家人,不願意收錢,陶玉成偏要按照市價給。

    「爸,您就收了吧。您不收,他們能住得安心嗎?」

    在陶玉書的勸說下,林二春還是收了房款。

    一套四合院,讓陶玉成夫妻倆的存款減少了1/3,付完錢他忍不住心疼。

    但陶玉成也明白,買這房子他占了大便宜。

    這幾年燕京城的房價越來越貴,內城的四合院越來越稀少,像恭儉胡同這樣的二進院子,即便是現在都不好買到了,更別說以後指不定要賣上什天價呢。

    「翻修和裝修的錢我出吧。

    四合院的翻修和裝修是筆不小的數目,按照陶玉書心的想法,這房子是給父母養老用的,標準肯定不能低,價錢可能要比總放款還貴。

    她也不想讓陶玉成夫妻倆為難,決定自掏腰包。

    花了兩天時間,剛定好房子的事,陶玉墨從美國飛回來了。

    看完了母親,聽說家要換房子,她十分積極的跑到恭儉胡同轉了一圈,遺憾的表示:「地方還是小了點。」

    「家就那幾口人,住的太空也不好。」

    陶父也說道:「玉書說的在理。夠住就行,太冷清了反而不好。」

    花了處理好房子的事,一周之後陶母出院,暫時安頓到了小六部口胡同。

    家原本就有三個保姆,又專門請了個護工,家人都能輕鬆不少。

    陶玉書難得的在燕京待了半個月,然後又飛往了美國。

    這次她去美國,主要是為了亞太新聞網的融資。

    1991年明報企業創辦網絡新聞出版物《亞洲新聞摘要》,運營4年,又於95年創辦了亞太新聞網。

    作為香江第一家新聞垂直領域的專業網站,也是亞洲最早的新聞網站,亞太新聞網目前發展情況良好,每日訪問用戶數量高達350萬人次。

    在Alea的網站分類流量排名中,僅次於美國在線雅虎等少數幾家新聞網站,綜合排名更是挺進了前百名。

    去年亞太新聞網獨立,就陸續有日本美國的風投公司在接觸明報企業。

    隻是背靠明報企業,亞太新聞網並不缺乏資金,所以陶玉書也不看急融資。

    到了今年,感覺網站自然流量已經有觸頂之勢,陶玉書才決定進行融資,為下一步網站的發展和上市做打算。

    「老大,600萬啊!你發大財了!」

    在去年創辦軟體公司之前,陶希文一直在自己的小工作室鼓搗著自己的事,其中一個成果就是易訊電子郵箱168.com。

    當初他搞易訊電子郵箱,純粹就是為了自己用著方便。

    結果由於操作便捷,使用門檻低,且完全免費,易訊電子郵箱在過去兩年中已經不知不覺累積了近20萬名用戶。

    陶希文開公司有個不得已的原因,就是為了養郵箱業務,畢竟伺服器擴容是要燒錢的。

    這次陶玉書臨走前,跟陶希武談話,希望由亞太新聞網收購易訊電子郵箱。

    價格給的很豐厚,600萬港元現金收購,或者是等價股權。

    陶希文沒有第一時間答應,而是希望考慮考慮。

    陶玉書也沒有催他,隻說讓陶希文在她從美國回來之前給出結果。

    得知這個消息,陶希武第一時間纏上大哥,央著讓他請客。

    陶希文懶得理會他,問起林朝陽的意見,「姑父,您覺得我應不應該答應大姑?」

    林朝陽好笑的看著他,「我跟你大姑是兩口子,你問我這問題?」

    「我信您!」陶希文神色篤定。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文豪1978》,方便以後閱讀文豪1978第646章 《拉貝日記》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文豪1978第646章 《拉貝日記》並對文豪1978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