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8章 就叫QQ吧
收起了玩笑神色,林朝陽問的一本正經,李拓在心給他記上一筆。
「進屋說。」
進正房泡了杯茶,李拓才說道:「娜斯那個男朋友是搞舞台劇的,你知道吧?」
「廢話,才見麵多長時間,這我還能忘?你說重點。」
「他想代表公司跟你談談,把《父親》的話劇引進到美國去。」
「哦,引進啊。」
林朝陽的語氣並不驚訝,這些年他的作品不僅在國內,在國外也廣受追捧。
包括好萊塢在內的影視製作公司、戲劇製作公司通過各種渠道聯係,希望合作的不知凡幾。
作品版權的運營他早在快十年前就已經成立了公司來管理,當然了,實際上還是他自己說了算。
由於陶玉書經營林氏影業和星空衛視的關係,林朝陽基本不會把作品的版權授權給其它公司,而且他現在對於版權開發也沒那積極。
主要是懶得操心,自己的作品被改編,他是不想去當編劇的。
別人當編劇,又容易不放心。
版權費那點仁瓜倆棗的,不值當他操這多的心。
見林朝陽麵露沉吟,李拓知道這事多少有些讓人為難,若不是女兒開了口,
他也不想來麻煩老朋友。
「我就是幫他們問問,你也別太為難——」
「你都開口了,我還能不答應嘛。本身《父親》都已經改編成話劇了,引進到美國無非是換班人馬創作而已。
我唯一擔心的,是他們能不能改出這部作品的精髓。」
聽著林朝陽的話,李拓感覺心中溫暖。
「這事我沒法保證,要不讓喬治過來跟你聊聊吧?」
「行,你讓他過來吧。
隔天,娜斯帶著喬治來到了小六部口胡同。
「怎樣?這些天回國玩的還開心吧?」
林朝陽臉色柔和,帶著淡淡的微笑,一派長者風範。
「特別好,去了美國那多年,雖然生活已經習慣了,但回到國內還是感覺親切,都有點不想走了。」
「那你爸可要高興壞了,不過你們年輕人終究有自己的事業。」
見林朝陽主動扔出了話頭,娜斯立馬接上。
「林叔叔,喬治那天看完《父親》後特別喜歡這部話劇,但還是有一些沒看懂的地方。
我就跟我爸借來了劇本,給他翻譯著講了一遍,他深深的被這個故事打動了,非常希望能夠把這出話劇帶到美國去——」
說到這,她偷偷看了一眼未婚夫,才說道:
「您也知道,喬治他現在在公司負責巡回演出的事,每年有大量的時間都要在世界各地出差。
但實際上,他的興趣其實並不在這上麵,比起負責演出事務,他更喜歡參與舞台劇的製作,一直希望能調到公司內容開發和製作部。
您在美國的名氣很大,他把這件事跟他們上司說了之後,上司答應他可以把他調到內容部門去,專門負責這出話劇的製作。」
聽著娜斯的話,林朝陽心中不免感歎一句女生外向。
「擔任製作人嗎?」他問。
「是劇本開發經理。」
「哦。」
劇本開發經理跟巡演經理職級上沒差別,就是跨個部門。
「既然你爸開口了,我是一定會給這個麵子的———」
「謝謝林叔叔。」盡管來時父親就交了底,但聽到這話娜斯還是忍不住臉上的高興,鄭重的朝林朝陽道了一聲謝。
林朝陽擺了擺手,接著說道:「把《父親》引進到美國去,讓更多的觀眾看到這部話劇,我也很高興。不過有些事,還是要提前說好。」
「我明白,我明白。」娜斯輕輕的握了一下喬治的胳膊,示意接下來就是他的事了。
林朝陽隻跟喬治提出了一個要求,那就是改編劇本必須要獲得他的認可。
如果是一般的作家提出這個要求,製作方可能連理都不會理。
但林朝陽不一樣,他在美國的名氣絲毫不遜於那些當代知名作家,作品的電影改編屢次獲得成功,在美國讀者和觀眾當中很有影響力。
所以喬治對林朝陽保持著最大的尊重,對他提出的要求也照單全收。
「好,那就這樣吧。這張名片你拿著,具體的引進事宜你跟這個人談就行。
」
談完了事情,娜斯再三向林朝陽表示感謝之後,打算和喬治離開。
「不忙,吃頓飯再走吧。
林朝陽留二人吃飯,席間聊了些家常,等吃過午飯後才送他們離開。
又過了兩天,李拓才上門隆重的向林朝陽表示了一番感謝。
他知道林朝陽的作品從來不愁引進、改編,要不是看在自己的麵子上,林朝陽不可能答應這件事。
製止了李拓那些感謝的話,林朝陽說:「這些話就別說了,等結婚的時候給我多送兩包喜糖就行了。」
「肯定少不了你的。」李拓心情暢快的說道。
送走了李拓,下午沒事,林朝陽見天氣不錯,和陶玉書說:「咱推著媽出去轉轉吧。」
「好。要不去恭儉胡同吧,媽還一次沒去過呢。」
恭儉胡同的院子的翻修工程進行了快兩個月,陶母隻在陶希武用相機拍的照片見過院子的樣子。
主要是因為她是盆骨骨折,兩個月來連坐都沒辦法坐,一直處於長期臥床的狀態。
前天去醫院檢查了愈合情況,確定沒有壓痛了之後,才剛剛坐上輪椅。
在床上躺了兩個月,雖說有家人無微不至的照顧,陶母也早就受夠了這樣的生活,一聽說要出門,高興得像個孩子。
小六部口胡同距離恭儉胡同說是近,但走路還是有些遠的,尤其陶母現在還是病號,折騰不起。
幾人先坐了車到景山後街路口下車,然後再由兩人推著陶母步行至胡同。
有林二春的張羅,恭儉胡同院子的翻修進行的很快,翻修不是修,院子的動作很大。
院原有的煤棚、抗震棚被全部拆除,恢複了院落最早時期的樣子,保持情況最差的東廂房幾乎等於是推倒重建。
當然了,變動最大的還是整個院落空間上的拆分消減。
就比如東西廂房兩側2*2m的空間被規劃成了兩個室外空間,既增加了院落的開合層次,又提升了廂房的采光條件。
雖然減少了可利用的建築麵積,但卻增加了實用性,也更適合現代生活的居住需要。
如客廳、廚房、餐廳、獨立衛生間等公共設施也進行了重新規劃,修成之後,院落從外表看,依舊遵循著四合院的禮儀秩序,但內部已經完全是現代風格的建築。
「您的正房這做了半室外的門廊,跟遊廊還有點不一樣,屬於過渡空間,
等修好之後您就知道了。」
「還有窗戶,這的窗戶要換成落地的大玻璃窗,軒楹高爽,窗戶虛鄰;納千頃之汪洋,收四時之爛漫,以後您坐在窗前,就能看到院的四季景色了。」
陶玉書一邊推著母親,一邊給她講述著小院未來的改造效果。
在她的嘴,改造完成後,這間小院儼然就是一幅世外桃源的景象。
這倒不是陶玉書在安慰母親,小院的規劃和設計是她親自把關的,對父母的養老之地,她是極其重視的。
在院子轉了半天,陶母的心情極好。
跟陶玉書說起了她小時候的事,杜家在清朝中期出過兩位進士,保住了家族近百年富貴。
陶母幼時家境很好,住的宅子規模跟小六部口胡同的院子差不多,還有兩個專門伺候她的奴婢,但一切都在北平淪陷之後不同了。
又過了幾年,陶母嫁給了陶父,就住進了燕園。
「現在住四合院,可比以前方便、舒適多了。」陶母感慨了一句,又問道:「全下來得花多少錢啊?」
「也沒多少錢,再說賺了那多錢,不就是為了花的嘛。」
見陶玉書不說實話,陶母知道這花費肯定少不了。
她偷偷的問林朝陽,「得有100萬吧?」
林朝陽點頭,「差不多。」
實際上,這個數字再乘以3才差不多,差一點的地段再買兩套四合院都夠了。
幾人正說著話,嫂子趙麗走進了院門。
這段時間她一邊要忙著店的事,一邊時不時的還要跑過來監監工。
「大哥呢?」陶玉書問。
她不提還好,一提趙麗就忍不住抱怨起來。
「房子都動工這長時間了,他總共也沒來幾回,什忙都幫不上,整天出去吃吃喝喝。」
林朝陽在一旁聽著不由得感歎,這多年了,大舅哥的摸魚本色真是一如既往啊。
「背後說我壞話是吧?」
陶玉成的聲音突然響起,眾人循聲望去,就見他剛走過垂花門。
「我還用背後說你壞話?」趙麗冷哼一聲說道。
陶玉成自知理虧,說道:「我不也是忙嘛。」
「忙什?」
「忙著給你兒子的畢業戲做指導啊!」
陶玉成這話半真半假,他確實是給陶希武拍戲做了些指導,隻不過這半年時間總共就去了三回。
「你就編吧。」
夫妻倆拌嘴,家人早已習以為常了。
林朝陽打岔問道:「大哥,你怎有空過來了?」
>>章節報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