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還是喜歡用木炭,貧苦之家則是直接燒木柴,所以這雖然是古代,但說實話,人多的地方,周邊都是光禿禿的。
南方還好,長江以北不少地方一到秋冬就要在禦寒上耗費大量的木材和人力。
北方要是能把煤炭用起來,其經濟發展速度不會比南方慢。
潘筠道:“工部已經在想辦法處理煤,不日就會有進展。”
她頓了頓,還是低聲道:“不管是要將煤用作取暖之物,還是用作發電或是更多的用途,煤都必須要處理,奴兒幹都司北至外興安嶺以北,這片土地上有很豐厚的礦藏,二哥,女真是我大明少民之一,當年是自願歸屬,你去了之後要好好經營,讓他們可以依靠故鄉的土地就能過好日子,也向往在故土過好日子。”
潘鈺目光一閃,狠狠點頭:“小妹,你告訴我怎找煤礦吧,待我去了奴兒幹都司,我好找到煤礦,告訴他們這是好東西。”
潘筠刷的一下拿出兩本書塞給他:“早給你準備好了,書中不僅有尋煤礦的方法,還有簡單的開采和使用方法,不過使用方法建議你用後續工部發表的,這麵的煤礦石基本沒經過處理,使用方法太粗糙。”
潘嶽若有所思:“我記得國子學的藏書樓也有遊記提到過此物,我回頭找出來抄一份給你寄去。”
潘洪也道:“我回頭也給你找找翰林院的記載,或許有人遊曆東北時曾發現過此物。”
潘洪隱約記得,煤礦似乎很好找,煤石會裸露表麵,甚至偶遇天火時還會自燃,俗稱“會燃燒的石頭”。
也正因為它會燃燒,民間百姓見了方知它可以用來煮飯取暖,若不是常發生毒死人的事,這種石頭早被廣泛使用了。
潘家四口吃飯喝酒聊到深夜,潘筠悄無聲息的離開。
潘鈺就抱著潘筠給的布包和書回了房間,第二天一早他就紅著眼睛背上包裹,拿上大刀告別父兄離開。
他們的使團隊和女真的使團隊一起離開,從京城到關外需要走上十天。
這個時間還是太長了,若煤真的可以使用,鋼鐵的冶煉等也上來,他們完全可以考慮修建鐵路。
這樣,不僅可以縮短人的交通時間,也方便運輸煤礦、鐵等貨物。
潘筠站在工部懸掛的輿圖前沉思不語。
工部的官員早已習慣她的發呆,從她身後不斷路過,互相都不答理。
隻時不時的有工匠走過來問她:“國師,我這有個疑問……”
“國師,你給的圖紙,我有一個地方安裝不上……”
“國師,你快來看,我琢磨出一個非常有趣的東西……”
“國師,今日有人呈上一個極有用的東西……”
但這都沒影響到潘筠沉思,等胡澄神清氣爽的從城外回來時,潘筠正拿著一支炭筆在地圖上畫出了兩條蜿蜒的線。
胡澄便壓下報喜的衝動,先湊上去看,看了一眼後瞪眼,緊張的左右看過後湊到潘筠身邊小聲問:“國師,這莫非是行軍路線?你,你想打女真?”
潘筠瞥了他一眼道:“想什呢,女真是我大明少民,他們剛來給陛下賀壽,陛下也才重賞安撫,我吃飽了撐的打他們?”
胡澄:“那這線路……”
“這是路!”
胡澄眉頭微蹙:“路?您要另劈官道?這長的兩段官道,基本不與原官道重合,這花費也太大了。”
潘筠道:“此官道不是土路,而是鐵路。”
>>章節報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