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9章 水力鍛錘
大宋元祐三年二月丁酉(20)
趙煦看著自己麵前的那台,正在由水力驅動著,一下一下的,不斷的捶打著放在一個鐵錠上的鋼材。
重達百斤的梯形鐵錘,一下一下,不斷捶打著鋼材,使之慢慢變薄。
他的嘴角露出笑容。
水力鍛錘的科技樹,就此點開!
水力鍛錘的原理,其實很簡單。
甚至可以說是現成的!
比如說,過去汴京城的茶磨務,就用著幾十台水錐來磨茶餅。
靠著那幾十台水錐,茶磨務每年能給趙煦的封樁庫賺進數萬貫的利潤。
不過,如今這份進項已經沒了。
因為,元豐八年,趙煦以‘不與民爭利’的名義,在罷廢堤岸司的同時,也罷廢了茶磨務。
讓官府徹底退出了,汴京磨茶市場。
這很關鍵!
因為在過去,整個汴京,乃至於開封府的茶鋪、酒樓、吃食店等民營店鋪的茶葉,都必須指定到茶磨務磨成茶沫。
這也是茶磨務能歲入數萬貫的緣故。
趙煦罷廢之後,雖然封樁庫少了每年幾萬貫的進項。
但在民間,僅僅是元祐元年一年,就湧現出了十幾家規模大小不一的茶磨坊。
到得現在,府界之中的茶磨坊的數量,更是飆升到了數十個。
其業務也從最開始磨茶,衍生、拓展到了磨麵、磨米、磨豆……
當然了,能做這個買賣的。
無不是開封府界的形勢戶。
因為,水錐雖然簡單,但卻需要一個有利的河道環境。
能占據這種地方的,要拳頭硬,要靠山硬,要兩者兼具。
一般人貿然涉足其中,不是血本無歸,就是家破人亡。
盡管如此,蓬勃發展的水磨產業,還是培養了前所未有的相關產業技術工人。
無論是負責選址、建設的土木工人,還是製造相關零件的木匠、鐵匠以及研發更大更重的鐵錘的相關技術人才,都開始井噴。
至於這些磨坊為什要這搞?
答案很簡單——窗口指導!
在蔡京還在的時候,趙煦就通過蔡京,給開封府府界內,所有吃他的飯的作坊。
包括但不限於水磨作坊、紡紗作坊、堆垛場、窯場等,發了公文。
強製要求所有人,都必須根據官府指導,進行各自的生產安排和技術研究。
簡單的說,就是這些作坊不僅僅有著強製性的擴張要求。
也有著強製性的技術投入要求。
達不到標準,直接踢出去,不讓他吃這碗飯!
當然了,達到標準的,不僅僅可以享受官府的稅收減免等相關優待政策。
更可以享受到,官府提供的各種政策傾斜。
包括但不限於,優先征地、快速批準、抵當所的信貸潤滑。
以及最重要的,官府訂單!
這可不是過去那種,強買強賣的和買、博買。
而是由官府,按照市價,將作坊剩餘產品全吃。
又或者,由官府直接定向下單,簽訂契約,使作坊產能瞬間釋放。
同時,這些作坊拔尖的,還能得到包括沈括的專一製造軍器局、蘇頌領銜的工部、翰林院、將作監等有司的技術下放。
趙煦眼前這台水力鍛錘,就是下放了十幾種元祐渾運局的技術,才製造出來的。
畢竟,想要在十一世紀的尾巴,製造出相當於歐陸十四世紀技術水平的水力鍛錘,還是有些難度的。
等到那台水力鍛錘,將一塊鋼材,捶打成板材後。
>>章節報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