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8章 宋遼之間的雙向奔赴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要離刺荊軻 本章:第988章 宋遼之間的雙向奔赴

        

           第988章 宋遼之間的雙向奔赴

          大宋元祐三年,遼大安四年,二月乙未(十八)。

          安國寺。

          這是遼太宗耶律德光所敕建的皇家寺廟。

          在遼國地位相當於大宋的報國寺、開寶寺。

          乃是遼主及其後妃們禮佛之地。

          這從這座寺廟所在的地方也能看出——它位於遼國皇城大內的西北,毗鄰著遼太祖耶律阿保機的日月宮。

          而日月宮,是耶律阿保機生前的宴寢之所。

          在遼國的地位,不亞於太廟。

          故此,遼主隻要身在上京的時候,有空就會來此禮佛。

          既是禮佛,也是祭祖。

          此刻,耶律洪基就持香敬立在這安國寺的大雄寶殿中,仰望著慈悲莊嚴的釋迦摩尼像,口中念念有詞。

          禱告完畢,耶律洪基持香上前,親自插到佛前的香爐中。

          “陛下……”

          這個時候一直站在耶律洪基身後的一個內臣,才湊上前來,稟報道:“陛下,寧遠軍節度使,奉詔麵聖,已在殿外候命……”

          “把他帶到朕的齋房中去!”耶律洪基沒有回頭,隻是淡淡的吩咐著。

          “唯!”

          一刻鍾後,耶律永昌便被兩個耶律洪基的親衛武士,帶到了這安國寺內的一間專門為耶律洪基禮佛休息所建的齋房之前。

          耶律永昌深深的吸了一口氣,對著齋房內朝拜著:“寧遠軍節度使臣永昌,恭問皇帝陛下聖躬萬福!”

          “十三郎來了?”齋房內,已換上了素白的齋衣,盤膝坐在一個蒲團上的耶律永昌,親熱的對著外麵的耶律永昌招呼起來:“進來說話吧!”

          耶律洪基這個人,在旁的方麵,可能缺點很多。

          但有一點——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隻要他信任的大臣,從不懷疑對方的忠心,甚至可以做到言聽計從。

          這固然使遼國在他的統治期間,先後經曆了耶律重元、耶律乙辛之亂。

          卻也是如今遼國,能東征高麗、日本,北服阻卜、西柔黑汗的緣故。

          換一個君主,哪怕大宋依舊對遼輸血,也做不到這般田地。

          無他!

          信任,很重要!

          就拿蕭不噠野來說吧,換個人能放心,讓其統帥一支包含了契丹、渤海、女直、漢人、高麗的混合大軍,長期在外,而不予掣肘、製衡?

          偏耶律洪基就做到了!

          他不僅僅不懷疑蕭不噠野,甚至成為了蕭不噠野征戰日本的最大靠山和後台。

          要官給官,要人給人。

          耶律洪基對蕭不噠野,唯一的要求就是——勝利!

          現在又多加了一條——奪取日本的金礦、銀礦!

          除此之外,他別無所求。

          他甚至曾和左右半開玩笑的說過——使蕭招討為朕平日本,獲其金銀,朕裂日本而封招討,又有何不可?

          他就是這樣一個君主。

          讓自己快活,也讓別人快活的君主。

          自然的,出身於崇德宮係統的耶律永昌在他眼中,就是子侄一樣,私下直接是喊其排行的。

          耶律洪基可以隨意,耶律永昌卻不敢失了臣子的禮儀。

          耶律永昌再拜頓首:“諾!”

          這才起身,在一個內臣的引領下,來到那齋房之中。

          “十三郎坐!”耶律洪基隨意的招呼著

          “臣謝陛下隆恩!”耶律永昌小心翼翼的坐下來。

          “十三郎,明日就要出使南朝了……”耶律洪基微笑的看著,在他麵前小心翼翼的耶律永昌:“可有什事情,需要朝廷關注?”

          耶律永昌想起家中妻小,搖了搖頭。

          他在遼國的妻子兒女,如今都已有了恩蔭、誥命。

          實在是不缺什東西了!

          隻有汴京的蟲娘……

          想著蟲娘,耶律永昌心中就是一陣憐愛。

          他所愛的蟲娘,在汴京城,隻能住不過盈檻十餘的逼仄柳宅,隻有區區十來個婢女、下人侍奉。

          這怎能行?

          這如何配得上蟲娘的才情與溫婉?

          耶律洪基瞧著耶律永昌的神色,抿了抿嘴唇,問道:“真的沒有?”

          耶律永昌堅定的搖頭,拜道:“若陛下實在要賞微臣,臣乞陛下將賞賜,賜予去年燕地受災百姓!”

          他的妻兒,都是含著金鑰匙出生的。

          那像蟲娘,生來悲苦,卻昂揚向上,一生才學,讓他都汗顏不止。

          耶律洪基撫掌道:“十三郎,憂國憂民,實我臂膀也!”

          “若使我大遼上下,皆若十三郎,何愁不能一統海內?”

          卻是不再提賞賜之事。

          實在是去年的遼國,也經曆了罕見的旱災。

          到了冬天,又遇到了百年難遇的雪災。

          大量契丹部族的牲畜被凍死。

          而長城之外的阻卜各部,也是受災嚴重。

          諸部首領,紛紛遣使來求糧賑濟。

          若是過去,遼人連自己都顧不了,那管的了阻卜人的死活?

          但如今的遼國,卻有著大量的廉價商貨,供應市場,還能用交子,從南朝進口糧食。

          譬如旱災開始後,耶律洪基通過國書求援南朝的宋國。

          這本是試探。

          結果,南朝的小皇帝立刻應允,命其河北路,運糧萬石送抵瓦橋關。

          說什效‘秦晉故事’。

          暗戳戳的把他,比喻成了晉惠公那樣無信無義的君主。

          對此,耶律洪基隻是一笑置之。

          然後就命耶律琚,以市價兩倍用交子給付了南朝的糧食。

          從此開啟了,宋遼糧食貿易。

          整個旱災持續過程中,遼從大宋進口糧食,達到了十萬石!

          對大宋而言,這點糧食,隻是河北一個富裕州的常平倉存糧。

          但對遼而言,卻足以救命!

          使遼得以在大災之下,依舊能對高麗用兵。

          也正是因為,可以從大宋買糧食,耶律洪基麵對阻卜的求援,非常慷慨。

          立刻就命遼國在草原上的諸州,賑濟各部災民。

          還將大批糧食,運往草原。

          這使得,耶律洪基在草原阻卜諸部中的聲望,日益高漲。

          同時也使,本來隻打算象征性的出點兵去西域的阻卜各部,都變得熱情起來。

          諸部都開始動員,少的數百騎,多的一兩千騎,都在向著遼國的西北路招討使治所所在鎮州(可敦城)匯聚。

          隻等著遼國的糧食到了,就發兵西域,馳援黑汗——對草原上的遊牧部落來說,這是傳統,也是他們的生存方式。

          草原遭了災,牲畜大減,活不了人。

          要向南,打穿長城去長城麵搶掠。

          要向西,去西域就食。

          如今這情況,南下是不可能南下的。

          就隻能向西,用馬刀和弓箭去給部落的老弱婦孺,搶回一條生路。

          何況還有著遼人的錢帛與糧食賞賜!

          同時西域的黑汗人,也歡迎他們過去,大家一起去搶該死的突厥人!

          所以,諸部的戰意和決心都很高。

          耶律洪基對於這一次的阻卜的西征,也非常的重視。

          因為,這關乎著遼國的草原戰略——

          自遼聖宗以來,遼人對草原的阻卜諸部,就一直施行著兩套政策。

          一曰:懷柔。

          遼人的懷柔不僅僅是冊封諸部首領,拉攏阻卜上層貴族。

          也包括了,阻卜人遇災後的賑濟,以使阻卜人遇到天災,至少不至於發生大規模饑荒。

          二曰:血稅。

          既假若遼人遇到戰爭,那阻卜諸部,都有義務出兵助戰。

          遼人經常會將阻卜士兵,當成炮灰,放到第一線進行消耗。

          可惜的是,那第二套政策,在耶律洪基的父親遼興宗時代已經崩壞。

          遼興宗兩征西夏,征調了大量阻卜騎兵。

          結果卻是大敗虧輸,損兵折將。

          作為炮灰的阻卜人,損失尤其慘重。

          從此,阻卜諸部對於遼人的征調,就開始敷衍了。

          這一次的阻卜西征,是遼人時隔數十年後,再次以中央名義,征集到的大規模阻卜騎兵。

          隻要成功了,就能重建契丹人和阻卜人的關係。

          使遼的統治,重新深入阻卜各部。

          想著阻卜各部,耶律洪基就看著耶律永昌道:“十三郎啊,汝此行出使汴京,有三個事情,務必要替我和大遼辦到!”

          “請陛下指揮!”

          “這第一嘛……”耶律洪基悠悠的道:“自然是糧食!”

          “我知南朝每年能從交趾,得糧兩百萬石!”

          “故此,糧食南朝應是不缺的!”

          “而我朝去歲大旱,今又遇雪災,諸部寒苦,無以為繼,府庫已空!”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我在現代留過學》,方便以後閱讀我在現代留過學第988章 宋遼之間的雙向奔赴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我在現代留過學第988章 宋遼之間的雙向奔赴並對我在現代留過學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