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9章 配合
定下元祐大典的事情,君臣之間,自然是一片歡樂祥和。
三位元老,更是笑的嘴都合不攏了。
尤其是文彥博!
老太師,心麵是真的得意啊!
“待這元祐大典修成……”文彥博在心中美滋滋的想著:“別說司馬君實了……”
“便是歐陽永叔、韓稚圭,乃至於希文公……”
“恐怕青史之上,都不如老夫!”
隻是這想著,文彥博就已如飲佳釀,整個人都開始飄飄然,以至於說話聲音都大了一分。
文彥博如此,其他三人就更不必說。
沒辦法!
人越老,越在乎自己的身後名,越是政治人物,越是如此。
君臣之間,說說笑笑,便到了玉津園深處的‘養象所’。
進了養象所,趙煦便看到了,象園中豢養的那數頭大象,看到有陌生人到來,紛紛警惕的昂起了粗大的象鼻。
趙煦見著這些大象,其體表呈灰色,通體沒有毛發,四肢粗壯,大大的象耳覆蓋在兩側。
標準的亞洲象!
見著這些大象,趙煦輕聲感慨道:“朕聽說,祖宗以來,就一直在這養象所中養象,曆代靡費何止巨萬,卻從未活過一頭大象!“
“這是為什呢?”他自語著,也問著身後的元老大臣們。
所有人都陷入一段時間的沉默。
因為,他們都知道,趙煦是在意有所指。
趙煦輕聲道:“朕嚐讀史書,見晏子曰:橘生淮南則為橘,橘生淮北則為枳!”
“朕以為,這大象大概就是如此吧!”
“南方之象,在這北方是活不了的!”
“陛下聖明!”文彥博雖還不沒有搞懂趙煦的意思,但一點也不妨礙,老太師開始跟上節奏。
“以老臣之見,這大象養護之費,曆代不止數十萬貫!”
“若陛下罷養象所,以其錢帛用於天下,則天下幸甚!萬民幸甚!”
其他大臣,連忙附和起來,都跟著請求,趙煦罷廢養象所,將其錢帛用於民生。
這是大宋的文臣們,從開國之初就想幹卻一直沒有幹成的事情。
沒辦法!
趙官家們太喜歡養大象了。
自立國以來,太祖、太宗就在這玉津園開始養大象。
一代又一代趙官家,靡費巨萬之資,相互接力著,從南方的占城、交趾甚至真臘、三佛齊引進大象,養在在這玉津園。
雖然是養一批死一批。
然,趙官家們樂此不疲。
交趾、占城、真臘等國,對此也非常開心。
因為貢象,不僅僅是利潤極大的事情,也是在外交上來說,非常有利之事。
譬如,元豐年間,交趾貢象後,趙煦的父皇不止給了交趾人巨額賞賜,還同意了交趾人的請求,賜還了大部分熙寧南征所得州縣。
交趾人可謂是既賺了貢象的賞賜,又得了外交上的便宜!
贏麻了!
而對趙官家來說——我大宋乃是上朝天國,有的是金山銀山,永遠也花不完!
朕愛大象!
花點錢怎了?!
即使元豐元年交趾所貢的大象,在汴京城,隻活了不過兩三年。
趙煦的父皇,前後攏共可能也就來此觀象十來回,但他依舊覺得很值。
甚至打算讓交趾人再送一批大象來!
奈何,他的計劃才剛剛開始,就臥疾在床,很快便駕崩了。
至於如今在養象所內的這一批大象,卻是去年交趾的李幹德所貢。
所以,看著還算雄壯、健康。
趙煦輕笑著,道:“三位元老與蘇相公所言,朕甚以為是!”
“隻是……”
“祖宗養象在此,難道隻是為了自己觀象?”
趙煦看著他們,視線最終停留在文彥博身後的張方平身上,問道:“張節度,熟知國朝故事,知曉列聖典故……”
“不知道節度可曾在崇文院中的曆代簡牘內,見過祖宗對養象所留的德音批示與指揮?”
張方平搖搖頭,老老實實的答道:“奏知陛下,老臣並未見過……”
趙煦聽著,內心多少有些失望。
但旁邊的文彥博,卻是眼珠子一轉,奏道:“陛下,老臣倒是隱約記起當年仁廟,在這玉津園內,似乎與範文正公提及過養象所之設,實乃太祖所定之策,太宗沿之,真廟續功……”
趙煦當即問道:“哦!”
“竟有此事?!”
“敢問太師可還記得,當年仁廟是如何與範文正公說的?”
“太祖、太宗所定的策略,又是如何?”
文彥博適時的巍顫顫的抖動了一下身體,一副老邁昏聵的樣子,沉聲道:“陛下恕罪,老臣年邁,記憶力已大不如前,一時間竟記不清當年之事……”
“請容老臣回家之後,翻閱舊年所筆記……”
趙煦聽著,在心中給文彥博點了個讚。
然後,他又看了看張方平,心道:“看看人家,怎就不學一點?!”
“難怪一輩子都被文彥博碾壓!”
若論才幹、政績,文彥博可能拍馬也趕不上張方平。
可論懂政治、講政治。
趙煦感覺,十個張方平也不夠文彥博打的。
>>章節報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