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金虹劃破天空,宛如一條浩蕩的天河撞在了蔚藍色巨人的身上。
這天河環繞巨人兩周,將其死死纏繞住。
身穿袈裟的和尚肌肉虯結,全身泛著淡淡的金光,充滿了力量感。
他的身形和軍陣結成的巨人相比,猶如螻蟻,但他簡簡單單的一拳一腿,卻能將巨人打得頻頻後退,身上的盤龍星辰鎧多處破碎!
“虧得聖上開恩,許你佛家多建寺廟。果然,禿驢都該死”
黃祁淵的聲音從軍陣之中傳出。
他向來厭惡佛家,如今對方站在了大皇子那邊,在他眼中無異於造反。
自然更加深惡痛絕。
“阿彌陀佛。
鎮河天王看上去沒有佛目天王那般慈眉善目,更有幾分金剛怒目之相,充滿威嚴。
他一邊揮拳砸向眼前的巨人,一邊開口道:
“想讓貧僧死,得看施主有沒有這個本事!”
他在百年之前成聖,正因為他成功破境,讓佛家又多了一位巔頂強者,才引得當時的文成帝警惕心大起,打算·滅佛’!
最終是普渡寺方丈親自帶著一大堆金銀珠寶,天材地寶、大量的修行資源還有佛家的各種秘籍送往藍淩城,才平息了君王的怒火。
但即便普渡寺擺出如此姿態,文成帝依然下令天下的寺廟數量不得超過一百零八座。
此令一出,大量的僧人流離失所,被迫還俗。
許多佛家的修行之所,要被吞並,要直接斷了傳承。
佛家的勢力也因此大受打擊,此後百年都聲勢不振。
此事因鎮河天王而起,他將其視為佛門的奇恥大辱!
他既愧疚,又憤怒,對朝廷自然沒有好感。
所以此刻出手可謂毫不留情,打得很是痛快!
黃祁淵此前為了打擊秦明厲,任憑鎮河天王出手,因此失了先手,落了下風。
不過他有藍淩城送來的天子龍氣加持,依然有反敗為勝的機會。
此刻不再針對秦明厲,黃祁淵騰出手來專心對付鎮河天王。
一道道金色雷霆如瀑布般落下,打在金色長河之上。
星光如刀,不斷切割長河。
天象之中,以雷霆和星辰之力為尊,天子龍氣也是依附在這兩種力量上傳來的,所以此刻黃祁淵催動【天乾神微】,隻專心運用雷霆與星辰之力。
纏繞在巨人身上的金色長河逐漸被消磨,長河之中有無數道人影,宛如河之沙,每道人影都在演練不同的佛家武功招式。
這長河就是鎮河天王的道則之力顯化而成,名日一【河武鎮】!
這世間的佛家武功越多,越精深。
修行佛家武功的人數越多,境界越高。
這道長河之力就越強!
這是一條象征著佛門武學的武道之河!
佛家千年傳承,乃世間武道傳承最為悠久的勢力,鎮河天王等同於借助佛家千年的武學底蘊而成道。故而他當年剛一破境,實力境界就已經能比肩更早破境的佛目天王。
而且他的武道上限也是佛家千年以來最高的一個!
若是能讓世間一切武學都以佛家為主,世間絕大多數武者都習練佛家武功,佛家再多出幾位武聖。鎮河天王甚至有機會踏足巔頂之上!
這條武道長河能進攻,能守禦、能封鎮、能療傷、能修行,可謂妙用無窮。
一切打在鎮河天王身上的力量,都會被轉移到長河之上。
長河不竭,則天王肉身不滅!
所以黃祁淵直接針對這條武道長河出手,雙方以道則之力進行對耗。
雷霆與星光不斷落下,快速消磨著長河中的人影。
鎮河天王依舊出拳不斷,有無數道人影從他體內飛出,融入那條武道長河之中。
長河濤濤,不曾斷絕。
佛門千年底蘊,豈是那容易被消磨光的?
金色的長河依然牢牢地束縛住蔚藍色的巨人,鎮河天王一拳接一拳地轟出,打得天子龍氣和軍陣動蕩!另一邊,聞人正和秦明厲已經交上了手。
秦明厲雖然年齡比聞人正大,輩分也更高,但在武學境界上卻是個晚輩,破境成為武聖的時間才三十多年,是“七武聖'資曆最淺的一個。
而聞人正在當今天子登基之前就已經破境成聖,比秦明厲早了二十多年。
因為這位大藍朝·軍神'威名赫赫,戰績也多,所以隱隱有“七武聖第一'的勢頭。
但*七武聖'彼此之間從未有過正式的交手,聞人正這個七武聖第一'也隻是江湖傳聞而已。沒有哪個勢力或個人,敢不知死活地去給這七位排個名。
聞人正究竟是不是最強的武聖,今日或許是一個證明的機會!
金龍周圍雲霧環繞,水波洶湧。
雲霧驟然化作沸騰的鉛汞,千川狂湧間,金龍周身鱗甲迸射光芒,一記掃尾好似裹挾萬頃滄溟,朝聞人正橫掃而來!
聞人正不閃不避,隻是單臂掄起一拳,轟了出去。
拳鋒撕裂長空,一條條江河炸作晶碎,雲渦中心坍縮出一個巨大的黑洞!
龍尾撞上了拳罡,千鱗崩濺如隕星雨,金龍喉間爆出龍血,整軀如遭雷擊。
轟隆!!!
直到金龍倒飛出數百米,巨大的爆鳴聲才傳開。
站在聞人正身後的李飛,感覺對方這一拳擊出,整座天地都跟著晃動了一下!
聞人正神色平靜,一步踏出,好似瞬間移動一般出現在金龍的龍首上方。
李飛看得真切,對方沒有【無距]這樣的神通,隻是因為速度實在太快了。
以人身橫渡長空,至少在五倍音速以上!
聞人正一腳下踏,踩中龍首,兩隻雙角化為童粉,龍首一片血肉模糊。
不過金龍的傷勢並沒有剛才那般嚴重,《天乾神微》能將力量分布到極致細微之處,非常克製九品真龍的治愈能力。
往往一招下去,從根本上斷絕了一部分血肉與身軀的聯係,讓秦明厲隻能消耗更多的力量去恢複。而聞人正一拳一腳的出力雖然比那尊蔚藍色巨人更強,造成的殺傷效果卻不如對方。
這就是為什實力最強的鎮河天王會第一時間去纏住黃祁淵和天藍鐵騎,由秦明厲和佛目天王來對付聞人正。
這是早就製定好的打法!
【太一合水】的白光掃在聞人正身上,這位*軍神·身上穿的是一件八級神衣。
但這件神衣在[太一合水]的力量下,競有了融化為鐵水的趨勢!
然而聞人正的武聖之體卻絲毫沒有被影響。
他舒展筋骨,氣血熾烈如大日,筋骨炸響如雷爆!
一座座山峰,江河、城池的虛影從他全身各處竅穴中凝現。
這些都是他曾經領兵作戰,攻城拔寨,兵烽呼嘯而過的河山與城池!
聞人正被譽為·軍神*,修的是自然是兵家之道,他的道則名為【烽火極聖】。
這道力量主要用於強化聞人正的武聖之體。
領兵作戰,踏足過的河山越多,攻陷的城池越多,則武聖之體越強!
太祖皇帝戎馬一生,在打下了整個中原,征服了草原,南漠與北蠻後,他才有所領悟,總結出了一套功法,名為《烽火狼煙訣》。
並在其中留言道:
“若朕最初能以此功法為根基,橫掃六合而成道,或許有望更進一步!”
太祖皇帝的武道根基是《真龍七武》),成就的道則也與兵道無關。
他是在功成名就之後才悟出《烽火狼煙訣》。
如果一開始他修的是這門功法,以兵道成為武聖,憑借他橫掃六合,征服四方的戰績,說不定有機會踏足巔頂之上!
雖說太祖皇帝留下了這樣一道功法,但後來大藍朝的皇室子弟卻幾乎無人修煉《烽火狼煙訣》。一來,皇室子弟領兵打仗的機會很少,而且留給他們征服的領土已經不多了。
二來,《真龍七武》的威能還在《烽火狼煙訣》之上,若是有人能身負天子龍氣,登臨帝位,同時又成為武聖,就能和當初的太祖一樣,一舉達到武聖巔峰!
所以曆代皇室子弟,隻要資質符合,第一選擇都是修《真龍七武》。
至於聞人正,他並非皇室中人,沒資格獲得《真龍七武》的傳承,但因為天賦極高,又忠心耿耿,所以被賜予了《烽火狼煙訣》。
在成為軍機大元帥之前,聞人正領兵去過草原,打過北蠻、也深入過南漠,戰功赫赫,百戰百勝!如此才有了*軍神'之名。
他也成為第一個以《烽火狼煙訣》為根基,凝聚道則,成為武聖的人。
在【烽火極聖】的加持下,他的武聖之體強度堪稱天下第一!
他的道則之力沒有其餘巔頂強者那多的玄妙變化,能合萬物,掌天象、洞察一切……
【烽火極聖]帶來的,是極致的攻防!
【太一合水】連八級神衣都能煉化為鐵水,卻沒能撼動聞人正的武聖之體。
就在金龍被他一腳踩下時,又有九道佛光從天而降。
一道佛光落在受傷金龍身上,另外八道佛光則分別針對李飛等七人還有米翰的本命飛劍。
米翰吐出一口鮮血,本命飛劍發出哀鳴聲。
白雲翻湧,被染成金色,紀逸凡的【雲心逍遙天】內竟響起陣陣梵音。
碎石亂飛,山嶽震動,班炎陽的【墾土浮山域]中央的那座大山之上出現一尊佛像坐於山巔。【混元劍界]內,金色的佛光與金色的劍氣交相輝煌,空中的大日與明月也染上一層金輝。劍界之內有陣陣梵音繚繞,有朵朵金蓮盛開。
李飛心中一凜,發現自己正逐漸失去對【混元劍界]的掌控。
秦明厲的《太一合水》隻是要融化他的這座劍界,使其化為水屬之力,佛目天王竟是要直接奪走他的這座劍界!
而且對方的手段看似霸道,實則如春雨潤萬物,沒有直接對李飛造成任何傷害,他甚至都沒法用萬血珠去轉移道則之力。
“我以為憑借萬血珠就能勉強和巔頂強者過過招,終究還是小覷了道則的玄妙。”
李飛心中暗暗反思。
與此同時,聞人正周身竅穴大放光明,一座座山峰,一條條河流、一道道關隘通通連成一片,好似一副江山社稷圖!
天穹震動,九道拳罡將降下的九道佛光攔腰打斷。
雲海之上,那尊巨大的佛像一臉悲憫,眉心中那道豎目又有佛光落下。
這一次,佛光如雨,將天穹渲染成了金色。
被佛光籠罩,李飛等人的武道之域雖然沒有被奪走的風險,但也變得極不穩定。
一道金色的浪潮卷向【混元劍界】,卻是緩過來的秦明厲借用佛目天王的力量,以《太一合水》化為己用,再次對李飛出手!
聞人正眼中閃過一抹怒意。
佛目天王和秦明厲兩人是以二敵一,卻沒有直接針對他,反而屢屢對其餘人出手,逼他去救。如果換一個人,聞人正或許不會管,還能抓住機會打一個交換,用一位大宗師的性命換取重創秦明厲的機會!
但秦明厲很清楚聞人正和皇帝真正在意的人是誰,他知道聞人正不可能坐視李飛被自己殺了,所以一直逮著李飛打。
轟隆
金色的浪潮被拳罡打爆,濺射的滔天浪花被一座座憑空出現的城池擋下,沒有一絲一毫沾染上李飛的【混元劍界】。
聞人正單手一招,七道煞氣從遠處飛來。
這是平原上的七支千人級軍陣再次催動煞氣來襲。
這七道擁有大宗師之力的煞氣在聞人正手中竟如同有了生命的活物一般,環繞在他身邊,充滿靈性。“殺
聞人正一聲號令,七道煞氣猶如七十萬大軍,帶著金戈鐵馬的氣息朝空中的佛目天王殺去!軍機大元帥,有權調動天下兵馬。
【烽火極聖】,自是兵道之巔!
哪怕聞人正沒有親自主持軍陣,隻是遙控七道煞氣,也依然讓七座軍陣發揮出比原先更強的威力。“你們去擋下敵人的禦營軍!”
聞人正傳音給李飛等人。
六個大宗師加一個頂級真人,還有李飛這個異數。
論紙麵戰力,肯定比七千多名禦營軍更強。
但這些人各有心思,真正願意全力死戰的,恐怕隻有那兩,三人。
>>章節報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