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淩城。
皇宮,禦書房內。
在皇帝,葉擇安還有雲恕的輔助下,太子逐漸掌握了技巧,天子龍氣的輸送越發平穩。
忽然間,太子臉上浮現出怒意:
“普渡寺!真是該死!
他已經憑借天子龍氣帶來的感應,感知到了鎮河天王對天藍鐵騎出手。
“平心靜氣。”
一旁坐著的皇帝平靜地開口道。
“是,父皇。”
太子低頭應下。
李飛傳回重要情報,說大皇子背後還有一位武聖。
此事自然引起了重視。
不過皇帝和葉擇安都將懷疑目標放在了普渡寺上。
比起其餘勢力,佛家這個時候其實更有出手的動機。
對佛家來說,雖然朝廷已經給予了扶持,但終究是帶著警惕和戒備的,不可能允許佛家發展太好。一旦超過某個界限,百年之前的·滅佛'事件就有可能重現!
而普渡寺如果在這個時候站出來扶大皇子上位,能擁有最大的主動權。
將來佛教變為國教也隻是一句話的事!
所以從利益的角度分析,皇帝和葉擇安一開始就將重點懷疑目標放在了普渡寺身上。
當然了,也同樣沒有放鬆對其餘勢力的監控。
最終證實,普渡寺確實參與了!
片刻後,太子眉頭舒展,臉上露出得意之色。
這個時候正是玄心真君出手的時候。
當初太子奉命巡查西南七省,特意登山拜訪大羅宗,和清虛真君談全國武道交流大會改製的事。當時太子身邊就跟著上清宗的玄塵真人(詳見第三卷第5章)。
在那個時候,他和上清宗就已經走得很近了,取得了宗內一部分實權人物的支持!
這次能說動玄心真君出手,離不開太子前期的鋪墊。
當今天子在朝時期,對道家一直都是打壓的態度。
這正好給了太子很大的餘地。
等他登基,可以順理成章地施恩於道家。
這也是當初上清宗選擇支持太子的重要原因。
如今正值關鍵時期,如果佛家真的反了,那今後朝廷會更加依仗道家,所以玄心真君最終被說動,參與了白豐平原這一戰。
“你背後有武聖支持,我也有真君站隊!”
太子眼神堅毅,雙手用力捧著傳國玉璽,將天子龍氣盡可能平穩且快速地傳遞出去。
乾坤顛倒五行大陣。
此陣並非道家殺伐威力最大的陣法,但絕對是難度最大的陣法之一。
正常情況下,至少需要十二件玄級法器,三件地級法器和一件天級法器才能成陣。
也就是至少需要十二位真人,四位頂級真人聯手才能結成此陣。
而玄心真君卻是在不驚動任何人的情況下,僅憑一己之力,翻掌之間就將大陣結成,將佛目天王鎖進陣中!
佛目天王猝不及防下中招,隻以佛光護體,身後佛像顛倒,正承受著大陣的鎮壓與洗練。
他的【萬光歸佛]能將他人力量度化為己用,但麵對大陣中一切天地元氣顛倒,錯亂,甚至連空間,道則也都跟著被扭曲的情況,【萬光歸佛】一時間也隻能自保。
饒是如此,佛目天王依然鎮定,眉宇間盡是慈悲之意:
“久聞施主陣法造詣天下第一,今日得見,名不虛傳。”
大陣上方,一名身穿青色道袍,頭戴道冠,雙眼狹長、眼神淩厲的老者憑空而立。
他就是上清宗掌教,道家三位真君之一的玄心真君。
清虛死後,道家就隻剩下他和羽化宗的那位了。
“陣法天下第一?”
聽到佛目天王的誇讚,玄心並無得意之色,反而自嘲一笑。
他也一直以為自己的陣法造詣天下無雙,直到清虛以陣法覆蓋整個明省,天子龍氣結合道家氣運以建立地上道國,他才知道自己這個*陣法天下第一'的名號有多可笑!
當初雲恕以解析道則看過清虛的手筆後,就直言·玄心陣法第一的名號該落在你身上,上清宗想和大羅宗爭,實在可笑'。(詳見第三卷第58章)。
玄心事後得知了這番對話,沒有任何反應,因為他自問換作是自己,哪怕給他同樣的天子龍氣和道家氣運,他也沒法建立地上道國。
他和清虛是同一輩人,兩人年輕時候都是道家天驕,各自代表大羅宗和上清宗有過許多明爭暗鬥。等兩人各自破境成為真君,登臨掌教之位,一個雷法第一,一個陣法第一,更是被譽為“道家雙星耀世,!玄心也一直暗暗和清虛較勁,想壓對方一頭。
卻沒想到最終清虛以那樣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一生。
自己一直將清虛視為對手,對方卻從未將他視作是對手,因為對方早就超過他了!
“清虛……”
玄心眼神幽幽,陷入回憶。
他並沒有全力出手,催動大陣鎮殺佛目天王。
因為他此行的目的本就不是要誅殺一位佛家的天王。
巔頂強者哪兒是那好殺的?
隻看大藍朝前後為了殺清虛和啟明這兩名巔頂強者,付出了多大的代價,就知其中艱難。
殺清虛的時候。
殺啟明的時候。
以及如今這白豐平原上的巔頂之戰。
短短幾年時間,大藍朝的國運是急轉直下,處於三個不同的層次!
國師雲恕的狀態同樣如此,殺完清虛就已經傷到道則。
傷勢未愈又殺了啟明,大半條命都去了!
如今又要強撐著出手,遠隔千輸送國運,還能剩下幾分威能?
如果大藍朝的國運未曾受損,雲恕的狀態處於巔峰。
白豐平原這一戰,哪怕雲恕沒來,隻是隔空輸送國運加持,聞人正一個人帶著天藍鐵騎就能以一敵三!哪需要他玄心幫忙?
所以玄心沒打算殺人,他又不是雲恕,不想把大半條命都搭在這。
今日一戰,他隻要用陣法困住一位武聖,就已經完成任務了。
佛目天王從一開始就察覺到玄心沒有殺意,所以才顯得鎮定。
“最後還是演變成佛道之爭。”
佛目天王雙手合十:
“不過如今大勢已不在你道家,施主這次主動入局,又有幾分把握?”
玄心沉默不語。
五百多年前,大藍朝太祖皇帝征戰天下,成為第一個統一中原,征服整座東大陸的皇帝。
這其中有太祖雄才偉略,英明神武的原因,也有他得了道家幫助,煉製出煞器,建立禦營軍的原因。這世上的術道傳承,最強,最完整的隻有兩家一佛家與道家。
有能力研究並且大規模煉製出煞器的,也隻有佛道兩家。
當初太祖之所以選擇道家,而沒有選擇佛家,一是因為道家先一步主動派人接觸過他,雙方結了善緣。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當時的佛家已經很強勢了,道家則相對勢微。
太祖皇帝擔心自己若是和佛家合作,等自己死後,宗教之權會壓過王權,今後這大藍朝恐怕會變成一座佛國!
而正因為太祖皇帝在開國之初選了與道家合作,才有了接下來道家五百多年的風光。
佛目天王口中的·大勢',指的就是道家借了大藍朝的勢。
一絕頂,三邪魔,五真君,七武聖。
從這個稱謂就能看出道家的強勢,硬把*佛陀·算作?真君'!
而天下一共十六位巔頂強者,佛道兩家加起來就有七位,占了近一半!
所以大藍朝五百多年來看似扶持道家,實則是以道抑佛。
等到感覺道家已經太強勢,當今天子登基後,又開始壓製道家,甚至解除了佛家寺廟數量的限製,開始扶持佛家。
如果不出意外,接下來幾百年的棋局,應該變成以佛抑道,大藍朝繼續維持平衡。
結果沒想到清虛直接把棋盤給掀了.……
“大羅宗封山,血恨猶在,不會出手相幫,朝廷也不放心再用大羅宗的人。”
“羽化宗向來避世,一心隻在山上求仙。塵覺真君大限將至,正閉關參悟《羽化登仙經》,必然也不會在這個時候來趟這渾水。”
“道家如今唯有你上清宗能站出來,施主覺得,隻憑你一家之力,能力挽狂瀾嗎?”
>>章節報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