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篇本神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小說2016 本章:第八篇本神

    所賦予人的是“德”,地所賦予人的是“氣”。由於之德下流與地之氣上交,陰陽相結合,使萬物化生,人才能生存。

    本篇要點

    一、闡述了廣義的“神”,一方麵本於先的父母之精,另一方麵又依靠後的不斷補給,包括自然界的大氣和水穀之精氣。因此,針刺治療上必須首先掌握人的生命活動情況——“本於神”;在日常養生上,要經常注意適應周圍環境的變化和調攝精神情誌活動,否則可能產生各種病變。

    二、闡述了神、魂、魄、意、誌的意義及其與五髒的關係。

    黃帝問岐伯道:運用針刺的一般法則,必須以人的生命活動為根本。因為血、脈、營、氣、精、神,這些都屬五髒所藏的維持生命活動的物質和動力。如果七情過度,使其與內髒分離,那精氣就隨之而散失,魂魄不定而飛揚,誌意無主而恍亂,思考決斷能力喪失,這是什原因造成的呢?究竟是生的災難,還是人為的過失呢?什叫德、氣、生、精、神、

    魂、魄、心、意、誌、思、智、慮?請教其中的道理。岐伯回答:所賦予人的是“德”(如自然界的氣候、日光雨露等),地所賦予人的是“氣”(如地麵上的物產)。因此,由於之德下流與地之氣上交,陰陽相結合,使萬物化生,人才能生存。人之生命的原始物質,叫做精;男女交媾,兩精結合而成的生機,叫做神;隨從神氣往來的精神活動,叫做魂;從乎精的先本能,叫做魄;脫離母體之後,主宰生命活動的,叫做心;心憶念而未定的,叫做意;主意已考慮決定,叫做誌;根據誌而反複思考,叫做思;思考範圍由近及遠,叫做慮;通過考慮而後毅然處理,叫做智。所以聰明的人保養身體,必定是順從四時節令變化,來適應氣候的寒暑,不讓喜怒過度,注意正常的飲食起居,節製陰陽的偏頗,調劑剛柔的活動。這樣,四時不正的邪氣也難以侵襲,從而能夠獲致長壽而不易衰老。

    恐懼和思慮太過能損傷心神,神傷而恐懼的情緒時時流露於外。因悲哀太甚,內傷肝髒,能使正氣耗竭以至絕滅而死亡。喜樂過度,使神氣渙散而不守。憂愁太甚,使氣機閉塞不通。大怒以後,能使神識昏迷。恐懼太甚,也使神氣散失而不收。

    心因恐懼和思慮太過而傷及所藏之神,神傷便會時時恐懼,不能自主,久而大肉瘦削,皮毛憔悴,氣色枯夭,死亡在冬季。脾因憂愁不解而傷及所藏之意,意傷便會胸膈煩悶,手足無力舉動,皮毛憔悴,氣色枯夭,死亡在春季。肝因悲哀太過而傷及所藏的魂,魂傷便會狂妄而不能精明,舉動失常,同時使人前陰萎縮,筋脈拘攣,兩脅不能舒張,皮毛憔悴,氣色枯夭,死亡在秋季。肺因喜樂太過而傷及所藏的魄。魄傷便會形成癲狂,語無倫次,皮毛肌膚憔悴,氣色枯夭,死亡在夏季。腎因大怒不止而傷及所藏的誌,誌傷便會記憶力衰退,腰脊不能俯仰轉動,皮毛憔悴,氣色枯夭,死亡在夏季。又因恐懼不解而傷精,精傷則骨節酸軟痿弱,四肢發冷,精液時時外流。所以,五髒都主藏精,不能損傷,傷則所藏之精失守而為陰不足,陰不足則正氣的化源斷絕,人無正氣則死。因此,用針治病,應當仔細察看病人的神情與病態,從而了解其精、神、魂、魄、意、誌有無得失的情況,如果五髒之精已經耗傷,就不可以妄用針刺治療。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白話黃帝內經》,方便以後閱讀白話黃帝內經第八篇本神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白話黃帝內經第八篇本神並對白話黃帝內經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