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九節 拜訪李之藻(三)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石煙鬥 本章:一二九節 拜訪李之藻(三)

    br>

    章旻青絞盡腦汁找到這點理由,在說服力上並不很強。雖說經過幾千年的發展,人類確實從采集自然生長的食物,穿獸皮,住山洞這樣的原是社會發展到了眼下這樣的農耕社會。

    但硬要把這些變化說成是受到了神明的指引的話,誰也無可奈何,畢竟很多東西是唯心的。在沒有文字記載的遠古,到底人是怎生活的,誰也說不清楚。

    在這大明時期,不像後世那樣,能通過考古之類的手段,用發現的各種古代遺跡,拍攝照片和影像來記錄和證明研究人員的論據。

    就像眼下,主人李之藻和他請來的楊廷筠,兩個人在聽了章旻青的話後,反應就不太一樣。

    李之藻覺得,章旻青說的話不無道理。有關神靈的說法,隻是存在於人們的口口相傳。可西門死了隻羊,東門死了個娘這樣的訛傳或者走形的傳言,同樣存在,所謂的三人成虎的故事就是很好的例證。說有神靈,可又有誰真正見到過?

    但楊廷筠卻覺得,這隻是章旻青的詭辯。若無鬼神,那些無法解釋的自然變化,到底因何而來?那些有鼻子有眼的佛經故事、聖經故事,難道都隻是編造?完全不可能的!

    雖說子不語怪力亂神,可聖人也沒否認怪力亂神的存在啊。盡管沒人能證明神仙的存在,可你這小毛孩子又拿什來證明神仙不存在呢?

    倒是郭靜居和金尼閣在聽了章旻青的這番話後,若有所思。因為他們覺得,不管章旻青這番話說得是不是全對,有一點肯定是對的,那就是沒有大帆船,他們就不可能從遙遠的歐洲,遠涉重洋來到這富饒的大明。

    事實上,東西方文明的差別,就在對所處的世界的認識上。很多人都認為華夏作為曾經的世界老大,缺乏對外的侵略性,是源於華夏的農耕民族屬性。但同時期的歐洲,他們難道不是農耕民族?

    缺乏侵略性的根源,首先就在於對這個世界的認識上。當時的絕大部分讀書人,在受到西方文明的影響之前,都認為華夏這塊地盤就是世界的中心。華夏以外的地方,都是未開化的蠻夷之地,隻要他們臣服了華夏就萬事大吉。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海商帝國》,方便以後閱讀大明海商帝國一二九節 拜訪李之藻(三)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海商帝國一二九節 拜訪李之藻(三)並對大明海商帝國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