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直把杭州作汴州 上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一隻文兒 本章:第四十八章 直把杭州作汴州 上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遊。

    這個時節的杭州城,正是一派“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的景致,連春風中都帶著春泥與春花的氣息,嗅得人暖洋洋的渾身舒坦,所謂風和日麗,不過如此。

    清晨之後,日影斜斜,某個人家的院子開始架起了炊煙。

    那炊煙也是懶洋洋的,從最初細細條帶似的,緩緩的才變的越來越有層次、越來越有煙塵氣,最後在朝霞中被染出淡淡的顏色,又仿佛山川大河中的仙塵一般,在這春風中洋洋灑灑的吹開去了。

    炊煙順著陡峭的屋簷吹落,帶著朝食的麥香氣,惹得穿著開襠褲的孩童坐在磨盤上眼巴巴的瞅著。

    炊煙又隨風飄灑著,彌散在這廣博又熱鬧的杭州城上空,被這份喧囂的熱鬧牽引著,終究被風吹到一塊去。最終最終,或是化作了西湖湖麵上的白晨,或是化作了煙花巷子姑娘們梳妝鏡上的霜氣,又或者,僅僅是化作了鬧市的一道風塵,與春色三分一起,化作了點點離人淚。

    春日的陽光暖洋洋的曬著杭州城街巷水道的玲瓏變幻,也曬著這片集市的熱熱鬧鬧。

    從陸氏書畫行的鋪麵,隱隱約約能夠聽到西市主街的喧囂。側耳傾聽,隱約能夠聽到麵夾雜的聲音,那是燒餅、糖漬的叫賣吆喝聲,還有孩童們纏著大人哭鬧的聲音種種。

    隻是這些聲音都像是隔了一層什,落到耳中恍恍惚惚的,似乎聽到了,又聽不真切,隻是冷不丁的一聲又一聲的響著。若是閑來無事,怕是能夠就這樣有一搭沒一搭的聽著,又夾雜著每日的晨鍾暮鼓,便足以了此殘生。

    這便是所謂閑適了。

    水畔聽鍾七十載,文端先生聽著外麵隱隱約約的喧囂與吵鬧,猜付著如今入耳的鍾聲,到底真的是晨鍾暮鼓,還是老人家自有的耳鳴,一時間,不禁微微出神。

    斜斜的陽光從門外灑將進來,落在柔軟的草席上,又以緩慢的速度向前蔓延著。

    光影的變幻,往往最令人著迷。

    陽光的尖端便是小小的案幾,紅柳木的料子,簡簡單單,並沒有太多的雕琢與木刻,稍顯古拙簡樸的樣子。

    唐朝開始人們就開始習慣了桌椅,事到如今,依舊有文人喜歡這種兩漢魏晉時才用的榻席、香案,覺得風雅,古意盎然。文端先生也喜歡這等味道,於是在自家的店麵,也依憑出這樣一塊小小的隔間來,偶有雅客登門,也能夠推杯換盞,雅人深至。

    隻是這樣的雅客,到底難尋。這塊小小的、被四扇屏風隔出的天地,更多的作用,還是文端先生與楚風二人閑談、靜飲的地方。

    春風敲窗如過客,到底太匆匆。

    “咳……”周府事以拳掩口,清咳了一聲。

    “抱歉抱歉,”文端先生回過神來,笑看著對麵的三人,“年歲大了,不中用,總是動不動就走神,幾位不要見怪才是。”

    “哪哪。”知州大人笑道,“是我們做晚輩的失禮了,應該通稟後再來的。之前聽那小仆說,似乎耽擱了陸老先生的安寢?真是不該。”

    “小仆?”文端先生微微一怔,旋即明白過來他們說的是誰,於是捋須一笑,“諸位口中的是楚風吧?那小子是老夫的徒兒。”說罷,衝著內院喚了一聲,“楚郎,快來跟二位大人見禮。”

    周府事在一旁聽著,眼皮就是猛地一跳。

    “真是年歲大了,連這等事情竟然都忘記了,實在是失禮。”文端先生笑道,“你們之前說的劉正卿,也就是一鳴,正是我這徒兒的一位友人。偶爾來走動走動,也省著我這徒弟年紀輕輕的,成天隻能麵對我這個老頭子,心有不甘了。”

    楚風聞言掀了簾子出來,走近了,喚了一聲“先生”。

    文端先生並不起身,隻伸手介紹著:“這位是杭州府的知州大人。”

    “知州大人辛苦。”楚風落落躬身施禮。

    “這位是通判大人。”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宣和畫卷》,方便以後閱讀宣和畫卷第四十八章 直把杭州作汴州 上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宣和畫卷第四十八章 直把杭州作汴州 上並對宣和畫卷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