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一箭雙雕(上)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春天的熊 本章:第124章 一箭雙雕(上)

    “朱二姐同副總兵大人是兩情相悅,王爺您,也就別再來橫插一腳了”,見著“燕思堂”就在眼前,方程索性便止住腳步,“再吧,朱二姐可也不是你喜歡便能得到的哩……”

    方程不這句“朱二姐可也不是你喜歡便能得到的”還好,她一這,倒還真引來了王爺的白眼——老子想要的,什時候是不能得到的了?

    保國公府朱二姐又怎樣?大同副總兵又怎樣?

    老子“得不到”,老子便他娘偏偏要“得到”……

    王副總兵若是知道他辛辛苦苦從“百媚樓”綁了王爺回來,日後卻成了他的情敵,他會怎想?

    他肯定會很不愉快——稀糊塗之下,竟就給自個兒挖了個坑……

    他這會兒正黑著臉坐在“燕思堂”內,聽著晏勁鬆的“工作匯報”——“丈量田地”,才行開始,晏個送來的這“信息”,便他娘的將王副總兵給嚇了一跳:

    大同一地可耕地的七成掌握在代王府和豪紳手中,二成為軍屯土地,平民百姓耕種的土地隻有一成。

    代王府與豪紳手中的七成土地,都他娘是合法的?

    屁!

    元末下大亂,人口急劇減少,大量土地拋荒,於是明朝初年就有了大量的官田,即把土地授予已在從事耕作的農戶,每年國家收取稅糧。甚至還有一部分土地被當作永不納稅的私田賜給農民。

    明初下初定,朱元璋賞賜勳臣、公侯、丞相大量莊田,多者有一百頃,宗室賜田更多,按照洪武間的定製,郡王諸子也有定額賜田:“郡王諸子年及十五,每位撥給賜田六十頃,以為永業,並除租稅。諸子所生之子,唯世守永業”,因為洪武年間宗室最多隻到郡王這一代,所以定額賜田也隻規定到郡王諸子為止。而賜給親王的莊田可達一千頃之多。

    “大同一地的耕地,接近二十五萬頃,光代王府便占了近十萬頃,其他豪紳占了有七八萬頃”,晏勁鬆也被這樣的數據給嚇了一跳:窺一斑而見全豹——大明的親王與豪紳,所占有的田地,著實太多了些,“楊參將去了趟知府衙門,將大同田地狀況探了個一清二楚,便拖我來問問大人,這‘丈量田地’的事兒,到底要不要將代王府也算在其中……”

    代王府的郡王及禦賜將軍、禦賜都尉雖然多,可若是靠著賜田便能有著“近十萬頃”的田地,那得出多少個郡王、將軍與都尉?

    得出一百個親王、一千個郡王……

    代王府有這多親王或是郡王?

    木有!

    在這樣一文數字眼前,代王府的“賜田”所得,隻是一部分——通過侵奪和投充等形式,取得更多的官民田地,依附其上的“大戶人家”,也搶奪老百姓的產業,占為莊田。

    王副總兵原來沒打算將代王府算在“丈量地”的“目標人群”當中——一來,他當初認為“大戶人家”們的田地,都加起來應當要比代王府的多,二來,能不直接與代王府產生衝突,便盡力這幹的好。

    可眼下才卻完全不是這回事兒了:代王府的田地比“大戶人家”們多得多,“宰”了“大戶人家”們之後,所取得的“肉”還不如“宰”了代王府一家的多;你王副總兵陰差陽錯之下,竟又將代王府王爺綁來了——這還不是直接衝突是什?

    楊一清這隻老狐狸——“拖我來問問大人,這‘丈量田地’的事兒,到底要不要將代王府也算在其中”,他的意思,無非便是——副總兵大人你反正已經與代王府產生直接衝突了,索性便他娘的破罐子破摔——趁著大軍已動,世子還在你手上,便將他代王府的田地,也來“丈一丈、量一量”算逑……

    減少了代王府的年俸收入,又他娘來丈量他家的地——讓代王府將吃進肚的骨頭都他娘吐出來,代王府怕是會不大樂意咧……

    王副總兵這會兒想到的可不僅僅隻是代王府“樂意不樂意”的問題,作為來自五百年後的人,他想到的是更“嚴重”的問題——大明農戶的失地問題。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我愛大明朝》,方便以後閱讀我愛大明朝第124章 一箭雙雕(上)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我愛大明朝第124章 一箭雙雕(上)並對我愛大明朝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