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3:分封製的變化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七帥 本章:番外3:分封製的變化

    “同學們,翻開課本,今天我們講第二章第二節,大明分封製度的變化。”曆史老師站在講台上,一邊說著一邊在黑板上寫下這九個字。

    允熥坐在下麵看著老師寫字,同時心感慨道以後可不能再用老眼光看這個世界了。雖然我知道這個世界與第一世的世界並不一樣,但因為社會發展程度相似,總是下意識用第一世的經驗來套這一世。以後一定記住,不能瞎套。

    允熥昨天晚上看到示威遊行、看過新聞後,對大明與所謂藩屬地的關係、大明的政治體製以及移民政策很好奇,不過憑借新聞的那點兒介紹根本想不出來,於是先將此事放下,按照計劃拿出朱師躅家的曆史類書籍繼續了解曆史。

    看到晚上11點,允熥放下書要洗漱睡覺,想起曆史老師囑咐預習的話,從書包拿出曆史課本,翻開第二章第二節,要大略將內容看一看,以備第二天老師上課時提問。

    可是才看了幾眼,允熥就滿臉驚訝之色。他第一世也是接受過九年義務教育的,當然知道第一世的曆史課本怎樣。其中近現代史的內容因為與當代密切相關,內容很簡略,許多重要且影響巨大的事情,比如88年的物價闖關都沒有提;這個世界的中原仍然是大明帝國統治,所以即使明初的曆史也會與當代密切相關,他以為同樣隻是大概說一說。

    但課本內容卻與他的想象完全不同。這一節對於分封製的介紹非常詳細,從朱元璋於洪武三年分封諸王開始講,一直講到十年前藩屬地政策的最後一次變化,絲毫沒有隱瞞和避諱的內容。允熥用了半個小時將課本的這一章看了一遍,又想起還有一本叫做曆史教材輔助的書,又拿出來看對應這一節的內容,一直到淩晨1點才看完。

    允熥正感慨著,就見老師將那九個字寫完轉過頭看向學生,頓了頓又道“老師知道有些同學對分封製度的變化比老師還清楚,但還是要認真聽老師講課。因為老師會著重提到考試的重點內容,你們了解這段曆史的時候不會說哪點將來大考要考吧。”

    下麵傳來一陣低低的笑聲。教室一半學生是貴族出身,而且還是破落貴族。破落貴族沒什別的能吹,隻能吹噓祖上的光輝事跡,也會涉及一些分封製的事情,所以教室的貴族學生確實大多對分封製度比老師還清楚。

    老師也笑了笑,之後開始講課。“大明帝國的分封製度,開始於複興曆3年,洪武三年。太祖皇帝冊封皇次子為秦王,皇三子為晉王,,皇九子為趙王,唯一的皇侄孫為靖江王。後來又於11年、24年、25年、26年先後冊封其他皇子為王。”

    “太祖皇帝分封的原因,是因為擔心武將造反,所以派皇子們駐守各地,協助皇帝保衛國家。但顯然,這一政策是有問題的。即使太祖皇帝冊封的藩王並不像漢代的藩王那樣擁有封地的全部權力,但也是一個不穩定因素。”

    “這就導致了複興曆32年、建業元年的路謝之亂。路謝之亂的經過我們已經在上一節課中講過,如果齊王三護衛不是歸屬齊王管轄,那路遠根本不可能調動軍隊;燕厲王也不可能起兵呼應。”

    聽到齊王與燕厲王這兩個詞,允熥微微一笑。朱棣死後,允熥下旨將他加封為燕煬王。這可讓高煦與高熾高興壞了。煬這個字當然不好,但以朱棣當年的作為,允熥能承認他是親王已經很寬宏大量了,反正朱棣死時也不在中原,不給諡號也沒什影響。朱榑死後,允熥下旨緬懷他當了和尚以後的功績,完全將他當做了一個僧人,沒有追封為親王當然也沒有諡號。所以當不得不提到他當王爺時的事情的時候隻稱為齊王。

    “所以之後,昭帝逐漸廢除傳統中原地區的藩王,在複興曆72年、建業四十一年將周憲王朱有燉的繼子改封至海外後,傳統中原地區隻剩下寧夏的慶王、甘州的肅王與成都的蜀王。這三個王爺因為封地靠近邊境,所以並未改封。”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宗明天下》,方便以後閱讀宗明天下番外3:分封製的變化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宗明天下番外3:分封製的變化並對宗明天下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