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金融化的企業發行貨幣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未來學者 本章:第7章 《》金融化的企業發行貨幣

    《未來世紀》的企業,越是剝離中世紀封建采邑的屬性,也就越來越呈現出金融實體的性質。企業的本質是圍繞著資產負債表的金融,而不是圍繞著國家主權頒授的行政壟斷的特權!這才是企業的本來麵目。投資者用自已的儲蓄,投資於某種能夠形成資產負債表的商業業務,支付為了獲得收入而必須付出的種種運營成本,——勞動力成本隻是其中之一!為了鎖定未來的收益,將收益的預期再出售,就會形成股票;即股票的本質就是“企業資產負債表的預期”,——這才是股票的本來麵目,而不是卡爾馬克思想當然的“股票是集中力量幹大事”或基督教所以為的“股票是惡性投機”。

    企業無論是招募雇傭員工,還是企業老板,自已給自已開工資。隻要企業是建立在有限責任的資產負債表的基礎上,那就可以把勞動力的支出,也就是員工的收入,作為資產負債運營的成本。因此中企業就算沒有發行股票,也沒有改變企業是資產負債的實體的本來屬性。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的區別,隻不過是上市公司的投資者,可以通過出售股票,鎖定在目前預期內的企業的收入,——這就是期貨的本來意義;而未上市公司,就不具備這樣的條件,隻能指望經營條件好的時間,能夠為投資者,已經犧牲用於投資的個人儲蓄,帶來一點分紅,而且企業投資的本身,充滿了風險。

    可想而知,一旦國家主權按照馬克思的誤解,搞“企業國企化,公有製”,無論是於公於私,都將是何等的經濟災難和社會倒退。同理也可知,所謂的資產運作,在事實上違背了“企業是資產負債的實體”的基本屬性,因此根本不存在“資產運作,合並與拆分”而自然存在的利潤,隻不過是資金者的炒買炒賣;而資金所謂優勢,一般情況下是由於凱恩斯主義導致的貨幣過剩。對於夕陽行業來,——必須是夕陽行業,有可能存在著,通過兼並獲得規模效益,從而令兼並有可能帶來更大的資產負債的增益。但是必須知道,規模經濟不等於“規律就是經濟”;規模是否最優化有著邊際,——這也是經濟學原理,而且通常隻存在於夕陽行業。

    由此可見,目前活躍於華爾街的“資本並購”,如果不是凱恩斯主義環境中的貨幣現象,就隻不過是少數商業炒家的騙局。正是因為企業股票反映的是資產負債的預期,所以股票價格就會比實體經濟,具備更靈驗的價格波動性。另一方麵,也可以看出中國目前的商業政策法規,到底有多落後了。因為中國竟然仍然把金融視同國家國企壟斷經營的禁臠!換言之,就是禁止商業企業具備金融屬性,——但是企業的本質屬性,就是金融啊!因此中國的企業從生起,就不是真正的企業,反而變成了替中央政府,臨時解決一點就業問題,甚至臨時解決慈善任務的慈善企業!謂之企業道德!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未來22世紀》,方便以後閱讀未來22世紀第7章 《》金融化的企業發行貨幣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未來22世紀第7章 《》金融化的企業發行貨幣並對未來22世紀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