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三章,壽王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濟遜 本章:第三百七十三章,壽王

    那時候,佛遊行在舍衛國,佛在勝林的給孤獨園中,一尊者阿難早上從宴坐中起來,他和一些少年比丘一起前往佛所居住的地方,到了佛居住的地方孤獨園林,他們禮拜佛足,然後坐在一邊。尊者阿難問佛,世尊,這些年少的比丘我應該怎樣教導他們,怎樣教悔,怎樣和他們法。佛,阿難,你應該和這些少年的比丘處所,教處,這樣他們便可以得到安隱,得到力量和快樂,他們的身心就不會煩熱,可以終身行梵行。這時候阿難合掌向佛,他,世尊,今正是時候,今世尊可以為這些年少的比丘處,教處。我和這些年少的比丘都可以聽聞佛這個法,我們一定會善受持。佛,阿難,你們聽聞好,你們要善思念之,我為你以及這些年少的比丘方便廣這個法。佛,阿難,我想和你們五盛陰,是色盛陰、受盛陰、想盛陰、行盛陰、識盛陰。這樣的五種盛陰,你應該為這些年少比丘去教,如果你為這些年少的比丘此五盛陰,他們便會得到安隱,得到力量和快樂,他們的身心不再煩熱,終身可以行梵行。佛,阿難,我想和你們內六處,是眼處,耳、鼻、舌、身、意處,此六內處,你要為這些年少的比丘去,如果你為他們去此六內處,他們便可以得到安隱,得到力量和快樂,他們的身心不再煩熱,可以終身行梵行。佛,阿難,我想為你們六外處,是色處、聲、香、味、觸、法處,此六外處,你要為這些年少的比丘去,如果你為他們去此六外處,他們便會得到安隱,得到力量和快樂,他們的身心不再煩熱,終身行於梵行。佛,阿難,我要和你們六種識身,是眼識、耳識、鼻識、身識、意識。佛,阿難,此六種識身,你應該為這些年少的比丘去,如果你為這些年少的比丘六識身,他們便可以得到安隱,得到力量和快樂,他們的身心不再煩熱,可以終身行梵行。佛,阿難,我想和你們六種更樂身,是眼的更樂身、耳、鼻、舌、身、意的更樂,這樣的六種更樂身,你要為這些年少的比丘去,如果你為他們這個六更樂的法,他們便會得到安隱,得到力量和快樂,終身可行梵行。佛,阿難,我想為你們六種覺身,是眼覺、耳、鼻、舌、身、意的覺身,這個六覺身,你要為這些年少的比丘去,他們聽聞以後,便可以得到安隱,得到力量和快樂,可以終身行梵行。佛,阿難,我想和你們六種想身,是眼想身、鼻、舌、耳、身、意想身,這樣的六種想身,你要為他們去,他們聽聞以後,便可以得到安隱,得到力量和快樂,身心不再煩熱,終身可以行梵行。佛,阿難,我想和你們六種思身,是眼思身、耳、鼻、舌、身、意思身,這樣的六思身,你要為這些年少的比丘去,如果你為他們去六思身的法,他們便可以得到安隱,得到力量和快樂,他們的身心不再熱惱,終身可以行於梵行。佛,阿難,我想和你們六種愛身,是眼愛身、耳、鼻、舌、身、意的愛身,如果你為這些年少的比丘去此六愛身,他們便可以得到安隱,得到力量和快樂,他們的身心不再煩熱,終身可行梵行。佛,我想和你們六界,是地界、水界、風界、火界、空界、識界。此六界你要和這些年少的比丘去,如果你為他們此六界,他們便會得到安隱,得到力量和快樂,身心不再煩熱,終身可以行梵行。佛,我想和你們因緣起,以及因緣起所生法,如果有此法則有彼法的法,如果無此法則無彼法,有生此則有生彼的法,如果滅此則滅彼的法。因為眾生的心中有無明所以有行為,有了無明的行為有了識,心中有了識心就有了名色,有了名色就有了六處,有了六處就有了更樂,有了更樂就有了覺觀,有了覺觀就有了愛,有了愛就有了受,有了受就有了有,有了有就有了生,有了生就有了老死。佛,如果眾生心的無明滅了,(無智慧的心),則一切生死行滅了,行滅了則心識得到滅,心識滅了則心中的名色也滅了,名色滅了則六處滅,六處滅了則更樂滅,更樂滅則覺觀滅、覺觀滅則心中的愛滅,愛滅則受滅,受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死滅。佛,阿難,這個因緣起,以及因緣起所生的法,你要和這些年少比丘去,如果你為這些年少的比丘去這個法,他們便可以得到安隱,得到力量和快樂,得到身心不再煩熱,終身行於梵行。佛,阿難,我本來要和你們四念處,是觀自己的身如身,觀覺、觀心、觀法如法,這個四念處,你要和這些年少的比丘去,如果你為他們此法,他們便可以得到安隱,得到力量和快樂,他們的身心不再煩熱,終身可行梵行。佛,阿難,我本來要和你們四種正斷,是比丘,比丘要令自己已經生出的惡,已經生出的不善的法,要令它斷。心要生起方便的方法,勤精進心生斷自己的一切惡。比丘要令自己還沒有生出的惡,還沒有生出的不善的法,不要令此惡得到生出,心求方便行此正道,勤精進斷自己還沒有生出的一切惡。比丘要令自己還沒有生出的善法,要令善生出,起欲求方便行,生出自己還沒有生出的善法,勤精進舉心斷。比丘要令自己已經生出的善法,要令善法得到保留住,不忘記善,不退失自己的善,轉變更加增長自己的善法,廣布自己的善法,滿足善法,起欲求方便行一切善法。佛,阿難,這樣的四正斷,你要和這些年少的比丘,如果你為他們此法,他們便可以得到安隱,得到力量和快樂,他們的身心不再煩熱,終身可以行梵行。佛,我想和你們四如意足,是比丘成就了自己的欲定,比丘自己的欲定可以燒自己的一切行,修習自己的如意足,可以依於無欲,依於離欲,依於滅欲,以自己的願到達非品處,比丘應該如此精進修行自己的定,得到心定,成就觀定,以此燒自己的一切行,修習自己的如意足,依於無欲、離欲、滅欲,以願到達非品處。佛,阿難,這樣的四種如意足,你應該為這些年少的比丘去,如果你為他們這個法,他們便可以得到安隱,得到力量和快樂,身心不再受煩熱,終身可以行梵行。佛,阿難,我本來想和你們四禪,是比丘如果離欲,離惡,離不善的法。。。。一直到成就第四禪的自在遊。佛,阿難,此四禪,你要為這些年少的比丘去,如果你為他們這個法,他們便可以得到安隱,得到力量和快樂,他們的身心可以不再煩熱,終身可以行梵行。佛,阿難,我本來想和你們四聖諦,是苦的聖諦,苦集的聖諦,苦滅的聖諦,苦滅道的聖諦。佛,阿難,這樣的四聖諦的法,你要為他們去,如果你為他們了這個法,他們便可以得到安隱,得到力量和快樂,他們的身心可以不再煩熱,終身可以行梵行。佛,阿難,我本來想和你們,四種想,是比丘有想,有大想,有無量想,有無所有想。佛,阿難,這四種想,你要為這些年少的比丘去,如果你為他們去這個法,他們便可以得到安隱,得到力量和快樂,他們的身心不再煩熱,終身可以行梵行。佛,阿難,我本來想和你們四種無量,是比丘的心和慈在一起,這樣的慈心遍滿一方成就自在遊,如此比丘在二、三、四方,上下四維普遍一切處,比丘的心和慈在一起,沒有結,沒有怨,沒有恚,沒有爭,這樣的慈心極大極廣大,比丘無量的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自在遊。如是比丘的心和悲、喜、舍在一起,沒有結,沒有怨,沒有恚,沒有爭訟,這樣的慈悲喜舍心極大極廣大,比丘自己無量的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自在遊。佛,阿難,這樣的四無量心,你要為這些年少的比丘去,如果你為他們這個法,他們便可以得到安隱,得到力量和快樂,他們的身心不再煩熱,終身可以行梵行。佛,阿難,我本來想和你們四種無色,是比丘應該斷一切色想,乃至得到非有想非無想處,成就自在遊。佛,阿難,你要為這些年少的比丘去這個法,如果你為他們這個法,他們便可以得到安隱,得到力量和快樂,他們的身心不再熱惱,終身可以行梵行。佛,阿難,我本來想和你們四種聖種,是比丘、比丘尼,得到粗素的衣服而知道知足,知道自己不是為了衣服來求滿足自己的意。如果沒有得到衣服,比丘不會憂愁,不會哭泣,不會捶胸,不會癡惑。得到衣服的人,不染不著於衣服,不欲不貪欲衣服,不觸不計於衣服,以見生死災患的心,知道出要生死的法而用此衣服。如果比丘、比丘尼可以如此對事情而不懈怠有正知見,是比丘、比丘尼正住在聖種中。如是比丘、比丘尼對待食物、住處也是,欲斷樂斷,欲修樂修。因為比丘、比丘尼欲斷樂斷,欲修樂修,他們不自貴,不賤他,他們如此對待事情的利益而不懈怠有正的知見,這樣的比丘、比丘尼是住在聖種的種子。佛,阿難,這樣的四種聖種,你要和這些年少的比丘去,如果你和他們這個法,他們便可以得到安隱,得到力量和快樂,他們的身心不再煩熱,終身可以行梵行。佛,阿難,我本來要和你們四種沙門的果,是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這樣的四種沙門果,你要和這些年少的比丘去,如果你和他們這樣法,他們便可以得到安隱,得到力量和快樂,他們的身心不再煩熱,終身可以行梵行。佛,阿難,我本來想和你們五種熟解脫的想,是無常想、無常苦想、苦無我想、不淨惡露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佛,阿難,你要和這些年少的比丘去這個法,如果你為他們這個法,他們便可以得到安隱,得到力量和快樂,他們的身心不再煩熱,終身可以行梵行。佛,阿難,我本來想和你們五種解脫處,如果比丘、比丘尼可以因為修習此法,沒有解脫的他們,他們的心可以得到解脫,沒有盡諸漏的可以得到盡漏無餘,沒有得到無上涅槃的可以得到無上涅槃,什五種解脫處呢,佛,阿難,世尊為比丘、比丘尼法,諸智慧的梵行人也為比丘、比丘尼法。佛,阿難,如果世尊為比丘、比丘尼法,他們聽聞法以後,便可以知道法的意,解法的意,他們因為知道法義,解法義,便得到歡悅,他們因為得到歡悅,便得到歡喜,他們因為歡喜,便得到止自己的身行。他們因為止自己的身行,便得到覺觀的樂。他們因為覺觀的樂,自己的心得到定。佛,阿難,比丘、比丘尼,因為他們自己的心得到定,他們便得到看見如實,知道如實。他們知道如實的法以後,知道真如的法以後,他們便得到厭世間一切。因為他們得到此厭,便得到無欲。因為他們無欲,便得到解脫。因為他們得到解脫,便知道自己已經解脫。知道生已經盡,梵行已經立,所做已經辦,不更受後有,他們知道了真如。佛,阿難,這五種解脫處,你要和這些年少的比丘,如果你為他們這個法,他們便可以得到安隱,得到力量和快樂,他們的身心不再煩熱,終身可以行梵行。佛,阿難,我本來想和你們五根,是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智慧根。佛,這樣的五根,你要個這些年少的比丘去,如果你和他們這個法,他們便可以得到安隱,得到力量和快樂,他們的身心不再煩熱,終身可以行梵行。佛,阿難,我本來想和你們五種力,是信力、精進力、念力、定力、智慧力。佛,阿難,這樣的五種力,你要和這些年少的比丘去,如果你和他們這個法,他們便可以得到安隱,得到力量和快樂。他們的身心不再煩,終身可以行梵行。佛,阿難,我本來想和你們五種出要界的法,什五種,佛,阿難,佛的多聞弟子,他們極大的善於觀察自己的欲,他們因為極大善於觀察自己的欲心,所以他們的心便不會向著欲,也不樂於欲,不近欲,不信欲。如果他們的心有欲心生出,他們便即時融銷焦縮自己的欲心,令自己的欲心轉還不能得到舒張,他們舍離欲,不住於欲,厭患於欲,就像把雞毛放在火中,即時便得到融銷焦縮,轉還不能舒張。佛,阿難,佛的多聞弟子也是這樣極大善於觀察自己的欲心,因為他們極大重視觀察自己的欲心,他們的心便不會向欲,他們不樂欲,不近於,不信欲。他們觀察無欲,心向無欲,近無欲,信心無欲。他們的心沒有欲以後,心無穢濁,他們的心得到了快樂,遠離一切欲,以及遠離一切因為欲而生出的種種漏,種種煩惱和憂鬱,他們解脫於欲,他們不會於欲中受覺觀,不會令自己的覺觀因為欲而生,他們如是因為離欲而得到出要,佛,阿難,這個是第一種出要的界。佛,阿難,佛的多聞弟子,他們極大善於觀察自己心中的恚,因為他們極大善觀察自己心中的恚,他們的心便不向恚,他們不樂恚,不近恚,不信恚。如果他們的心生出恚,他們即時融銷焦縮恚,令恚心轉還不能得到舒張,他們舍離恚,心不住於恚,厭患於恚。佛,阿難,就像把雞毛放在火中,即時得到融銷焦縮,轉還不得舒張。佛,佛的多聞弟子,他們觀察無恚的心,心向無恚,樂於無恚,近無恚,信無恚。他們心無疑癡,心無穢濁,他們的心得到快樂,遠離一切恚以及遠離因為心中的恚而生出的諸漏煩惱,他們於離恚中得到解脫,他們不再受恚的覺觀,不再令自己的覺觀因為恚而生出,他們如是因為離恚而得到出要,佛,阿難,這是第二種出要的界。佛,阿難,佛的多聞聖賢弟子,他們極大善於觀察自己的害心,因為他們極大善於觀察自己的害心,他們的心便不向害,他們不樂害,不近害,不信害。如果他們的心中生出害心,他們即時融銷焦縮這樣的害心,令害心轉還不得舒張。他們舍離害,心不住於害,心厭患於害,就像雞毛放在火中,即是得到融銷。佛,佛的多聞聖賢弟子,他們心向無害,樂於無害,近無害,信無害,他們心無疑惑。他們遠離一切害以及遠離因為害而生出的一切諸漏煩惱,他們知道害而解脫於害,他們解脫於害以後,不會再有害心,不會令自己的覺觀生出害他的覺,他們如是在害處得到出要,這個是第三種出要的界。佛,阿難,佛的多聞弟子,他們極大善於觀察色,因為他們極大善於觀察色,他們的心便不會向色,他們不樂色,不近色,不信色。如果他們色心生出,即時他們便融銷焦縮此心,轉還不得舒張,他們舍離色,不住於色,厭患於色。佛,阿難,就像雞毛放在火中,即時得到融銷焦縮,轉還不得舒張。他們不樂色,不近色,不信色,心向無色,樂無色,近無色,信解無色,心沒有色以後。他們心無濁,心得到快樂,遠離一切色以及遠離一切因色而生出的諸漏煩惱,他們從色中得到解脫,不會在受此覺觀,不會令自己的覺觀因為色而生出,他們如是從色中得到出要,這個是第四種出要的界。佛,阿難,佛的聖賢多聞弟子,他們可以極大善於觀察自己的身,因為他們可以極大善於觀察自己的身,他們的心便不會向著自己的身,他們不樂自己的身,不近自己的身,不信自己的身,如果他們對自己的身心生出疑惑,他們即時融銷焦縮,他們舍離不住於自己的身,厭患自己的身。就像雞毛放在火中,即時得到融銷。佛,佛的多聞聖賢弟子他們也是這樣,他們善觀察自己的身,心向無自己的身,樂無自己的身,近無自己的身,信解無自己的身。他們的心沒有疑惑,沒有濁,他們的心得到了樂,他們遠離一切自己的身,以及遠離一切因為自己的身所生出的諸漏和煩惱,這個就是第五種出要的界。佛,這樣的五種出要界,你要為這些年少的比丘去,如果你為他們這個法,他們便會得到安隱,得到力量和快樂,他們的身心不再煩熱,終身可以行梵行。佛,阿難,我本來想和你們七種財,是信財、慚財、愧財、聞財、施財、慧財。佛,阿難,這樣的七種財,你要和這些年少的比丘去,如果你和他們這個法,他們便可以得到安隱,得到力量和快樂。他們的身心不再煩熱,終身可以行梵行。佛,阿難,我本來想和你們七種力,是信力、精進力、慚力、愧力、念力、定力、慧力,這樣的七種力你和他們去,他們便可以得到安隱,得到力量和快樂,他們的身心不再煩熱,終身可以行梵行。佛,阿難,我本來想和你們七種覺支,是念覺支、擇法覺支、精覺支、喜覺支、息覺支、定覺支、舍覺支。佛,阿難,你要和這些年少的比丘去這個法,如果你和他們這個法,他們便可以得到安隱,得到力量和快樂,他們的身心不再煩熱,終身可以行梵行。佛,阿難,我本來想和你們八支聖道,是正見的聖道、正誌、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的聖道。佛,阿難,這個八聖道,你要和這些年少的比丘去,如果你和他們這個法,他們的心便可以得到安隱,得到力量和快樂,他們的身心不再煩熱,終身可以行梵行。這時候阿難合掌向佛,阿難,世尊真是甚奇特,世尊真是甚奇特。阿難,世尊為這些年少的比丘了處和教處。佛,阿難,是的,是的,我為這些年少的比丘了處和教處。就像你從如來這問了頂法以及頂法的退法以後,你便對如來有極大的信心和歡喜。尊者阿難合掌問佛,世尊,今正是時候,如果世尊可以為這些年少的比丘頂法,以及頂法退法,頂法的教法,我和這些年少的比丘從世尊這聽聞了此法,我們一定會善受持。佛,阿難,你們聽聞好,你們要善於受持,善於思量之,你們要善於分別無常、苦、空、無我。你們要如是思念,如是稱量,如是善觀察分別。你們的心便可以生出忍,生出樂,生出欲,你們就想聽聞,想念,想觀察。佛,阿難,這個就是頂法。如果你們得到這個頂法又失去或者衰退,你們則不會修守護自己,不會修習精進。佛,阿難,這個就是頂法的退法。你們要如是觀察內外的識心、更樂、覺、想、思、愛、界,要觀察因緣起來。佛,阿難,佛的多聞聖賢弟子,對這個因緣起和因緣起法,要思量,要善觀察,要分別無常、苦、空、無我。如果你們這樣思維,這樣稱量,可以這樣善觀察分別,你們便可以生忍、生樂、生欲、生欲聞、生欲念、生欲觀察。佛,阿難,這個就是頂法。佛,阿難,如果這個頂法衰退,則你們就不能守護自己,不能修行精進,這就是頂法的衰退。佛,阿難,這個法你要為這些年少的比丘去,如果你為他們這個法,他們便可以得到安隱,得到力量和快樂,他們的身心不再煩熱,終身可以行梵行。佛,阿難,我今為你們了處和教處,了頂法和頂法的退法,尊師所為是心對你們生大慈悲,大憐憫,是為你們求意求利益,求安穩。佛,我今對你們已經做了利益的事情,你們要開始自作利益,你們到無事情的地方,或者在山林的樹下,在空安靜的地方,你們去宴坐思維,不要方逸自己的心,你們要勤精進修行,不要令自己後悔,這些是我對你們的教赦,是我對你們的教悔。這時候尊者阿難和這些年少的比丘,他們聽聞所,歡喜奉行。

    *v本\文*/來自\瓜v\v子/**\網   g zb pi    ,更v新更v快無彈*窗**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心經的故事》,方便以後閱讀心經的故事第三百七十三章,壽王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心經的故事第三百七十三章,壽王並對心經的故事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