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的頂禮膜拜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小說2016 本章:康熙的頂禮膜拜

    朱元璋死後葬入孝陵時,殉葬宮人十餘名,妃子四十餘人。他把已經絕跡多年的殉葬製度再次搬出來,可謂惡毒之極。明永樂三年(公元1405年),明成祖為朱元璋立大明孝陵神功聖碑,孝陵建築才算全部完成。在明朝的兩百多年,孝陵在朱氏子孫的保護下一直安然無恙。清朝入關統一下後,孝陵本以為自己的厄運來了,但是它的命運太好,因為它碰上了一心想要收攬漢人心的大清。

    許多有節氣的漢人並沒有因為明朝的滅亡而心灰意冷,他們反抗大清的鬥爭此起彼伏。而當他們知道大勢已去,無力回時,就尋找前朝的一切來慰籍自己的心。孝陵就是這樣的一個存在物。

    清順治八年,著名學者、明末遺民顧炎武來到孝陵拜謁,在他的後半生中,這樣的參拜多達十次。他在《謁孝陵》一詩中這樣寫道“:舊識中官及老僧,相看多怪往來曾。問君何事三千,春謁長陵秋孝陵?”他如此虔誠地一次次地長跪在孝陵前,當然不僅僅隻是為了懷念,更為重要的是,他是希望通過這樣參拜的行為來砥礪自己反清的意誌,他心中原先的堅定不移的政治信仰,在不斷改善的政治麵前受到無形的挑戰,漸漸地鬆動、減弱,這對於講究人格操守的知識分子來,是最大的心理威脅。與其,他是參拜孝陵,倒不如他是在孝陵麵前懺悔。

    就在顧炎武去世後的兩年,康熙二十三年冬,大清康熙皇帝南巡到達金陵,在視察過舊日的紫禁城後,駕出朝陽門來到孝陵。當時已經三十歲的玄燁,命令隨從諸臣在文武坊外下馬,極其恭謙地由旁邊的甬道進入,他行了三跪九叩頭的大禮,在寶城前還祭祀了三顆豬頭。然後又從甬道旁退出,在對孝陵的保護、修繕上,他極為重視,命令地方官員一定要妥善保護好孝陵的一切。

    康熙皇帝在執政期間曾六次南巡,五次晉謁明孝陵。當第三次下江南謁祭孝陵時,他給孝陵增添了一塊珍貴文物:禦筆親書“治隆唐宋”碑,至今仍立於孝陵前,成為孝陵一景。同時命令江寧織造曹寅和江蘇巡撫宋犖會同辦理“懸置殿上,並行勒石,以垂永遠。”

    他對前政權開國皇帝朱元璋的尊重和欽佩進行了一次最真誠的表達,同時也統戰了江南漢族地主及其知識分子,把一切不利因素化為積極力量為他的新政權服務。這是一個被其後曆史所證明的勵精圖治、雄才大略的君主,他到一個被取代的政權創始人的墓地去朝拜,會有什政治反響?

    朱元璋是否真有這大的魅力接管了自己下的人來這樣的崇敬?答案當然是否定的,我們當然不排斥康熙皇帝是有一點真心實意,但他五謁孝陵最根本的目的是做給下的漢族人看的。他想告訴漢族,滿漢是一體的。我尊重你們漢人的皇帝,明我也是你們其中的一份子,所以你們也應該尊重我和我的江山。並且,他對自己的這種反常行為很自信。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來龍去脈:曆代皇陵命運大揭密》,方便以後閱讀來龍去脈:曆代皇陵命運大揭密康熙的頂禮膜拜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來龍去脈:曆代皇陵命運大揭密康熙的頂禮膜拜並對來龍去脈:曆代皇陵命運大揭密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