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第一桶金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迷離 本章:103、第一桶金

    戴琳在開始寫有關袁散的報道的時候,才發現自己的丈夫有多好。

    南山造林要麵臨的困難遠遠超出戴琳的想象。

    交通不便、給養困難、住帳篷、睡地鋪、啃幹,除了這些艱苦的條件,更可怕晝夜溫差大,而且找水困難。

    那一帶的山林,水全都是泥巴水,渾濁不堪,無法飲用,凡是飲用水、洗澡水都得到幾十僅是外去拉運。

    山上植樹的工人,為了幹活,不能下山,髒累成為常態,有的打工仔,為了省事兒,早上起來不打不疊被子不整床,直接把被子撂開,就下地去幹活了,

    反正都是光棍一條,也沒有人看。

    有的打工的比較講究。每起來要把被子疊起來。麵有時會有跳蚤,更有甚者會有有虱子的卵。

    那些白色的、球狀的晶體牢牢粘在被子的線上,排成一排。在工友粘滿泥土的手中捏得“啪啪”作響。

    而這些工友們並不彼此笑話。反倒相對一笑,互相逗樂。

    袁散的好,在於動腦,在於細節,在於做了許多林業局領導和呂慕楚沒有安排的事兒。

    植樹麵積六千畝。其中生態林七百畝,經濟林三千畝,大樹三百畝,苗圃兩千畝。人工草場三百畝,改良草場一千畝。

    先後完善了一係列設施,打井、修渠、架線、修路都有推進。

    袁散參與了幾年規模化砍樹,把當年的南山變成了禿山,這是他欠下的債,所以,他比別人更了解南山。

    他一開始植樹,就盯著永續植樹,持續環保的理念。

    林業部門派來的驗收專家在看完整個南山植樹後,給出了“南山植樹形成了喬木、鬆木樹種為主體,喬灌草結合,帶片網一體,農林牧彼此鑲嵌的比較穩定的生態防護林係統,發揮出了防風阻雪,涵養水源,保障交通,遏止三化,調節氣候,改善環境的巨大作用”的評價。

    這常常震憾了戴琳。

    戴琳問袁散,這些是怎做到的。

    袁散那些專家的那繞口,他念都念不下來,他當時植樹的時候,根本沒想那多。

    都是為了解決自己和工友們的吃飯、生活、生存問題,為了日後的方便,不得不那做。沒有水洗臉洗澡,得打井;那大的荒灘,全部種樹,風沙太大,一時起不到阻止作用,隻能網格化,一排一排種,把地劃成井字格;井字格劃成了,中間都是空地,怎種點東西吧,種太高檔的作物,也沒時間管,隻好種草;山上沒有肉吃,沒有菜吃,種菜太麻煩,隻有買能儲存的菜,洋竽、胡蘿卜;在南山植樹,不是一兩能完成的事兒,得慢慢來,老是到山下邊買羊也不是回事兒,那好,買上幾隻,滿山放養;工人也不能老是吃羊,那好吧,再買點雞、火雞,滿山遍野地跑吧……就是這樣,都是被一次一次的麻煩,被一次一次的教訓逼得這樣的。

    當然,袁散從前在這伐樹的時候,就對這相當熟悉了,所以,比別人想的更周全些,更早一些,更快一些。

    戴琳聽到袁散講了這些,顯得很驚訝,她覺得自己一向木訥的丈夫,原來在大自然環境之中竟然有這樣的老練和智慧。

    戴琳突然有一種想法,覺得自己沒有盡到一個妻子的責任,對袁散根本不了解。原來袁散也是個了不起的人。

    戴琳有感於袁散的做法,在平常的勞動中閃現著開拓創新的智慧。於是,她有了寫這篇稿子設想,心初定了這篇報道的題目“強哥,還南山一片碧綠、蒼翠。”意思是袁散曾經是伐木的光頭強,最後卻成了綠化南山的種樹人。

    ……

    南山植樹的報道隻是個引子,發這篇報道的時候正是四月初,報道發出來,就到了國家例行提倡春季植樹的季節。每年到這個季節,各種報紙、電視、電台,都會報道植樹綠化的新聞。各級領導都會到各個地點都植樹造林。

    荒漠化日益嚴重的今,國家也常常意識到植樹造林的緊迫,用了很多的政策、手段來鼓勵、支持植樹造林、退耕還牧還草。

    而邊疆省作為一個荒漠化的大省,種樹綠化也成了頭等大事兒,更讓人興奮的,是省出台了植樹綠化補助政策,隻要是綠化荒山荒野的行為,全部根據麵積、樹種補助資金,可以享受更加優惠的政策。

    這條消息傳來,極大地刺激了嶽陽和呂慕楚,二人把南山植樹的補助款按照標準,詳細地算了一遍,二人的手緊緊地握在一起。

    呂慕楚衝著藍,長長地舒了一口氣,“啊!終於熬出頭了,吳菲菲的五百萬也以徹底離清了!”

    嶽陽豪邁地對呂慕楚,要加快在南山綠化的進程,占的地塊越大越好,將來的利好政策肯定越來越多,二人決定在早春上一趟南山。

    宣傳部聽了他們的匯報,派林業部門的人陪同,給嶽陽以熱情的接待。宣傳部門的意見是,既然有資金了,希望盡快啟動影視城項目,盡快生產一部反映邊疆省的影片。

    兩輛越野車載著他們驅車上了南山,泥濘的道路上,這是當年第一輛登上南山的車轍。

    邊疆山地的冬日積雪剛剛開始融化,萬物複蘇。積雪融化匯成山間窪地上一個個湖泊,在冬窩子休眠的牧民們也漸漸開始蘇醒。

    山野相對平緩的地方,草原漸漸現出最為新鮮的綠色。

    在邊疆大地遼闊的山地草原上,如同上的繁星般地墜著大大的氈房,牛馬羊駝也漸漸精神振奮。

    草原上一個重大的節日就要來臨了。

    每一個氈房的各家各戶都開始忙碌,為了送舊迎新,希望豐收,哈薩克人家家都做一種年粥。年粥是用麥、米、大米、麵、鹽、肉、酸奶疙瘩七種食品做的,也可以更多,但因為七對哈薩克人來是吉數,所以用七種,這種飯叫“納吾魯孜飯”。

    做罷年粥,人們還要煮大鍋的過冬的馬肋腸、馬肥腸、馬碎肉腸、馬脖肉、馬做骨肉。這,人們還成群結隊地從一個牧村到另一個牧村,走家串戶,吃“納吾魯孜飯”,唱《納吾魯孜歌》,互相擁抱,祝賀新年。

    頭年月冬宰的牲畜頭一直存放至納吾魯孜節獻給老人,而嶽陽、呂慕楚作為林業局領導陪同的尊貴客人,也一起受到了高規格接待,部落有地位的人,坐在一起,一位年長有威望的老人會祝福所有的牧民:“願你牲畜滿園,奶香滿園”。

    “納吾熱孜”節傳統的過法為兩個星期,人們成群結隊地從一個阿烏勒到另一個阿馬勒,走家串戶,吃“納吾熱孜”飯,唱“納吾熱孜”歌,互相擁抱、祝賀新年。

    嶽陽和呂慕楚受邀觀看了彈唱、對唱、摔跤等活動。嶽陽對呂慕楚,“這樣的原生態的環境在今,實在是太珍貴了,所以影視項目,要盡快啟動!”

    呂慕楚搖身一變成了真正的老板,因此,自己想剔除吳菲菲在自己事業的股份,但他想給袁散算一部分股份,畢竟袁散是他在綠化荒山中,最需要倚重的力量,他必須緊緊地拴著他。

    袁散自然是沒有問題,鋪開了那大的一攤子事兒,想收手也收不了,太多的事兒,隻有他才知道。

    呂慕楚也算仗義,給了袁散三成的股份,這一年的“納吾熱孜”節,袁散借了哈薩克牧民的福氣,資產過了百萬,成為一個打工族中的老板,算是掘到了他自己人生的第一桶金。

    而戴琳的報道也讓袁散火了一把,鳥市的企業、油田、工廠、學校都在時不時地請袁散去做報告,也許是幾十年來,中國經濟飛速發展的原因,各行各業的錢袋子都鼓了起來。就連做這個報告,也要給袁散包個紅包,如果不包,好像就對不起祖國的綠化英雄,就不尊敬祖國的綠化大業。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若叫眼底無離恨》,方便以後閱讀若叫眼底無離恨103、第一桶金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若叫眼底無離恨103、第一桶金並對若叫眼底無離恨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