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醉湘水50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胡玉明 本章:沉醉湘水50

    第六卷上善若水紹書香 第48章一葉七花耀碧空

    人生感悟,每個人都會有,抑或就叫緣,也就有“即心即佛”。

    “千江有水千江月,萬無雲萬天。”這幅懸掛於湖北省黃梅縣“五祖”大廟的楹聯,給筆者留下難忘的印象。愚以為,它不僅是佛家偈語,更是古代(宋朝)生態環境予人頓悟,達到心靈契合境界的真實寫照。

    或許因緣於此,後來在襄陽仿古街上,筆者請得《惠能大師傳》,從此比較係統地學習了解禪宗文化。

    ——菩提本無樹

    禪門六祖慧能大師(638-713),在中國文化史上,是一位堪與孔子、老子比肩的巨人。

    老百姓的經書

    世界佛教典籍中的“經”,均出自釋迦牟尼佛說。而第一部非佛說的經書,便是中國慧能大師的《六祖壇經》。

    倘若參觀韶山,瞻拜毛澤東遺物館,如果細心觀瞻,就會發現毛澤東隨身攜帶書籍的目錄中,就有《六祖壇經》一書。

    擔任過毛澤東的秘書和英文老師的林克,在其所著的《在毛澤東身邊的歲月片斷》中說:毛澤東很欣賞禪宗六祖慧能,《六祖壇經》一書,他經常帶在身邊。

    《毛澤東談禪宗六祖慧能》(作者張鐵軍,蘭州理工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中國共產黨新聞網,2008年2月13日),也有專門研討。

    1958年8月21日,毛澤東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北戴河擴大會議上講話時對與會者介紹說:唐朝佛教《六祖壇經》記載,慧能和尚,河北人,不識字,很有學問,在廣東傳經,主張一切皆空。這是徹底的唯心論,但他突出了主觀能動性。

    慧能著名的四句偈語“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典型地體現了其唯心觀點。慧能認為,“佛性”是人心本有的,人們在選擇“成佛”道路時,要有堅定的主觀信仰,相信自己的內心,這樣就可以解脫苦難。

    林克回憶:毛澤東說,慧能的四句偈語指出,世間本無任何事物,故無塵埃可沾;佛性本來是清淨的,怎會染上塵埃?這與佛教大乘空宗“一切皆空、萬法皆空”的宗旨最契合,勝神秀一籌。

    神秀是禪宗五祖弘忍的大弟子。慧能的這四句偈語就是針對神秀的偈語“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而請人代書的。他們兩人的偈語都是因弘忍選擇接班人而作。

    比較起來,弘忍更讚賞慧能的體悟,於是選擇他繼承自己的衣缽。

    站在哲學史的高度對佛教曆史典籍進行評價,是毛澤東讀這類宗教著述的特點。

    1963年12月30日,毛澤東在對中共中央1963年12月30日轉發中央外事小組、中央宣傳部關於加強研究外國工作的報告的指示稿的批語中寫道:“對世界三大宗教(耶穌教、回教、佛教)”,“國內沒有一個由馬克思主義者領導的研究機構,沒有一本可看的這方麵的刊物。《現代佛學》不是由馬克思主義者領導的,文章水平也很低。其他刊物上,用曆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寫的文章也很少”。

    正是基於此,毛澤東對任繼愈的《漢唐佛教思想論集》給予肯定,認為他的佛學文章“已如鳳毛麟角”,因為作者注意把佛教思想放到哲學史上來研究。再如1964年8月18日,毛澤東在北戴河同哲學工作者談話時又說,研究哲學不出入佛道,不對。有佛道,不管它怎行?他還認為“柳子厚(即柳宗元——引者注)出入佛老,唯物主義”。

    除了從哲學史的高度談論慧能的佛學思想外,毛澤東還注意到慧能思想的大眾化特點,進而對佛經進行了不同類別的劃分,認為慧能的《六祖壇經》“是老百姓的”。

    這種看法,確實令人耳目一新。

    1959年10月22日,毛澤東在同班禪額爾德尼·確吉堅讚談話時說:從前釋迦牟尼是個王子,他王子不做,卻去出家,和老百姓混在一塊,做了群眾領袖。我不大懂佛經,但覺佛經也是有區別的。有上層的佛經,也有勞動人民的佛經,如唐朝時六祖的佛經《法寶壇經》就是老百姓的。

    據《六祖壇經》載:“惠(慧)能幼小,父又早亡,老母孤遺,移來南海,艱辛貧乏,於市賣柴。”

    慧能原本是一個家境貧苦、出身寒微的老百姓。毛澤東說他的佛經是為老百姓的,可見與他的家庭出身也是有關係的。1955年3月8日,毛澤東在同達賴喇嘛談話時還說:佛教的創始人釋迦牟尼主張普度眾生,是代表當時在印度受壓迫的人講話,為了免除眾生的痛苦。他不當王子,出家創立了佛教。因此,信佛教的人和我們共產黨人合作,在為眾生即人民群眾解除壓迫的痛苦這一點上是共同的。

    學說隻是指南

    林克回憶,毛澤東還談到過慧能的思想在佛教史上的地位。

    他說,慧能主張佛性人人皆有,創頓悟成佛之學,一方麵使繁瑣的佛教簡易化,一方麵也使從印度傳入的佛教中國化。因此,他被視為禪宗的真正創始人。

    1975年6月,毛澤東在會見一位外國共產黨領導人時強調說:各國革命要根據本國的實際情況,不要照抄中國。接著,他以佛教為例,援引鳩摩羅什的話說:“學我者病。”鳩摩羅什是外國人,會講中國話,翻譯了許多佛經。這就是要自己想一想。馬克思說,他們的學說隻是指南,而不是教條。

    毛澤東對佛教和六祖慧能的評論給我們的啟示是:對任何思想和思潮,都要站在曆史唯物主義的高度對其進行科學的分析;一切外國的東西傳到中國後,都應當經過一個“中國化”的過程。

    史傳,雖然目前沒有明確的記載顯示毛澤東讀過《金剛經》,但是從佛教大德趙樸初先生關於他與毛澤東的一段談話的記載,則可以斷定毛澤東是讀過《金剛經》的。

    毛澤東的外祖母和母親都篤信佛教。在毛澤東母親和毛澤東等人的影響下,後來,毛澤東的父親也開始信佛了。

    1936年,毛澤東在陝北保安的窖洞同美國記者斯諾談話時,談到自己的母親,毛澤東說:“我母親是個仁慈的婦女,為人慷慨厚道,隨時都願意接濟別人。”有一次,毛澤東與李銀橋拉家常時,李銀橋說他喜歡母親,因為母親心地善良對人寬厚,毛澤東說:“你母親一定信佛。”

    逄先知在《博覽群書的革命家:毛澤東讀書生活我見我聞》一文中也說過,中國佛教的幾個經典如《金剛經》、《六祖壇經》、《華嚴經》以及研究這些經典的著述,毛澤東都曾經讀過。“對於禪宗學說,特別是它的第六世唐朝高僧慧能的思想,毛澤東更注意一些。”

    宗教作為一種文化,存在於社會,遠勝於我們渺小的個人曆史悠長。

    新中國成立後,隨著閱讀條件的好轉,毛澤東讀書的範圍更加廣泛,宗教方麵的著作和文章,時常涉獵。

    瞻拜南華禪寺

    禪宗六祖慧能大師得傳五祖弘忍大師的衣缽,這一傳說許多人都聽過。

    慧能大師的禪詩,影響廣深,自然是傳世傑作。

    關於釋慧能的傳說還有很多很多,大多與禪理相關。

    南華禪寺

    南華禪寺是中國佛教著名的寺院之一,是禪宗(南宗)的主要道場,向有“嶺南禪林之冠”和“嶺南第一山”之稱。

    寺廟位於廣東省韶關市曲江縣城東南約六公的曹溪北岸,峰巒奇秀,景色優美。有緣瞻拜曹溪駐錫六祖慧能大師真身,他身前所用法器,有幸觀瞻,如見六祖修行,感念至深。

    南華禪寺始建於南朝梁武帝天監元年(公元502年),至今已有1500年的曆史。

    據載,時有梵僧智藥三藏率徒來中國五台山禮拜文殊菩薩,初到廣州,再沿江北上,路過曹溪口時,掬水飲之,覺此水甘美異常,於是溯源至曹溪。四顧山川奇秀,流水潺潺,於是謂徒曰:此山可建梵,吾去後170年,將有無上法寶於此弘化。

    後韶州牧侯敬中將此事奏於朝廷,上可其請,並敕額“寶林寺”。天監三年建成。

    隋朝末年,南華寺遭兵火,遂至荒廢。至唐鳳二年(公元677年)六祖惠能駐錫曹溪,得地主陳亞仙施地,寶林寺得以中興。

    唐中宗神龍元年(公元705年),中宗皇帝詔六祖赴京,六祖謝辭,中宗派人賜物,並將“寶林寺”改為“中興寺”;三年後又敕額為“法泉寺”,並重加崇飾。

    宋初,南漢殘兵為患,寺毀於火災。宋太祖開寶元年(公元968年),太祖皇帝令修複全寺,賜名“南華禪寺”。

    元末,南華禪寺三遭兵火,頹敗不堪,眾僧日散,祖庭衰落。至明萬曆二十八年(1600年),憨山禪師大力中興,僧風日盛。然至明末,南華寺又複荒廢。

    清康熙七年(1688年),平南王尚可喜將全寺重新修飾,使禪宗名煥然一新。

    惠能出身

    六祖俗姓盧,名惠能,原籍河北範陽(今北京郊區)人。惠能之父原有官職(時為當朝狀元),後被降於新州(今廣東新興縣),永作新州百姓。其母李氏,唐貞觀十二年(公元638年)二月初八生惠能。

    惠能三歲喪父,母親孤遺,家境貧寒,長大後靠砍柴供養其母。一日惠能賣柴於市,聽一客誦經,惠能一聽即能領悟,於是問所誦何經?客曰:金剛經。惠能又問經從何得來?客曰:得於黃梅寺弘忍大師。惠能歸家告其母,矢誌出家,幾經周折,母從其誌。

    惠能安置母親後,於龍朔二年(公元662年)直達湖北黃梅寺,拜弘忍和尚為師。

    惠能舂米作偈

    蘄州東山禪院就是聞名於世的東山法門,有緣投身平素向往已久的五祖弘忍大師門下,使惠能興奮異常。

    五祖一見這個遠道而來的青年,劈頭就問:

    “你從何處,為何而來?”

    “我是嶺南(廣東省北部地方)的庶民百姓,拜您為師是為了成佛,別無所求。”

    五祖覺得他脫俗不凡,於是又問:

    “嶺南卑賤的山猿,居然還想要成佛。”

    盧青年隨即答道:“人固有東西,佛性無南北。”

    五祖聞言,覺得這個青年就是自己多年來尋求的慧才,便應允他留下來,並將他領到舂米小屋。此後,受命舂米的盧青年專心致誌,日複一日,勞作不息,曆經八月有餘。

    當時,五祖門下聚集了七八百修行者,修行之艱苦,傾軋、競爭之激烈,可以想見,他被眾僧稱為盧行者。

    所謂行者,是指與在家信佛毫無二致的修行者。

    由於他瘦小體輕,所以終日在腰間係著塊石頭舂米。如今,這塊“腰石”,陳列在曹溪。

    慧能早年舂米修行的模樣,常被後人入畫。

    爾後,五祖弘忍挑選繼承人,一日聚集眾僧,告取自本心般若之性,令其徒各作一偈,若悟大意,可付衣缽為第六代祖。

    時有上座僧神秀,學識淵博,思作一偈,寫於廊壁間。偈曰:“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惠能聞誦後,問是何人章句,有人告之,惠能聽後則說,“美則美矣,了則未了。”眾徒聽了笑其庸流淺智。

    惠能亦無怪意,說吾亦有一偈,於是夜間請人代書於神秀偈旁。偈曰:“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眾見偈驚異,各相謂言,奇哉,不可以貌看人。

    五祖見眾驚,恐人加害惠能,於是用鞋抹去惠能之偈,故意曰“亦未見性”,眾以為然。此日五祖到碓場,見惠能在腰間綁著石頭舂米,心有感歎。五祖問話之後故意以杖擊碓三下,默然而去。

    惠能會其意,三更時入祖室。

    五祖向行者宣講了《金剛經》。當講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時,盧行者對自身之悟有了絕對的自信,喜形於色。

    五祖見狀,欣慰地叮囑行者說:“即使通讀萬卷經書,若不能認識自身,也是沒有任何益處的。一旦識得本心而開悟,即可稱佛。”

    隨後,五祖授予衣法,命其為第六代祖。令即南歸,並囑惠能不可立即說法;又曰:“衣缽乃爭端之物,至汝止傳。”

    六祖辭師南歸,渡九江,行至大庾嶺,發現有人追逐,知為衣缽而來。中有一僧慧明,原是四品將軍,捷足先登,追及六祖。

    六祖為其說善惡正法,惠明悟,拜六祖為師。明辭回,對後追逐來的人說,前路崎嶇,行人絕跡,到別處尋去,六祖於是免遭於難。

    “風動幡動”

    惠能行至韶州,初往曹溪,約九月餘。又有惡徒追尋,六祖急逃廣東四會,隱於山區獵人之列,達十五年之久。

    唐儀鳳元年(公元676年),六祖出山到廣州法性寺(即光孝寺)。時有主持印宗法師,知惠能得黃梅真傳,遂拜為師,並為之落發。

    但是,在慧能受具足戒之前,有天晚上,他在法性寺偶然聽見兩位僧人正為到底是風動還是幡動爭論不休,於是他朗聲插了一句話,即“風動幡動,仁者心動”。

    如果說起禪宗公案,最有名的恐怕就是莫過於“風動幡動”了。原來慧能說的是:“不是風動,也不是幡動,而是你們的心在動。”

    風和幡是外在的、虛幻的,人心才是超越時空,永寂寥的,它的本體是清靜的。

    人應該領悟自性的空寂,向內心求佛,不被外物迷惑。那兩位僧人執著於風、幡之類的具體形象,殊不知“本來無一物”,倒徒惹得心旌動搖,把清靜的本性給覆蓋住了。

    因此,慧能語出驚人,非但兩位僧人若有所悟,連主持印空都頗感驚愕,乃親自為他剃度,並拜其為師。

    流水不腐

    何謂佛性?六祖自身就是佛,芸芸眾生都是佛,而佛性的形象是描繪不盡的。

    正如六祖自身所言“本來無一物”,雖可描繪六祖的形貌,但卻不能稱其為六祖自身。這大概就是六祖所說的意思吧?

    關於禪宗法門,六祖曾說:“吾等法門曆來以無念為宗,以無相為體,以無住為本。”

    他還說:“所謂無念,於念無念。”

    就是說,並不是什也不思念,應念而不執。熱血湧流的人們如能超脫種種念想,那就開始成為真正自由之人了。超越了所謂“茶水”這一固定觀念,才能嚐得茶之妙味。

    一次,某僧向六祖介紹了名為臥輪的僧人所作之偈:“臥輪有伎倆,能斷百思想,對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長。”

    六祖聽了以後說:“此偈尚未明見心地,若依此偈修行等於平添束縛。”於是披瀝一偈:“慧能沒伎倆,不斷百思想,對境心數起,菩提作長。”

    此偈充分體現了慧能的說教。

    六祖又說:“所謂無相,於相離相。”

    鏡子可以顯示相,一方麵顯示萬般諸相,同時又沒有留存任何諸相,既肯定了相,又不受其束縛,世人應以此為人生方向和目標。

    “以無住為本。”心不可總是停滯於一處,即所謂流水不腐。

    六祖極樂反對機心停滯而執著、迷惘。

    僧人智隍曾隨五祖參習,一直以得道而自負,身居庵室二十年,堅持專行坐禪三昧。某日,六祖弟子玄策所說此事,到其庵室拜訪,問他:“師兄在這做什事呢?”

    “坐禪入定。”

    “坐禪入定是有心而入呢,還是無心而入?如果是無心而入,那一切草木瓦石皆可入定;如果是有心入定,那一切禽獸魚蟲亦皆可入定。師兄到底屬於哪一種呢?”

    “入定時,既非有心,又非無心。”

    “既非有心,又非無心即是常定,也就沒有入了!有出有入的就不是真定。”

    智隍聞之,張口結舌,半晌又問:“你到底是誰的法嗣呢?”

    “曹溪六祖慧能。”

    智隍舍掉了自己二十年的禪定三昧,入慧能門下而大徹大悟。

    ……

    永嘉玄覺為浙江省永嘉縣人,精通天台止觀法門。在左溪玄朗的引見下,與東陽玄策一同參見六祖,問稱數次即得六祖認可。

    一宿之後,翌日下山而去。後來唐玄宗賜其“真覺大師”號,世人稱他為“一宿覺”,撰有著名的《證道歌》。

    慧能所創倡的中國禪,不重學問、坐禪,以實際證道為要,通過自身體驗而悟道,實在是破天荒的創舉。

    《證道歌》明顯地接受了慧能禪這一要旨,把慧能禪的精髓編成朗朗上口的詩歌。以“君不見,絕學無為賢道人……”開始,按當時流行歌曲的三、三、七、七格式,為一般民眾喜聞樂見,傳承至今。

    菏澤神會出身襄陽,十三歲時入六祖門下,隨後侍奉神秀三年左右,又回到六祖門下嗣法。神會曾對神秀一派的北宗禪進行了徹底的批判,主張隻有自己的門師慧能才是達摩的正統法係,為弘揚六祖慧能的宗旨精進了一生。

    複歸南華

    過了兩年,六祖複歸南華寺主持,傳法三十六載,得法弟子43人,傳播全國各地,後來形成河北臨濟、湖南溈仰、江西曹洞、廣東雲門、南京法眼五宗,即所謂“一花五葉”。法眼宗遠傳於泰國、朝鮮;曹洞、臨濟盛行於日本;雲門及臨濟更遠播於歐美,故南華寺有“祖庭”之稱。

    唐先天二年(公元713年)七月,惠能歸新州,八月三日坐化於新州國恩寺,享年七十六歲。後其徒廣集六祖語錄,撰成《六祖壇經》。惠能真身於1981年農曆十月開座於修建煥然一新的六祖殿中,以供參拜。

    千百年來,南華寺與六祖名字連在一起,著稱於世。

    南華寺殿宇曆經修建。現寺內所存的建築物,除靈照塔外,其餘殿宇,乃是1934年虛雲和尚重修,以後陸續作過修繕,六祖殿於1981年重修。全寺建築麵積共12000多平方米,整體為中軸線平麵布局,分為曹溪門、放生池、寶林門、天王殿、大雄寶殿、藏經閣、靈照塔、六祖殿、方丈室,並有鍾樓、鼓樓等建築群組成。

    寺後有卓錫泉(俗稱九龍泉),傳說是六祖浣洗袈裟的清泉水,終年流湧不絕,清澈冰涼。

    寶林山中,周圍古樹繁茂,環境幽靜,鳥語花香。特別是幾株稀有的古老水鬆,生長期數百年,高數十米,直插雲天,更是引人入勝。

    後人景仰

    這座千年古還珍藏著許多富於價值的曆史文物,這些都是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和寶貴的文化遺產。

    相傳,宋代文學家蘇東坡曾兩次到過南華寺。

    第一次是宋紹聖元年(1094年)9月,他被貶往惠州,路過韶關時,他訪問了南華寺,情不自禁地寫了一首《南華寺》,謳歌六祖和他的禪法:“摳衣禮真相,感動淚兩濺。借師錫端泉,洗我綺語硯。”他還與南華寺的長老交談,並詳細記載,作《南華長老題名記》。

    第二次是元符三年(1100年),他遇敕放還,北回途中,他與朋友商議來南華寺聚會,先寫詩給友人,表達對南華寺的思念:“水香知是曹溪口,眼淨同看古佛衣,不向南華結香火,此身何處是真依?”重回南華寺後,他又撰寫了《南華寺六祖功德塔疏》一文,並留下了墨寶。

    南華寺的“齋堂”二字,還是蘇東坡的手筆。

    據說,當年蘇東坡來到南華寺,寺中和尚好吃好喝款待一番,然後,取紙筆請蘇大學士寫點字,可蘇東坡覺得筆太小,展不開寫,臨急又無處購筆,幹脆就用刷鍋的大刷子代筆,“齋堂”兩字果然是別有氣勢,深受後人景仰。

    南宋民族英雄,曾寫下“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千古絕唱的文天祥,寫下了《望南華》這樣真摯動人的詩篇:“北行近千,迷複忘西東。行行至南華,匆匆如夢中。佛化知幾塵,患乃與我同。有形終歸滅,不滅惟真空。笑看曹溪水,門前坐鬆風。”

    到了近現代,許多著名的社會人士,也都紛紛慕名前來觀光遊覽。

    1924年,孫中山在韶關發動第二次北伐時,政務,軍事極為繁忙之際,仍偕譚延闓、劉成禹、許世英等來過,並向寺廟捐贈了銀元,囑咐要愛護寺廟的一草一木,保護好文物,讓後人瞻仰。

    1936年,林森、居正、蔣介石先後來過。

    1942年,李濟深、張發奎來過。

    蔣介石還給寺院題送了一塊“宣傳佛典”的匾額。

    建國後,人民政府對這座古寺和曆史文物極為重視。1958年7月26日,時任中南局第一書記、廣東省委書記陶鑄同誌到韶關馬壩曾說,對南華寺要妥善保護,不要把寶貴的文化遺產都丟了。1962年,南華寺被列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解放後,我們黨和國家的領導人有不少先後到過南華寺參觀。如:鄧小平(1962年)、朱德(1964年)、陳雲(1965年)、謝覺哉(1965年)、許世友(1980年)、胡耀邦(1983年),劉寧一(1984年)等。

    ……

    如今,曹溪之畔,祖庭輝映,遊人如織,國家中興。

    ——禪“走江湖”讀衡嶽

    “雁陣破長空,展翅騰飛,俯仰方知天地闊;峰頭攬勝景,騁懷極目,登臨不盡古今情。”有人說這幅懸掛衡陽雁峰公園的對聯,對衡陽的人文精神進行了生動的闡述。愚以為,其文化背景,更是“登臨不盡”。

    衡陽是塊風水寶地

    《衡州府誌·形勢》卷一載“郡之鎮曰南嶽,嶽發脈於岷山,由蜀入黔方之幹也,自騎田嶺入楚,蘊崇菀積起而為衡嶽,其勢蜿蜒從岣嶁峰走郡西部至花藥山,委折而下,結為郡治。左直雁峰,右帶湘水,蒸流回注,耒水匯之。東洲浮其前,石鼓蹲於側,隔岸望之,形如偃月。雖非天險之邦,而縈行逶迤,秀色蔥蘢,亦寰中佳麗者也。”衡陽的山水勝景自古就有定論。曆代文豪流傳下來的詩詞文賦,摩崖石刻,可見一斑。

    還有人總結:整個衡陽勢如出海之金鼇,石鼓山為鼇頭,而石鼓書院獨占鼇頭之上。以此為中心,東洲島儼如一來朝的大雁(船山書院於此,有“北李南曾”之稱)。

    2008年11月12日,在時任衡陽銀監分局局長李訓明的陪同下,我們瞻拜了“船山書院”。筆者有感《詠雁城東洲》:

    午興乘舟日朗明,碧波浪翻觀雁城。

    仙女投梭東洲落,勢如巨艦遠航行。

    翠柏古樟遊客醉,船山書院聽誦聲。

    衡嶽傍依雲氣湧,王勃唱詩紫霞生。

    南嶽祝融峰

    南嶽祝融峰似一躍躍欲飛的鳳凰,南麵來儀。

    過去,文人騷客遊南嶽,就留有“南嶽獨如飛”的詩句。衡山為五嶽之一,在道家的五嶽真形圖中,朱雀為南嶽的山徽;在風水方位圖中,東方為青龍,西方為白虎,南為朱雀,北玄武。

    在南嶽進山的山門南嶽牌坊上,就刻繪一隻朱雀造型圖。朱雀,實際上是鳳凰的化身。

    “山中宰相”——道教同樣自南北朝起。

    曆代均有名人在南嶽修道養性,如尹道全、施存等九真人。山上有黃庭觀,供魏華存,相傳《黃庭經》為其所得。

    “山中宰相”陶弘景創道教茅山派時,尊魏華存為第一代宗師。

    現今,南嶽大廟供奉的嶽神為南嶽大帝,主星辰分野,亦是道教中的神靈。

    俗話說“一山不容二虎”,雖然佛道均是出家人,講究與世無爭,但同處南嶽山中,相傳,明暗便有些糾紛爭鬥,直至鬧得不可開交。後來,朝廷為了息事寧人,以示佛道平等並存,幹脆在南嶽大廟兩側各修八座道觀、佛寺,派道士、僧人共同進廟主事。

    曆代朝廷,或尊佛或崇道,但基本上都承認南嶽佛、道並立的事實。通常,會分別加以封賞,以顯示皇家容納百川的氣度。

    在朝廷的彈壓下,佛道之間得以和平共處,相安多年。

    南嶽是佛教聖地,也是道教名山,佛道之爭故事很多,由來已久。今天福嚴寺山門上有“天下法院”橫額,兩邊有“六朝古”、“七祖道場”豎聯等。

    ……

    南嶽文化

    南嶽文化源遠流長,是湖湘文化的發源地。

    南嶽是佛教禪宗——南禪的中心,也是道教的重要名山。經過千百年的錘煉,南嶽已經積澱了豐厚的文化底蘊。

    禪宗文化是一盞智慧之燈,南嶽衡山是一部讀不完的文化大書。謝宏治慨言:禪宗文化因南嶽的山水而興盛、廣大、精深,南嶽衡山也因禪宗的文化而生動、絢麗、多彩。

    錫杖擇地

    般若寺的寺址。南朝時天台宗二祖高僧慧思來南嶽設教,他創建的般若寺為天台宗祖庭。

    相傳,慧思以錫杖擇地,杖落之處方圓百丈歸慧思使用。他把錫杖向空中一拋,錫杖就冉冉飄到天柱峰南邊一塊蔥蘢掩映的林地墜落,這就是般若寺的寺址。

    慧思(515-577年),俗姓李,汝陽郡武津縣人。15歲信仰佛教出家,20歲受具足戒。外出參訪,投高僧慧文禪師,從受禪法。

    慧思嚴守戒律,每日讀誦《法華經》,常於林野間經行修禪,悟得法華三昧,聲譽遠播,隨從他習禪的徒眾不斷增加。

    他主要在中原一帶講學,授《大品般若經》,因屢遭擾亂迫害,於567年帶了信徒40多人南下湖南,進了南嶽。

    這時的南嶽歸嶽神掌管。

    嶽神問他有何所求,慧思說:“求尊神賜一檀越之地,給小僧定禪。”嶽神允許了。

    慧思就以錫杖擇地,杖落之處方圓百丈歸慧思使用。這就是般若寺的寺址。

    就這樣,從般若寺創建起,就修建了嶽神殿,一直沿襲至今。傳說,當年嶽神常來此處與慧思對弈。

    福嚴寺是六朝陳代光大元年(567)由高僧慧思和尚創建,距今1400多年。當時名叫“大般若禪林”,又名“般若寺”。

    福嚴寺前後,有許多高大石刻。石台名高明台。邊上岩石上還有一石刻,中間是“佛”字,兩側為“高無見頂相,明不借他光”。指佛教極高,佛光極明,佛是極高明的。還有“慧思禪師三生塔”,相傳慧思三生遺骨都藏在其中。

    據傳,慧思告訴弟子說,他的前一生、二生都在南嶽修持,現在是第三生了。弟子們在禪林前一處岩隙中挖出一具老僧趺坐遺骨,遂名該處為“一生岩”;又在石壁下挖出法器和殿堂基石,遂名其為“二生藏”;而把慧思死後所建墓塔為“三生塔”。

    禪“走江湖”

    一提起“走江湖”,人們腦海中就會立即顯現出一群生活在社會底層的,靠賣藝、算卦、相麵、賣藥為生的人。他們遊走四方,居無定所,見多識廣,每人都有幾招拿手好戲,甚至還有些俠義心腸。

    “江湖”一般指民間社會。範仲淹在《嶽陽樓記》中說:“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即是指此。

    然而,還有一種“走江湖”,它雖然也是行走於山林市井之間,卻不是一種謀生手段,它雖然主要也發生在社會的底層,卻引起上層社會的關注與參與。

    它的“江湖”,先是特指,後為泛稱。它是一種修學行為,一種人生的解脫之道,一種高境界的精神追求,它,就是中國佛教的“走江湖”。

    據佛教典籍記載:“湖南海眾”是指集於湖南一帶接受石頭希遷禪師教化之修行僧。

    石頭希遷為我國唐代南宗禪青原行思係統下之大禪師。天寶年間(742-755),於湖南衡山大揚宗風,遠近之修行僧雲集,成為當時湖南一地之教化中心。禪林間,乃有“湖南海眾”一稱。

    與之相對者,為“江西雲衲”。即指廣集於江西一帶,接受馬祖道一教化之修行僧。馬祖道一為南禪宗南嶽懷讓係統下之大禪師。天寶年間至貞元四年(788)先後居於江西新開寺、西山、龔公山、開元寺、寶峰寺等道場闡揚禪旨,四方雲衲風從,而與湖南衡山之石頭希遷同被譽為禪林雙璧。

    也就是說,佛教“走江湖”起源於湖南、江西的禪宗。

    禪宗是中國化的佛教,中國人談到佛教,首先想到的是禪宗。

    禪宗的實際創始人是六祖慧能。禪宗的發展壯大,關鍵是靠南禪兩大係——南嶽係與青原係之下的兩位大師。一位是馬祖道一,一位是石頭希遷。佛教的“走江湖”就是圍繞他們倆走的。

    ……

    同授秘印

    南嶽係的創始人是慧能的弟子懷讓。

    懷讓在曹溪學禪十二年,“同授秘印,且為宗師”。景雲二年(711年)離開曹溪,先天三年(713年)來到南嶽,住般若寺(今福嚴寺)。通過磨磚方式,懷讓悟化馬祖道一。

    道一弘法江西洪州,禪法大盛,號稱江西禪或洪州禪。特別是在禪風上采用打、蹋、喝等方式接引學人,禪風為之一變,吸引各地的僧人來參學,影響遍及全國。

    青原係的創始人為慧能的弟子行思。行思為慧能八大弟子之首。他的弟子(原為同門師弟)希遷於大寶初(742年)來到南嶽,在南台寺之東的石台上結庵而居,時人稱為“石頭和尚”。

    希遷提出獨樹一幟的“回互”理論,禪風標新立異。其接機方式,細致平穩,靈活自如,立即吸引大批僧人前來衡嶽參學,當時稱為湖南禪。

    這兩位大士,一個從湖南南嶽到江西洪州,一個從江西洪州到湖南南嶽,他們為祖宗開辟出兩條新的頓悟之道,奠定了此後禪宗發展的基礎,後來禪宗形成的各種派別,如“五葉七派”都可以從他們的思想中找到根據。

    當時,有許多僧人、學者,乃至士大夫都追隨馬祖道一和石頭希遷學禪。

    有時,為了讓學者領悟禪機,兩位大師常常讓參學者到對方那兒領受啟發。於是,許多人在江西、湖南之間走來走去,享受著妙不可言禪悅的哺育,故謂之“走江湖”。

    這,與那些闖蕩江湖,因生存而奔波的“走江湖”者,完全是另外一個境界。

    愚以為,這也是一種“思想交流”,碰撞出的火花,自然就有生活之真諦。

    記得1991年夏天,承蒙湖南省金融係統紀檢組黃公德組長、王傳利副組長關心,有緣到北戴河參加中央紀委駐金融係統紀檢組長培訓班學習。培訓中心地處“鴿子窩”,距離大海很近。筆者興奮極了,有機會跳躍到海水中遊泳。這是第一次感受大海,當一口又鹹又苦的海水,直嗆口鼻時。隨即,我仰望大海,心湧出“苦海無邊,回頭是岸”慨歎。

    或許,這就是禪理中的“頓悟”,即佛心本性,自然顯現。

    ……

    ——感悟一葉七花

    由六祖慧能在中國大地廣泛根植的禪,逐漸大成,日益枝繁葉茂。

    六祖的兩大高足之一青原行思門下出現了石頭希遷,而南嶽懷讓門下出現了馬祖道一。

    馬祖道一和石頭希遷,後來被稱為中國禪林雙壁。

    由石頭希遷門下分出了曹洞宗、雲門宗、法眼宗三宗,馬祖門下出現了溈仰宗和臨濟宗,五宗並進飛躍發展。隨後臨濟宗門下又分出黃龍派、楊岐派,世稱五家七宗,日本的臨濟宗,實際上源於楊岐派法係而傳承發展至今。

    “無一物”

    南嶽懷讓出生於山東省金州,俗姓杜,十五歲時入湖北省荊州玉泉寺,師事弘景律師,修習律學。後登河南省嵩山,逢慧安,由其舉薦轉投六祖門下參禪問道。

    六祖見到跋山涉水,遠道而來的懷讓,劈頭就問:

    “從什地方來?”

    他回答說:“從嵩山慧安門下來。”

    又問:“什物憑來?”(什東西,憑什而來?)

    這樣一問,懷讓突然無所措手足了。自己遠道而來到底是為的什呢?懷讓抱著這個疑問,從六祖參學修行了八年。

    八年後的某一天,懷讓恍然大悟。他歡喜異常得拜見六祖說:

    “那個最初的問題,我完全明白了。”

    “是嗎?那是怎明白的呢?”

    懷讓回答說:“說似一物即不中。”(若具體說像個什東西反而說不準。)

    懷讓的意思是說,若說出什來看,其本身就已離譜了。六祖所問的實際上並不是想了解來自什地方,而是尋問佛示的本源,即究竟懷讓其人自身來自何處,這是超越了任何概念的所謂來來去去、周而複始之事。

    六祖對懷讓的回答大加首肯而認可。他曆經八年的艱辛修行,終於得到回報。

    後來,懷讓和青原一起成為六祖門下的兩大高足,宗六興旺發達。

    相傳,日本茶道表千家第十三代傳人即中齋宗匠的齋號,實際上就是從懷讓的“說似一物即不中”之句摘出來的。

    在日本,許多普通人是從茶器的銘記上,或通過有名的茶器與“六祖”相識的。產自著名的瀨戶後窯、由小堀十左衛門(1639-1704),著名茶人小堀遠州之子,擅長鑒賞茶具)題銘的茶碗“六祖”,廣為人知。由茶器世家長次郎燒製,由仙叟(1622-1697),著名茶人。茶道著名流派“千家”第三代傳人千宗旦之子仙叟宗室)題銘的赤茶碗“無一物”,茶人皆知。

    另外,水戶德川家家傳的銘為“無一物”的朝鮮“雨漏堅手”茶碗,聞名於世,素為德川齊修(1797-1829),著名文人,精通書畫、茶道)所鍾愛,這是其本人從家藏的大燈國師墨跡中選出的三個字。

    懷讓磨鏡傳法

    中國禪的茁壯成長始於馬祖道一(709-788)。

    馬祖出生在四川省漢州什邡一個製作簸箕的農戶,麵貌十分怪異。世傳幼時學貫九流六學(九個學派、六個學科),後入漢州羅漢寺,從資州(四川)的處寂出家,又從渝州的圓律師秉受具足戒。

    馬祖成人後,容貌日益魁偉,傳說他虎視牛行,舌頭奇長,舌尖可以舔到自己的鼻尖。

    後唐開元年間,馬祖聽說懷讓禪師嗣六祖慧能禪師之法,正在湖南省南嶽山中舉揚嶄新的禪風,便毫不猶疑,立刻奔往南嶽,入門後就與眾僧一道打坐參禪。

    南嶽福嚴寺右側有一棵古銀杏樹,據《南嶽誌》載,這棵古樹是在慧思手受過戒的,樹下尚有一塊青石碑記載銀杏受戒年代,有1400多年曆史。現在這棵銀杏樹仍枝葉繁茂,樹圍有1.5丈,成為福嚴寺一景。

    福嚴寺東,還有著名的“磨鏡台”景觀。

    相傳,這就是懷讓“磨鏡”傳法之地。

    經侍者稟報,懷讓得知一個相貌奇特的青年闖入寺門,立刻來到禪堂。他一眼就看也,這是個大器之材,於是對這個相貌奇異的修行者劈頭就問:

    “坐禪有何所圖?”

    “圖成佛。”

    “是嗎?”懷讓輕輕點了一下頭,走到馬祖麵前,拿起一塊磚就在石頭上磨了起來。馬祖見狀詫異不解,就問:“磨它做什?”懷讓答:

    “磨磚成鏡。”

    “磚怎磨也做不成鏡子呀!”

    “那坐禪就能成佛嗎?”

    這實在是當頭一棒。

    磚磨不成鏡,同樣,用任何單純追求形式的坐禪手段,一輩子也不能成佛。

    馬祖大吃一驚,站起來問:“那如何修行才好呢?”懷讓說:“這如同牛車一樣,若車子不動,你是打牛,還是打車?”

    這段故事稱為“懷讓磨磚。”

    懷讓徹底繼承了六祖慧能“無所得”的坐禪方法,明確表達了坐禪的真髓,即別無所求,隻是一心一意地坐就是了。

    懷讓借磨磚教示馬祖,成佛與否是話外之題,並告誡說:“道一,你在磨磚成鏡啊!”

    七祖懷讓禪師在般若寺講法傳禪,開創南嶽禪宗係。

    馬祖在擲缽峰下築茅庵修持佛法,按傳統禪定方法修坐禪,成為懷讓禪師門下最傑出的弟子。

    就這樣,馬祖在懷讓門下勤奮修行,不久即獲大悟。他以富饒的魚米之鄉——江南為舞台,養精蓄銳,增強實力。後來,他創建叢林製度,影響天下寺院,造成無寺不禪的現象,使六祖慧能的教義得到了廣泛的弘揚。

    南嶽禪宗經曆代弟子弘揚,發展為溈仰宗、臨濟宗、曹洞宗、雲門宗、法眼宗,至明代時信徒遍布天下,為中土佛教最受人尊崇的支係。

    真正的牧羊人

    在參禪問答中,常常提到牛。

    如“十牛圖”等繪畫,就是了解說佛法的好教材。

    石鞏原是獵手,某日逐鹿來到馬祖庵前,遇見了馬祖就問:“沒見到鹿嗎?”

    馬祖避而不答,反問:“你是誰?”

    “獵人。”

    馬祖又問:“你會射箭?”

    “獵人:當然會射箭。”

    “那,你一箭能射幾隻鹿?”

    “一箭保證射一隻。”

    “看來,還不能說你會射箭。”

    “那,你說能射多少隻?”

    石鞏麵帶怒氣地問。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沉醉湘水》,方便以後閱讀沉醉湘水沉醉湘水50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沉醉湘水沉醉湘水50並對沉醉湘水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