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八章 韋氏效忠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清風逸之 本章:第四百四十八章 韋氏效忠

    開學的前一天,韋氏的學生們也到位了。

    學生沒有多少,六七百個,但送行的人不少。

    殷清風看著韋綱和韋津若有所思。

    不但他倆來了,他第一次去韋曲時見到的人都來了。

    這些韋氏族人表情自然的與殷清風見禮,心中卻滿是悔恨。

    上次梧桐新村之行,他們以為抓到了殷清風的把柄與短處,暗中謀算著如何與殷清風疏遠。

    他們對殷清風的才能是五體投地的敬佩,但他們也堅信想要消滅世家的李世民是在自尋死路。當李唐倒下,當天下士族剿滅李氏時,殷清風的命運是注定的,他們無能為力。即使與殷清風是姻親,也不敢救他。

    當傳來李世民賜下鐵券時,他們冷靜的旁觀當李世民賜下燕氏時,他們依然如此。李世民對殷氏對殷清風越是恩寵,在他們看來,殷清風與李世民同赴黃泉的可能性就更大了一些。

    他們還要從殷清風手中獲得錢財,沒有趁機落井下石,已經是善意的回報了。

    可當得知城中那些頂級的外戚暗中聯合時,他們有些坐不住了。就在他們有所行動時,恰時歸來的韋雲起發話了:無兵權在手,不宜輕動。

    當初,尉遲迥盡起十五州數十萬軍隊、又有滎州刺史邵公宇文胄、申州刺史李惠、東楚州刺史費也利進、東潼州刺史曹孝達,各自據州響應又向北交結高寶寧,聯絡突厥向南聯絡陳國

    尉遲迥還是敗了,他沒有守住宇文氏的江山。

    當初,楊玄感收編隋軍降眾,招募百姓,得五萬餘人,很多達官貴族子弟紛紛投奔,又趁楊廣督戰遼東,又在大隋腹地叛亂

    楊玄感還是敗了,沒有撼動楊隋江山。

    不同是,楊玄感之後,從者如雲:李密、竇建德、王世充除巴蜀外,狼煙萬,群雄合力,這才覆滅了楊隋。

    現今,想要覆滅李唐,或許李密、竇建德、王世充很多很多,可誰來做王薄、誰來做楊玄感?

    最難的,及二月時,參謀部成立、軍事學院開學,兵權將集中在皇室手中,即使有心叛亂,何人能掌兵權?

    經韋雲起的這番細細解說後,韋氏族人才意識到,李世民早已步步的算計著世家,早已步步的勒緊世家的脖項

    參謀部與軍事學院中無外戚啊

    真是好算計!李世民真是好算計啊!

    至此,韋氏族人徹底熄滅了坐等李唐覆滅的心思。

    同時,他們也慶幸之前沒有參與到那些外戚的合謀中。

    既然李唐的國祚將要延續,殷清風的權勢就再次凸顯出來。

    在他們慌忙要向殷清風表示敬畏、表示謙卑時,又傳來李淵的皇子皇女將至殷清風處求學的消息,他們更是悔不當初。

    他們現在想起當初離開梧桐新村前他們冷漠的表情,就恨不得狠狠的抽自己。

    殷清風本就在向他們傳達無限的善意,卻被他們自作聰明的毀掉了!

    就在他們沾沾自喜,就在他們有所行動是,還好雲起及時歸來。

    他們再一次的意識到,軍中無人,即使權勢再鼎盛,即使謀算再多,在皇室的眼中也是待宰羔羊。

    沒有兵權,一切都是空談。世家再不甘心又如何?鬥得過兵甲幾十萬的皇室?

    他們這次來,隻想殷清風能收下他們最恭敬的謙卑、隻想再給韋氏求一絲生機

    殷清風上下打量著韋雲起。

    年近五十的韋雲起,或許是裝扮的緣故,看著倒像是個儒生。

    殷清風對於那些統萬兵而勝利的將領生不起半絲的敬意。

    柏舉之戰:孫武、伍子胥、闔閭三萬對二十萬,千破楚,五戰入郢陰晉之戰:吳起,五萬對五十萬。大敗秦軍。

    合肥之戰:張遼七千對十萬,大敗吳軍前秦滅前燕之戰:王猛六萬對三十萬淝水之戰:謝玄八萬對九十七萬。

    虎牢之戰:李世民三千五對十餘萬,殲滅竇建德雍丘之戰:張巡三千對數萬睢陽之戰:張巡六千八百對十三萬,殲十二萬人。

    護步達岡之戰:完顏阿骨打兩萬對七十萬,大敗遼軍主力和尚原之戰吳玠、吳璘數千對十餘萬,俘萬餘,大敗金軍

    那些以少勝多的將領才牛掰!

    韋雲起戰契丹也算是以少勝多,但這不值得殷清風對他心生敬佩。他敬佩的是韋雲起借力打力,繼空手借兵兩萬後,先降服契丹再讓突厥對中原王權更加敬畏。

    突厥和所有草原民族一樣,天生就是狼性的。

    雖然經過楊堅和裴矩的分化,分裂成東西突厥,但當時的突厥對隋朝行的隻是緩兵之計。經過十餘年的修生養息,他們對新皇帝楊廣早就想試探一番了。

    若不是韋雲起這次鎮壓了他們的野心,楊廣要進行的可能就不是三次征高麗,而是想著怎對戰突厥了。

    命運巧合的是,占據遼東的契丹經過韋雲起的打擊,很快就被高句麗給吞並了。實力壯大的高句麗自此惹惱了楊廣,這才有了三次征高麗,這才有了王薄起義和楊玄感造反等一係列倒隋起義。

    韋雲起在降服契丹之後,被升任為治書侍禦史,從此離開軍界。

    等李淵入關中,“冬十月辛巳,至長樂宮,有眾二十萬。”,他見李淵有取代楊隋之勢,就去拜見李淵。

    李淵也知道他的才能,同時也想歸攏關中士族的支持,於是授他司農卿、陽城縣公、再進開府儀同三司。

    至此,韋雲起算得上是韋氏族人在新朝的代表性人物了。

    武德初,時議討王世充,雲起上言:“京師初平,人未堅附,百姓流離,仍歲無年。盩厔、司竹、藍田穀口,盜賊群屯。京都椎剽,乘夜竊發須關中妥安,士氣餘飽,然議討伐,一舉可定。”。

    安穩的做了幾年京官後,武德六年突厥入寇,韋雲起總管豳、寧等北九州兵馬抵禦,後改遂州都督、益州行台兵部尚書。

    到了益州後,因受殺人狂竇軌的鉗製,他表現不多,且最後慘死在竇軌手中。

    史書中,韋雲起的亮點不多。但可以看出他的膽量和謀略的確有過人之處。

    而就這幾處亮點,也比尉遲恭、程咬金、秦瓊等那種戰前廝殺猛將要來的可貴些。

    唐初不缺猛將,缺的是智慧型人才。韋雲起應該算得上。

    韋雲起也在打量著殷清風。

    回到族中後的這兩日,他把韋氏搜集到所有關於殷清風的資料反複閱讀、反複問詢與殷清風接觸過的族人,他得出一個結論:善於隱藏的殷清風,是李世民的重要謀主和心腹之人。

    他最好奇的是,殷清風離府之後的一年內究竟經曆了什,才讓他這個以前毫不出色的庶子,一躍而入李世民的眼簾。

    好奇之餘,他也痛惜族人沒有把握住最好的時機。

    尼子雖然有放良之後的自由身為遮羞,畢竟她曾是李世民的女人。李世民暗中讓尼子做殷清風的側室,這是對殷清風最大的信任和恩賜。而族人卻因錢財而昧住心竅。

    而後來李世民將燕氏直接賜給殷清風,更是證明李世民對殷清風的偏愛已經到了無以複加的地步。

    此時的族人竟然還不知幡然悔過,竟然還無動於衷!

    更讓他氣惱的是,族人竟然以為現今的大唐還是東晉的“王與馬共治天下”的時代,以為皇室對抗不得世家。

    河陰之變時,爾朱榮殺得,李世民就殺不得?

    他被調回京,出任的是參謀部。

    即使他離京數千也知道參謀部的成立,有著殷清風的身影、即使他離京數千也知道參謀部的職責是,助皇室掌控天下兵馬之權。

    無兵權的世家要對抗皇室?族人都被過往的聲望遮住了眼嗎?不曉得新朝最忌諱的就是兵權不在皇室手中嗎?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永世帝唐》,方便以後閱讀永世帝唐第四百四十八章 韋氏效忠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永世帝唐第四百四十八章 韋氏效忠並對永世帝唐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