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李牧之死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古月戈 本章:第七章 李牧之死

    公元前1年,趙國大將李牧大敗秦軍。秦軍大敗,李牧派兵追擊,然佑大秦,趙國代地發生百年不遇大地震,土地開裂出一道大溝,東西寬達一百三十步。自樂徐以西,北至平陰,台屋倒塌,牆垣塌陷。數萬百姓死傷、數十萬代地災民流離失所,而趙國連年征戰。趙王無力賑災,又無國際援助,弄得民怨沸騰,哀聲遍野。

    次年秦王嬴政派內史騰攻韓,俘虜了韓王安,於韓地建置潁川郡,韓國滅亡。

    估計要亡趙,秦國剛攻沒韓國不久,趙國境內又爆發了大規模的旱災。真是屋漏偏遭連夜雨。趙國全國上下土地顆粒無收,全國大饑,趙軍糧不繼,士兵每都在餓肚子,便是軍神李牧對此也一籌莫展,心急如焚。

    見此景,秦國早先派出的間諜頓弱大喜過望,他用重金收買了一些趙奸四處造謠,歌道:“秦人笑,趙人號。以為不信,視地生毛”。不久之後,邯鄲郊外的地果然生出尺餘長的白毛來(這當然是頓弱人為製造的亂想),但趙國百姓以為降浩劫,民心低落,人人自危。

    反觀秦國,秦國在穩定占領區的形勢,將韓地改建為潁川郡後,安撫民心。而秦國內部,在商君變法之後,全國上下廢井田、開阡陌、推行郡縣製、獎勵戰耕。這也是秦國連年出戰卻不傷國之根本的原因。

    滅韓之後,秦國全國上下都在積極備戰。

    公元前9年,秦國派軍乘著趙國還在大饑之機沒有恢複出來。從兩個方向對趙國發動進攻。王翦率上地(今陝西北部)駐兵,羌瘣率羌兵共同兵出出井陘(今河北井陘西);楊端和率河內(今河南新鄉一帶)駐兵,分由南北夾擊邯鄲。

    趙王遷派武安君李牧和司馬尚率全軍抵抗。李牧仍采用築壘固守,避免倉促決戰的方針。秦軍屢攻不勝,兩軍形成相持。

    秦將王翦和趙軍征戰多年,深知趙王遷庸碌無知、其寵臣郭開貪財好利和嫉賢妒能。

    早先王翦在秦孝文王在位期間並不受重用,當時武安君白起在秦國名聲正盛。王翦也隻是在其帳下當一將。

    當年秦趙長平之戰,起初趙將廉頗下令築壘壁以待秦軍。兩軍對峙長達三年之久,秦軍久攻不下。

    大軍常駐在外,糧草消耗日益不繼。秦相使人攜重金入趙,聽聞趙王寵臣郭開與廉頗有隙,便使重金收買郭開讓他在悼襄王趙偃麵前廉頗有不臣之心。

    不久之後,悼襄王趙偃便以廉頗以逸待勞、後發製敵的戰略為“不敢戰”為由,臨陣換將,讓嘴上談兵的趙括統帥四十萬趙軍。

    同時,秦昭王暗中派出武安君白起為上將軍。白起上任之後責令軍中有敢泄武安君為將者斬。

    當時白起麵對魯莽輕敵、高傲自恃的對手,決定采取後退誘敵、分割圍殲的戰法。他命前沿部隊擔任誘敵任務,在趙軍進攻時,佯敗後撤,將主力部置在縱深構築的袋形陣地,另派出精兵五千人,分布在敵軍先頭部隊與秦軍主力之間,伺機割裂趙軍。

    同年八月,趙括在不明虛實的情況下,貿然采取進攻行動。秦軍假意敗走,暗中張開兩翼設奇兵脅製趙軍。趙軍乘勝追至秦軍壁壘,秦軍早有準備,壁壘堅固,趙軍不得入。白起當即下令兩翼奇兵迅速出擊,將趙軍截為三段。趙軍首尾分離,糧道被斷。秦軍又派輕騎兵不斷騷擾趙軍。

    趙軍戰勢危急,隻得築壘壁堅守,以待邯鄲救兵。秦昭王在得知趙國的糧道被切斷之後,更是親臨河內督戰,征發十五歲以上男丁從軍,反從軍者賞賜民爵一級,以此阻絕趙國的援軍和糧草,傾全國之力與趙軍作戰。

    時到九月,趙兵已斷糧四十六,饑餓不堪,甚至自相殺食。趙括在走投無路之下,自擂鼓台(今洛陽龍門)重新集結部隊,分兵四隊輪番突圍,終不能出。之後趙括親率精兵出戰,卻被秦軍射殺。趙括死後,趙軍大亂,四十萬趙兵投降。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嬴高的上下兩千年》,方便以後閱讀嬴高的上下兩千年第七章 李牧之死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嬴高的上下兩千年第七章 李牧之死並對嬴高的上下兩千年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