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章馬禮遜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唯賴天恩 本章:第三百章馬禮遜

    “大道首徒 ()”

    英國傳教士——羅伯特·馬禮遜是西方派到中國大陸的第一位基督新教傳教士,他在華25年,在許多方麵都有首創之功。200年前,他編輯出版了中國曆史上第一部英漢字典——《華英字典》。他還第一個把譯成中文,以自己的醫學知識在澳門開辦了第一個中西醫合作的診所。他展開了基督新教在中國的宣教曆史。

    1782年1月5日,馬禮遜出生於大不列顛島北部的小鎮莫佩思的一個貧雇農家,在他之前已有七個兄姐,他排行最小,家境極為貧困。

    馬禮遜年青時在學校就讀醫學,知道神感動他前往中國,所以1804年便申請成為一名傳教士。從那時起,馬禮遜開始自學中文,並修習天文及醫學。因為他深知當時清朝並沒有開放,不具有傳教的自由,想要進入中國要有其他的切入點,而醫學和天文是當時西方較先進的方向,因此他希望接著這個做為交流的媒介以順利進入中國。

    1807年時馬禮遜自英國啟程來到中國,當時他是二十五歲的青年,未婚,獨自一人首途赴華。在紐約換船的時候,紐約船塢公司職員知曉其將前往中國,便以輕視的口吻對他說“馬禮遜,你以為靠你一個人,就可以改變中國過去5000年來對於偶像的崇拜嗎?”,那時馬禮遜回答一句有名的話:“我不能,但我相信神能”,他以這樣的信念與信心抵達中國。

    第一個在中國把《聖經》完整地譯成漢語的是馬禮遜。馬禮遜來華的主要使命,就是將《聖經》完整地翻譯成中文,他在以前天主教傳教士翻譯手稿的基礎上,從1807年馬禮遜到達廣州後不久,就開始翻譯《聖經》,到1819年,將新舊約《聖經》全部翻譯成中文。1810年譯完《使徒行傳》付梓。1811年和1812年又譯完《路加福音》和《約翰福音》,至1813年全部《新約》譯完,1814年出版。與米憐合作於1819年11月完成了《舊約全書》的翻譯,1823年在馬六甲將全部《聖經》以《神天聖書》之名出版,共21卷。

    《舊約》稱《舊遺詔書》、《新約》為《新遺詔書》。《新約》部分由馬禮遜獨自完成,《舊約》是米憐和馬禮遜共同完成,所以有人又把這個譯本稱為“馬禮遜米憐譯本”。米憐翻譯的部分是《申命記》、《約書亞記》、《士師記》、《撒母耳記》、《列王記》、《曆代記》、《以斯貼記》、《尼米希記》、《約伯記》等,這些均經過馬禮遜的校閱。

    英國海外聖經公會在馬禮遜翻譯《聖經》時給他提出的要求是譯文應忠實於原義,使中國人能夠理解並博得中國對它的尊重。馬禮遜認為,作為一名譯者,應負有雙重任務:其一,要正確地理解原文的意義、感情和精神;其二,用清楚、正確、熟練的文字,將原文的意思、感情和精神表達出來。、

    早期翻譯《聖經》其中一大難題在於由零開始,要創立一套術語。“天國”、“弟兄”、“福音”、“使徒”等宗教詞匯都是來自馬禮遜譯本,由於馬禮遜譯本的自身特點及其翻譯原則使得它成為文理譯本的主流。

    馬禮遜的大量譯經工作是在澳門完成的。這部中文《聖經》在印製過程中,英國方麵共捐贈了六千六百英鎊,美國方麵共捐贈了三千六百餘元西班牙銀幣,東印度公司(在澳門的)共捐贈了一千元西班牙銀幣。

    《聖經》中文全譯本的完成是近代基督教事業的一大成功的標誌,作為基督教經典,它的中文全譯本的出版,使中國人得探《聖經》教義的全貌,無疑對基督教在中國的傳播產生了重要影響,在當時中國嚴禁傳教士布道的情況下,散發《聖經》譯本和其他宗教小冊子,就成為在華傳教士進行傳教的一個重要方式,促進了基督教在中國的傳播,對中國近現代文學產生了重要影響,同時也為後來的新教徒從事《聖經》漢譯提供了藍本。《聖經》搭起了中西文化、語言交流的橋梁,並因為出版這些出版物而直接催生了中國近代出版業。

    馬禮遜在翻譯、編排和出版《聖經》的同時,也進行了中國文化經典翻譯。他認為翻譯中國經典將有助於西方更好地了解中國,他是比較係統地將中國經典翻譯成英文的第一人。1812年馬禮遜翻譯出版了中國的《三字經》、《大學》、《三教源流》、《太上老君》等。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道首徒》,方便以後閱讀大道首徒第三百章馬禮遜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道首徒第三百章馬禮遜並對大道首徒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