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回 下城父陳王遇害 博浪沙張良行刺3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七知八搭 本章:第七回 下城父陳王遇害 博浪沙張良行刺3

    第三黃昏之前,隻見滄海公引了一個壯漢歸來。張良看此人,形貌魁梧,身材雄偉,心中歡喜,便十分禮待。當時相見了,都到後麵屋下坐地。滄海公道:“人我已請來,公子有甚話,隻管言。”張良便把心腹之事,托底告訴了那大漢。大漢道:“某嚐歎下無知己,今見公子,是遇其人矣。”欣然應允。

    張良大喜,遂與商議,道:“先前秦皇出門,必有官吏清道,禁止行人在旁觀看。這樣不能近他身邊,如何行刺?而自去年起,想來是秦皇覺著下太平了,便令開築馳道,用以出巡。那馳道平日不許尋常人行走,也就無須清道。並且各地馳道,兩旁都是雜草叢生,樹木羅列,甚易埋伏。即便他有鐵騎開道,又能如何?到時你我預先埋伏道旁,候得鑾駕來近,突然砸出重器,定可將其殺死。公既稱號大鐵錘,必也使得此物件。隻是不知,平日所用有多重?”大漢道:“某所使的,乃是一對鐵錘。左手約四十斤,右手那把,不下五十斤。”張良道:“秦皇鑾駕結實無比,你那兩把錘,最多砸得開裂,卻難傷他性命。”大漢道:“再大的鐵錘某也使得,隻是要鑄那重的,須請高手才行。”滄海公一旁道:“這個不難。前村羨山腳下,便有一個。明日我去來,必定不會推卻。”張良聽了大喜。

    十數後,滄海公果然打造了一柄鐵錘叫人抬來。張良見這鐵錘沉重無比,一問,竟有一百二十斤,好生歡喜,道:“若為此物擊中,必然粉身碎骨。”大漢抓錘在手,朝五十步外一座石墩奮力擲去。就聽一聲巨響,再看那石墩,早已被砸成十數塊。張良道:“真神力也!”便不再擔心。

    過了數日,張良見諸事已備,又算定五月之初,秦皇必要出巡,便來向滄海公辭別,要趕去行刺。滄海公知留不住,道:“秦皇出巡,河南路麵,是他必經之處。公子可在那,尋找伏擊地方。”張良道:“我來這之前,早已踩過點。原陽東邊十八處,有個所在,叫做博浪沙,丘壑隱伏,樹木叢雜,最利藏身。”滄海公道:“但願上保佑,馬到成功。二位去後,我也當遠走他鄉。”張良道:“今生今世,恐再不得相見。”灑淚拜別。當日便與那大漢,帶了行裝,將車載了鐵錘,投原陽道去了。滄海公數日之後,真就把家搬去了他處,不在話下。

    且張良兩個離了滄海公家,取路投原陽來,行了十左右。於路不敢去人多的客棧去住,隻投偏僻的店打火安身,順便買一吃的。在路自然是饑餐渴飲,夜住曉行。這日已到博浪沙。大漢看時,馳道兩邊,真就是丘壑縱橫,樹木稠密。大漢道:“端的好地方!”決定就在此處行刺。張良整齊衣服,西南向韓國跪下,拜了兩拜,望空默祝道:“君父有靈,鬼神輔助,使我得報滅國之仇。雖死無恨!”一腔義氣,直貫雲霄。祝罷,與大漢尋好藏身地方,隻等秦皇車駕到來。

    等到第三,將近申牌時分,一輪紅日,正厭厭地相傍下山。聽得遠處鑼鳴鼓響,一簇人馬從西呼擁而來。張良掩在樹後,定睛來看,隻見前導儀仗,打起龍鳳旌旗,舉著金瓜鉞斧,雲幡寶蓋,慢慢由麵前經過。兩旁武士,各都頂盔貫甲,端的是刀劍閃耀,戈矛如林。後麵千乘萬騎,簇擁著皇帝鑾駕,緩緩而至。張良看了,怒從膽邊生,心道:“那六駕車輦中坐的,必定是秦皇。”俗言道:仇人相見,分外眼紅。此時張良一心隻想報仇,全然不顧危險。看看鑾駕將近,一聲呼哨。那大漢伏在亂草中,聽得真切,一躍而起,勢如流星閃電,照準乘輿,擊出錘去。隻聽得一聲響亮,猶如晴霹靂,早把那車駕打得粉碎,麵人一下成了肉餅。

    此事來得突然,車駕周圍的人都一時驚得手足無措。大漢見已將車擊中,哪顧得細看,拔腳先自飛奔去了。張良在遠處看得仔細,心中暗暗叫苦。原來秦始皇之前,也曾遭人行刺,早有預防,後來出巡,便不固定鑾駕,時常輪換乘坐。此次始皇座駕,就在那車之後。當時聽得聲響,隨從人員,一齊擁到始皇車前保護。張良此刻,方知適才被擊中的,乃是從官乘坐的副車,自悔魯莽。心想:“事既不成,便當設法逃身,以圖將來。豈可束手就擒!”趁著眾人慌亂,趕緊鑽入蘆葦叢中,逃離了現場。

    秦始皇見這光化日之下,竟又有人來行刺,當時震怒,立飭原陽縣令加緊捕拿。並通令下,大行搜索十日。隻弄得當地官吏人人奔命,家家戶戶,雞犬不寧。

    張良行刺不成,一路逃到下邳,也不知大鐵錘去了哪,見詔命緝拿甚急,隻得改換姓名,尋個僻靜的地方住下。半月以後,風頭漸漸過了。自古道:靜極生動。張良隱居不出,時間一長,也覺煩悶,心道:“如此地方,有誰知道我便是那個行刺者的人?”自笑了一番。從此後,便時常出來散步,不再藏匿。

    轉眼便是七月,這,張良與往常一般,又來外麵閑走。行至城西邳橋下時,已近中午。烈日正曬,半之內,看不到一人。張良橋上站了一歇,覺著無聊,便打算下橋回去。才走幾步,隻見一人迎麵而來。張良看時,乃是一個老翁,須眉皓白,身穿粗布衣裳,手持藜杖,足著赤履,徐徐走上橋來。張良見了,便閃一邊,想讓他過去。那老翁走了幾步,離有一丈遠處,朝張良瞄了兩眼,忽然一伸腳,故意使左腳的那隻鞋掉到了橋下。張良心中錯愕,正當亂猜時,那老翁已開口對著自己道:“孺子下去,為我將履取來!”張良行刺不成,一肚怨氣,正無可發泄,見老翁陌路相逢,素不認識,竟如此無禮,心頭火起,便欲掄拳去打。驀然轉念:“他乃老人,我去打他,定當遭人唾罵。”待要走開,心又想:“他已這般年紀,精力早衰,自難下橋去拾。失了一履,如何走路?我這既然碰上,不妨幫他一次,行個方便。”於是依了老翁的話,下橋去取。隻見那履墜在橋柱之旁。張良束起衣服,躡足下去,揀履到手,回身走上橋來。向前正要交撥,卻聽老翁道:“你把這履,替我穿上。”張良心想:“拾也拾了,索性把這人情做到底。”便跪下身去,一手托了老翁那腳,一手將履套上。老翁站起身來,隻是對著張良笑了一笑,也不聲謝,便揚長而去。

    張良隻覺納悶,呆呆站在那,目送老翁走遠,心道:“這老丈行徑,好不古怪!”正亂想,隻見那老翁又折回身來,向張良點首道:“孺子尚可教訓!過五日,平明時候,你可來此地,與我相會。”張良心自忖:“他出這話來,必有道理。”忙恭恭敬敬跪到地上,應聲道:“諾”。

    到了第五,張良一早起來,依著老翁言語,按時來到橋下。卻見那老翁,早已在彼等候。見張良來遲,發怒道:“與長者約會,反後到,是何道理?”張良見他責得在理,不好做聲。少停,老翁道:“你且回。過五日,早來相見。”張良趕緊答應。

    等到了第五,張良一聽得雞鳴,立刻起身前往。到了那看時,老翁卻又早在橋上坐地。見張良遲到,板了臉道:“如何有這般晚來?”約張良:“五日後再來相會。”罷,拂袖離去。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楚漢全傳》,方便以後閱讀楚漢全傳第七回 下城父陳王遇害 博浪沙張良行刺3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楚漢全傳第七回 下城父陳王遇害 博浪沙張良行刺3並對楚漢全傳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