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嘲笑鳥的魚 本章:8

    下有始,以為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複守其母,沒身不殆。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見曰明,守柔曰強。用其光,複歸其明,無遺身殃。是為襲常。

    (翻譯:下有起始,作為萬物根本。既然得知根本,就可了解枝末。已經知道枝末,又持守根本,終身不會危險。閉塞感官,關閉門徑,終身不會勞碌。打開感官,成就事物,終身不可救治。看見叫做“明”,持守柔叫做“強”。運用其光,複返其明,身體不會遭殃。這就叫做沿襲“常”。)

    (備注:1、無,名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而下有始,以為下母。

    、“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故而“無”為下始,“有”為萬物母,故得其母可知其子。

    、“既知其子,複守其母,沒身不殆”,萬物熙熙攘攘為之情狀,此為知萬物躁動而複守清淨則終身沒有危險之意,即“靜為躁君”。

    4、“塞其兌”,兌即嗜欲的感官,比如五官;“閉其門”,門指巧利的門徑,比如下文“五色、五味”等。

    5、“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絕大多數數人終生忙碌,而不知為何,這便是根本原因,即是人一旦憑借智慧而不是自然性與人和社會相處,便會這樣。更直白些就是人一旦投身於世俗中去,此生便不得安寧,世俗是喧嚷嬉鬧之地,種下該因,便得此果。

    6、“見曰明”,即細微,明即明了,觀察細微才能明了,而知道者才能觀察細微。《寶命全形論篇》曰:“知十二節之理者,聖智不能欺也,能存八動之變,五勝更立,能達虛實之數者獨出獨入,呿吟至微,秋毫在目。”那什叫做明了,誰又能做到呢?《乾卦·上九》曰:“亢”之為言也,知進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喪。其惟聖人乎,知進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聖人乎!”此之謂也!

    7、“守柔曰強”。前文講“心使氣曰強”,而欲念主使jing氣(即用智慧行事)正是世俗社會人類相處的方式,而後緊跟明“柔弱者生之徒,堅強者死之徒”,可知所謂強是逞強,“守柔”才是真正的強,也符合開篇所言“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總論。

    8、“用其光”,光疑似指智慧之光,“複歸其明”即用智慧之光複返見之明,這樣才能免受傷害得到保全。

    9、前文講知和曰“常”,“用其光,複歸其明”有知和之意,而“無遺身殃”則為“襲常”,上下文為承接關係。)

    三十幅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翻譯:三十根輻條匯集到一個車轂中,當有了無,才有車的作用。揉和陶土做成器皿,當有了無,才有器皿的作用。開鑿門窗當做房屋,當有了無,才有房屋的作用。所以“有”作為便利,“無”發揮作用。)

    (備注:1、上文講“有與無”“母與子”,該段承接上文繼續講有與無的關係,文意看似很容易理解,但是這還不夠,它隱藏了更深刻的道理,比如如何認知這個世界。

    、要認識這個世界,就得從陰陽兩方麵認知,陰是陽的現象,陽是陰的本質,陰陽互相對立,又可相互轉化。科學與宗教關於世界的認識一直有唯物論與唯心論之爭,在這我們將它結束。

    閔可夫斯基在1908年的一次名為“時間與空間”的演講中向世人大聲宣布了他的一個發現:宇宙中的任何事件都隻能影響它的將來光錐內的物體,凡是在事件將來光錐外的物體不會受到該事件的任何影響。

    千萬不可看這個發現的意義,這是世人對宇宙規律最深刻的發現之一,這個發現告訴大家宇宙是一個“定域”的宇宙,也就是任何一個事件能影響的時空範圍是有大的,不但有大,而且大還是固定的一個圓錐形。

    看到這也許你會,我完全不看,可是我是真的看不懂,對此我隻能科學就是這樣,其實我也不懂,科學的複雜與深奧讓它隻能成為少數人的科學,然而宇宙卻是所有人的宇宙,道是所有人的道,對此知之甚少請自行查閱相關資料,或者跳過這部分,畢竟了解世界的途徑不隻物理甚至科學而已。

    回正題,從該發現中國我們可以得到一個推論:即萬物因為被感知而存在。然而可笑的是,古人很久以前就告訴了我們,《本神》曰:“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氣也;德流氣薄而生者也。故生之來謂之jing,兩jing相搏謂之神,隨神往來者謂之魂,並jing而出入者謂之魄,所以任物者謂之心,心有所憶謂之意,意之所存謂之誌,因誌而存變謂之思,因思而遠慕謂之慮,因慮而處物謂之智。”所以任物者謂之心,告訴我們雖然你用眼睛能看到事物,但真正讓你看到它的是你的心。

    且繼續,比如當你看到一個蘋果,得知蘋果是存在的,而別人家的蘋果不在這件事的將來光錐內,所以完全不能對你產生影響,所以別人家的蘋果對你來講是不存在的。沒錯,我就是這個意思:你周圍有質量的一切事物,隻因為被你感知到而存在,當不能被你感知到時便不存在。也許你會,你物質不存在我也就認了,那聲音是怎回事?我非要引用古人的話來向你解釋清楚,《禮記·樂記》曰:“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動,物使之然也。感於物而動,故形於聲。聲相應,故生變;變成方,謂之音;比音而樂之,及幹戚羽旄,謂之樂。樂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於物也。是故其哀心感者,其聲以殺。其樂心感者,其聲以緩。其喜心感者,其聲發以散。其怒心感者,其聲粗以厲。其敬心感者,其聲直以廉。其愛心感者,其聲和以柔。六者,非性也,感於物而後動。”意思是:大凡音的產生,都是由人心而生。人心變動,是事物影響的結果。人心感受到事物而產生變動,所以以聲音表現出來。聲音互相應和,所以產生變化;應和產生規律,就叫做“音”;按照音而心內快樂,再以幹戚羽旄施舞,就叫做樂。“樂”,音所以形成,其根本在於人心感應於事物。所以人以哀心感於物,聲音就焦急而短促;人以樂心感於物,聲音就寬裕而舒緩;人以喜心感於物,聲音就開朗而輕快;人以怒心感於物,聲音就粗獷而嚴厲;人以敬心感於物,聲音就正直而端方;人以愛心感於物,聲音就溫和而柔順。這六者,並非人的本性,感應事物而後內心變動罷了。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迎接紫薇聖人》,方便以後閱讀迎接紫薇聖人8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迎接紫薇聖人8並對迎接紫薇聖人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