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倒黴的岑春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正在聽風 本章:第一百四十九章倒黴的岑春

    在王賓聽了梁子龍的匯報之後雖然為這一年的高達一千萬的稅收感到高興,但是這個稅收用起來也快啊,尤其是現在這個要不斷開拓自己的實力的時候,畢竟按照自己的了解這個距離大清的滅亡不過還有五年左右的時間,隻是不知道這五年的時間夠自己發展多少的實力的。

    可昔王賓想了半卻渾然忘記了這個年代雖然大體的曆史進度相似,但是卻並不一定代表著一切都會按照王賓所想的那樣進行著。

    就在王賓在奉想這些雜七雜八的東西的時候,此刻遠在京城的袁世凱可就沒那好過了,所謂站得越高越會被他人所矚目,此刻的袁世凱便是如此袁世凱在朝堂之上的力量有些太大了,特別是袁世凱的手下有這編練完成的北洋六鎮再加之袁世凱現在的地位可謂是位極人臣了,所以現在的袁世凱即便是慈禧也有三分忌憚,更不用現在的朝堂基本上是袁世凱一手遮。

    朝堂之上迫切的需要一個能夠和袁世凱分庭抗禮的人,於是岑春這個人映入了慈禧的眼中。

    自從庚子年間的事變之後後,袁世凱繼承了洋務派的主要遺產,崛起成為了具有強大實力的北洋軍閥集團,尤其是庚子之後以秉政的******奕劻為奧援,通過發展北洋新軍、開辦各項新政事業以及對外交涉,袁世凱的北洋一係成為光緒後期中國最為活躍且最具實力的政治勢力。

    其次便是是“權貴”勢力,由滿洲的少壯貴族組成,這些人也是在庚子事變之後才登上的政壇,這些人主要以醇親王載灃、鎮國公載澤、軍機大臣陸軍部尚書鐵良、肅親王善耆、宗室良弼等為首。

    起初這些人在慈禧的支持下與袁世凱的北洋集團相抗,可是這些人雖然地位特殊,聲勢顯赫,但是由於本身帶有濃厚的種族色彩,因此難孚眾望,再加上成員大多年輕氣盛,手段、曆練、經驗均不足,所以在內爭當中每每處於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境地。

    最後的一派則是以是軍機大臣外務部尚書瞿鴻禨(ji)和兩廣總督岑春為首的清流派了,因庚子勤王而備受慈禧太後寵信,岑春更是是地方督撫中少有的能和直隸總督袁世凱對壘的人物,時有“南岑北袁”之稱。

    此外,部分地方官員如廣西巡撫林紹年、廣東學政於式枚、湖北按察使梁鼎芬之流的官員也參與其間。

    由於清流的勢力因居官廉潔,頗得人心,加上都察院禦史和慈禧在暗地的支持,成為抗衡袁世凱北洋集團的主力。

    尤其是在1906年初,朝廷在內外壓力下宣布預備立憲,自此開啟了君主****政體向君主立憲政體的轉化,而正是因為立憲緣故為各種政治勢力的發展壯大均提供了機遇和可能。

    就這個岑春吧,原本岑春的兩廣總督的位置上麵幹的好好的,卻因為需要一個極為強力的人物來朝堂之上對付袁世凱,於是慈禧的一封密詔便將岑春招到了京城,岑春在到達了京城之後連續被慈禧太後召見四次。

    於是當慈禧便授其郵傳部尚書之職,使得岑春得以在北京立足,而岑春接下來的舉動也沒有讓慈禧失望,當岑春就麵奏慈禧,稱郵傳部侍郎朱寶奎鑽營得滬寧鐵路,勾結外人吞沒巨款,賄賂樞府,乃得此職,岑春更是“實羞與為伍”。

    慈禧采納了岑春之言,罷黜朱寶奎,朱寶奎是袁世凱的親信,岑春一到京城就使出狠招,把表麵平靜的朝局攪得沸沸揚揚。

    這一時之間岑春可謂是無比的風光,一上來就把袁世凱的北洋係打了個措手不及。

    清流在這之後便一直開始在朝堂上麵把袁世凱的北洋係壓著打,似乎朝堂之上大有變之勢。

    但是這一切都隻是暫時的,這北洋係被人給打臉了,而且這一頓打的著實讓袁世凱有些臉疼,雖然岑春占了上風但是袁世凱是誰啊,袁世凱混跡政壇好多年心機是一個跟著一個,所以誰勝誰負,還不知道呢!

    於是來自北洋的反擊頓時就來了,來的是如此的猛烈直接將清流派打入了萬劫不複之地,先是偏袒北洋派的兩江總督端方發出密電。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有支軍隊叫北洋》,方便以後閱讀有支軍隊叫北洋第一百四十九章倒黴的岑春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有支軍隊叫北洋第一百四十九章倒黴的岑春並對有支軍隊叫北洋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