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政產學研合作機製的國內外研究評述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企業文化amp;#183;下旬刊(2014年6期) 本章:正文 政產學研合作機製的國內外研究評述

    政產學研合作機製的國內外研究評述

    文化論壇

    作者:代冬芳 張

    摘 要:本文對國內國外關於政產學研合作機製的相關研究進行了梳理,國內外的學者主要研究了政產學研合作機製存在弊端,以及運行機製和創新機製等問題進行了研究。最後針對國內外的研究現狀進行了評述。

    關鍵詞:國內;國外;評述

    一、國內的政產學研合作相關研究

    畢克新等(2003)探討了政產學研聯合的機製機製、選擇機製、法製機製、利益機製、管理機製、道德機製,在這些機製的綜合作用下,解決政產學研聯合中的不規範、短期化、離散化等問題,

    使政產學研聯合步入製度化、規範化、集成化、持久化的軌道。謝開勇等(2002)通過對政產學研關係的理論分析,針對目前政產學研運行機製存在的弊端,提出“建立和完善高校科技園,組建政產學研產業公司,以課題或項目為中心強化政產學研合作鏈”新的運行機製。朱桂龍等(2003)認為政產學研合作創新網絡組織的運作機製必須具備三種機製:激勵機製、監督機製和更新機製。馬學等(2006)將政產學研合作運行機製的構造分解為機製、激勵、約束、組織和調節機製,在共同協調作用下,確保政產學研合作在戰略上實現其自身價值目標。

    分配機製的對策。南京工業大學的李朝陽(2005)探討了政產學研合作的產權製度安排問題,呼籲強化政產學研合作創新產權製度和內部製度安排之間的有效耦合,以及發揮政府相關部門的作用。哈爾濱理工大學的董彪(2006)對政產學研的利益分配進行了係統分析,對政產學研利益分配係數進行了設計,研究了利益分配的具體方法。稽憶虹等(1998)將我國現行的政產學研利益分配方式歸結為9種,分析了利益分配衝突的問題,提出了問題解決的途徑

    二、國外的政政產學研合作研究

    關於技術創新的機製,熊彼特(J.A.Chumpeter)倡導技術推動模式,認為技術創新的主要機製來自於科學研究和它所產生的技術發明。這一理論在20世紀60年代以前一直統治著西方技術創新理論界。英國經濟學家多斯(G.Dosi)於1984年在《技術進步與工業轉變》一文中提出的技術規範——技術軌道模式,這一模式認為,根本性創新會帶來某種新的觀念,這種觀念一旦模式化,就形成了技術規範(Technological Paradigm);技術規範如果在較長時間內發揮作用,產生影響,就固化為技術軌道(Technological Trajectories)。一旦形成某種技術軌道,在這條軌道上就會有持續的技術創新湧現。關於政政產學研合作的機製研究,E·H哈艾福等提出了“技術推動(technology-push)的觀點,這種觀點認為,具有較強科技力量的群體在創新上優於那些科技力量較弱的個體單位(企業等);施莫克樂、麥爾斯、馬奎斯等提出了“市場拉動(market-push)的觀點,他們認為,企業能否主動采取聯合的態度。羅森伯格等又提出了“技術推——市場拉”的綜合作用觀點。齋藤優則提出了5N-R(5N—資源,包括科技資源、物質手段、勞機製、原材料及能源等;R—市場需求)。

    三、研究現狀評述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企業文化amp;#183;下旬刊(2014年6期)》,方便以後閱讀企業文化amp;#183;下旬刊(2014年6期)正文 政產學研合作機製的國內外研究評述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企業文化amp;#183;下旬刊(2014年6期)正文 政產學研合作機製的國內外研究評述並對企業文化amp;#183;下旬刊(2014年6期)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