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17章 毫無血性
大唐官員實則談不上什“廉潔”,亂世之中能夠掙紮求活且學識淵博,皆家中富庶,要世家、要寒門,這些人自幼錦衣玉食、奢靡享受,成為官員之後又怎能生活樸素、清廉如水?
似劉洎這般並未使用手中權力為親朋故舊、家中子弟謀求高官顯爵,已然是極其稀少,當得起一句“公正廉明”之讚譽,所以李承乾樂意給他一個體麵。
對於皇帝來說,臣子們貪一些、占一些、利用職權給自己謀求一些利益,這並不算什,隻要不是賣官鬻爵、吃拿卡要,一般都可以忍受。
隻要別破壞規矩。
大唐立國已久,階層已經逐漸穩固,上上下下自有一套明暗持續運轉之規則,無所謂好與壞,隻要是所有人默認之下且予以遵守。
因為皇帝才是這一套規則的最大受益者,誰破壞規則,誰便是奸佞。
若是忽然蹦出一個“剛正不阿”“清廉如水”的異類,沒有人會喜歡。但無論是誰也不能指斥“剛正廉潔”為錯,所以便會將其高高供起,名譽加身、褒獎不斷,以為模範,讓天下人看看這朝堂之上仍有好官……
待到劉洎退去,已至午時,李承乾腹中饑餓,遂安排內侍傳膳。
膳食未至,王德求見。
王德得到召見快步進入禦書房,至禦前躬身施禮:“啟稟陛下,老奴有事啟奏。”
李承乾微微頷首:“可是有何要事?”
王德略微踟躕,道:“非是軍國大事,但也算是要事。”
“哦?說來聽聽。”
“喏!今日辰時,巴陵公主入宮求見皇後,於立政殿交談,為柴令武謀求封國官職……”
仔仔細細將皇後蘇氏、巴陵公主以及晉陽公主之間的談話複述一遍。
末了,補充道:“原本此事無關緊要,但陛下之前叮囑末將,凡有關太尉與晉陽公主之間的接觸務必上報,此番兩人雖未見麵卻書信往來,末將也不知是否合適,遂請陛下定奪。”
不知為何,卻並未提及晉陽公主對巴陵公主提起的要求……
王德身為內侍總管,負有檢查內宮之責,皇宮大內一應風吹草動皆在其監察範圍之內。
李承乾歎口氣,擺擺手:“他們姐夫小姨子的素來親近,朕要防著他們私底下見麵之時做出什見不得人的行徑,卻又豈能徹底切斷他們之間的聯係?往後似此等書信往來,你也不必在意,隻防範兩人私下見麵即可。”
“喏。”
李承乾複又浮現惱怒之色:“柴氏兄弟當真不知進退!朕顧念姑母之情分赦免其謀逆大罪,甚至柴哲威偷偷摸摸跑回長安都故意視如不見、置若罔聞,隻想著若能老老實實,朕也不妨給他們一個體麵。卻不想這兩人不知悔改,居然謀求封國官職,簡直混帳至極!”
罵了一通,抱怨道:“皇後也是個愛管閑事的,巴陵入宮求請直接拒絕便是,何必給出主意?”
不得不說,皇後給巴陵公主出的這個主意的確高明。
晉陽很小的時候便喜歡黏著房俊,姊妹十八、九個,駙馬也有十四、五,唯獨對房俊稱呼為“姐夫”,餘者要不假言辭、冷淡相對,要直呼官職、不屑一顧。
而房俊對待晉陽也堪稱寵溺,隻看多年來不惜花費巨資從華亭鎮將東海的魚蝦海鮮沿著長安、運河運入長安供晉陽享用,便可見一斑。
他這個皇帝都不敢享受此等奢靡,否則必然被禦史彈劾,罵上一句奢靡無度、昏聵無道……
所以隻需晉陽在房俊麵前撒個嬌,無論何等要求,房俊基本都不會拒絕。
而房俊在自己麵前提及給柴令武謀求一個封國官職,自己即便想拒絕也不可能。
與房俊之間的關係很是微妙,以往親密無間的關係出現若有若無的裂痕,雙方都極力予以修補,說話、辦事之時首要考慮對方的感受,以免引起誤會。
所以皇後讓晉陽出麵的這個主意,很是高明,直接擊中他的要害……
不過又起疑惑:“巴陵為何不直接相求房俊?”
以他兩人真正“親密無間”的關係,隻需巴陵開口,房俊怎好意思拒絕?
又何必拐著彎去求皇後?
王德搖頭:“老奴不知。”
他負責監察皇宮大內,但出了皇宮卻兩眼一抹黑,那是“百騎司”的監察範圍,他若僭越,那可是死罪……
“讓人將李君羨叫來!”
但李承乾旋即改口:“將‘百騎司’對譙國公府這兩日的監察匯總取來即可,朕要過目。”
“喏。”
王德轉身匆匆離去。
>>章節報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