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15章 兵臨城下
雖然征途遙遠、途中艱難險阻,但王孝傑卻很是樂觀,喝了口茶水,笑道:“彼輩之所以橫行兩河非是武力有多強大,而是依靠著教義將所有利益相近者組織起來,以‘正宗’討伐‘異端’,失敗者也不會滅亡,而是宣稱皈依教義之後投降依附,大家一起抱團欺淩弱小……更西邊那個拜占庭也不過是一群城市組成的鬆散聯邦而已,崇拜著一個所謂的‘羅馬皇帝’,其製度、戰力連突厥都不如啊,不堪一擊。”
“而我們大唐軍隊則有著森嚴的紀律、崇高的理想、長遠的目的,兵卒們日複一日的辛苦訓練,精良的軍械、甲具,由上至下完美的指揮係統,兼且有火器之威,隻要不輕敵、不冒進,想敗也難。”
“太尉那句話怎說來著?戰術上重視敵人,戰略上藐視敵人,,區區大食,土雞瓦狗耳!”
薛仁貴也笑起來,將目光從輿圖上移開,亦是信心百倍:“這一冬天雖然路途難行,但安西都護府那邊卻也送來不少輜重補充,尤其是藥品與那種新研發的‘火藥包’,足矣支撐咱們長驅直入、直搗敵巢!”
一路上以戰養戰,沒有吃、沒有穿、自有那敵人送上前,可戰鬥之中負傷、水土不服引發病疾卻造成軍隊最大減員,蓋因這些大食人根本沒有所謂的醫療體係,感冒了放血、拉肚子放血、外部創傷抹一點草木灰,然後便聽天由命。
所以唐軍所需藥物根本無從繳獲!
因一個冬天都駐足於木鹿城,後方的碎葉城這才緊趕慢趕追上薛仁貴的腳步,將最為重要的藥物送來。
而“火藥包”更是攻城拔寨之利器,相比於以往單純擺設火藥的威力增強何止一倍?
以大食人的建築水平,沒有任何一堵城牆能在“火藥包”肆虐之下完好無損……
野戰之中,唐軍更是所向無敵。
橫刀、板甲、強弓硬弩,武裝到牙齒的具裝鐵騎衝鋒之時更好似鋼鐵洪流一般滾滾向前、無可阻擋。
而大食軍隊呢?
連馬蹄鐵都湊不齊……
完全不是一個位麵。
王孝傑笑的露出一排大牙:“本以為是一場艱苦卓絕之遠征,這多人也不知活著回去的能有幾個……可現在看來這大食就是一隻紙老虎,看著幅員遼闊、威風凜凜,實則一捅就破!”
薛仁貴大笑:“那咱們就權當做一場長途春遊,跨越大山大河,去大馬士革領略一下異域風景,然後載譽而歸、凱旋回京!”
“傳令下去,全軍做好準備,三日之後開拔!”
“新年第一戰,尼薩城!”
“掘了謝赫的老巢!”
“喏!”
……
幹燥的風不帶一絲水汽由西向東席卷覆蓋整片沙漠,冬天的積雪快速融化,休整了一冬的唐軍一隊隊自木鹿城南門開出,盔明甲亮、軍容鼎盛,氣勢洶洶向著尼薩城撲去。
經過一個冬天的這幅,春風拂過之時,戰火再燃。
重騎殿後、輕騎前出,鐵蹄踩踏泥濘路麵風馳電掣一般滾滾向前,旌旗招展之下直撲尼薩城。
尼薩城中,氣氛緊張,隨處可見兵卒往來奔走、雜亂無章,戰馬從馬廄之中拉出,飲水、喂料,檢查韁繩。
城主府內,謝赫一臉凝重,因為他此時要做一個生死攸關的選擇——是翻越身後的山脈進入波斯高原,還是沿著山脈北麓向西穿越雷翥海南部的低地,繞一個大彎子返回大馬士革。
兩條道路二選其一,與路程長短、路途難易無關,隻在於唐軍會選擇哪一條。
萬一不慎與大唐選中了同一條路就要麵臨被唐軍追著尾巴的困境,以唐軍軍紀之森嚴、素質之優良、行軍之迅捷,謝赫自認麾下這些烏合之眾是無論如何跑不過的,一旦被唐軍追上唯有全軍覆滅。
唐軍的最終目的必然是大馬士革,可鬼知道會選擇哪一條路!
翻越山脈進入波斯高原雖然路途艱難、山嶺縱橫,但畢竟距離大馬士革更近;另外一條路雖然遠了一些,但更好走,速度能更快!
選擇哪一條都有道理……
至於躲避唐軍鋒芒、待唐軍開拔之後偷襲木鹿城收複失地,謝赫卻是連想都沒想過。
他現在根本不在乎木鹿城之歸屬,而是急於返回大馬士革,害怕失蹤的葉齊德活著回去大馬士革之後在哈發麵告自己一狀!
人家到底是父子,葉齊德更是大食國的繼承人,將所有罪責推到他這個臣子身上理所應當……
應該選擇哪一條路呢?
謝赫焦躁抓狂、左思右想,最終仍舊難以決斷。
那不如就交給“先知”吧……
他從口袋掏出一枚金幣,閉著眼睛將金幣高高拋起,心默念:經文一麵朝上則翻越山脈走波斯高原,反之,則走雷翥海南部低地繞遠返回大馬士革……
等聽到金幣落在麵前桌上的聲音,他睜開眼,見到經文一麵朝上。
>>章節報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