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鄭君 本章:《中庸》

    導讀

    《中庸》也是《禮記》中的一篇,一般認為它的作者是孔子的孫子子思。不過,現存的《中庸》版本,已經經過秦代儒者的修改。

    《中庸》同《易經》一樣,都是儒家的理論淵藪。不過《易經》比《中庸》影響大,涵蓋麵廣,而《中庸》是宋以後儒者研讀的重點。儒學,特別是理學中的許多命題、概念都出自《中庸》,許多理學大家持守《中庸》的信條,用《中庸》的方法論思考問題,從中可以看出,《中庸》對中華文明的形成與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

    中庸的核心理念是儒學中的中庸之道,它的主旨並非部分人所理解的中立、平庸,其主要思想在於修身養性。其中包括學習的方式: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也包括儒家做人的規範如“五達道”(君臣也,父子也,夫婦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和“三達德“(智、仁、勇)等。中庸所倡導的修養的最高境界是至誠、至德。

    中庸之道鼓勵人們自覺地進行自我修養、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自我監督,把自己培養成為具有完美人格,達到至善、至誠、至仁、至德、至道、至聖的理想人物,共創“致中和地位焉萬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

    中庸

    第一章(綱領)

    第二章(知人)

    第三章(正心)

    第四章(正心)

    第五章(修身)

    第六章(審問)

    第七章(明道)

    第八章(正心)

    第九章(正心)

    第十章(明道)

    第十一章(正心)

    第十二章(知物)

    第十三章(篤行)

    第十四章(修身)

    第十五章(齊家)

    第十六章(齊家)

    第十七章(知)

    第十八章(齊家)

    第十九章(齊家)

    第二十章(治國)

    第二十一章(知性)

    第二十二章(誠意)

    第二十三章(誠意)

    第二十四章(治國)

    第二十五章(誠意)

    第二十六章(博學)

    第二十七章(修身)

    第二十八章(明道)

    第二十九章(明辨)

    第三十章(知法)

    第三十一章(修身)

    第三十二章(誠意)

    第三十三章(正心)

    中庸

    第一章(綱領)

    【原文】

    命之謂性1,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4,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喜怒哀樂之未發5,謂之中;發而皆中節6,謂之和。中也者,下之大本也7;和也者,下之達道也8。致中和,地位焉,萬物育焉9。

    【注釋】

    1命之謂性:上規定人應該具有仁、義、禮、智、信等美德,這些上所賦予的美德叫做人的本性。

    率:順著,遵循。

    修道之謂教:聖人對道進行修訂、限製,使道不偏不倚,無過也無不及,這就叫做“教”。

    4戒慎:警戒謹慎。

    5未發:沒有發現的時候。

    6中節:合乎自然的道理。

    7大本:最大的根本。

    8達道:下人共同走的路。

    9位:各得其位,指地間萬事和順。

    【譯文】

    所給予的秉賦叫做性,遵循性而行叫做道,修明此道加以推廣叫做教。“道”是片刻都不能離開的,能夠脫離的,就不是命的“道”了。所以君子即使在大家都看不見的地方,也要謹慎警戒,不可疏忽;即使在大家都聽不見的地方,也要恐慌擔憂,不能怠懈。幽暗的地方無論隱藏得多好,始終會被發現;細微的事情無論多渺,終究會顯露出來。所以君子獨自的時候,一定要心謹慎,時時省察自己。歡喜、憤怒、悲傷、快樂是人之常情,當這些感情沒有表現出來的時候是不偏不倚的,這就叫做“中”。當這些感情表現出來的時候,不能太過也不能不及,能夠合乎自然的道理,這就叫做“和”。中是下最大的根本所在;和是古往今來人們所共通貫通的大路。能夠達到“中和”,那地就會各得其所,萬物也就生長發育了。

    第二章(知人)

    【原文】

    仲尼曰:“君子中庸1,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中;人之反中庸也,人而無忌憚也4。”

    【注釋】

    1中庸:不偏不倚,無過無不及,始終堅持正道。

    反:背離。

    時中:指君子在做事時能夠恰到好處。

    4忌:顧忌。憚:畏懼。

    【譯文】

    孔子:“君子做事沒有偏倚,沒有太過也沒有不及,事事都符合中庸之道。人與君子不同,人的所作所為完全背離了中庸。君子按照中庸的道理來行事,所以他的言行恰到好處,符合自然規律;人背離中庸之道,所以人做事沒有顧忌和畏懼。

    第三章(正心)

    【原文】

    子曰:“中庸其至矣乎1!民鮮能久矣。”

    【注釋】

    1中庸其至:指中庸是最高的境界。至,極。

    能:達到。

    【譯文】

    孔子:“中庸,這是至高無上的境界啊!人們很少能達到中庸,這已經有很久了!”

    第四章(正心)

    【原文】

    子曰:“道之不行也1,我知之矣:知者過之,愚者不及也。道之者不明也,我知之矣:賢者過之,不孝者不及之。人莫不飲食也,鮮能知味也。”

    【注釋】

    1道:指中庸之道。行:流行。

    知:同“智”。知者:聰明的人。

    【譯文】

    孔子:“中庸之道不流行,我知道其中緣由了:聰明的人過於聰明,愚笨的人過於愚笨,他們都沒有達到中和的標準。中庸之道不顯明,我知道它的緣由:賢明的人過於賢明,不賢明的人又不夠賢明,他們都沒有達到中和的標準。沒有不吃不喝的人,卻很少有人真正分辨出不同滋味。”

    第六章(審問)

    【原文】

    子曰:“舜其大知也與!舜好問而好察邇言1,隱惡而揚善,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其斯以為舜乎!”

    【注釋】

    1好問:好,音h,喜愛。好問,指喜歡去請教別人。邇(r)言:淺近之言。

    【譯文】

    孔子:“舜帝真可算是一個極其明智的人。他喜歡向別人請教,又善於對那些淺近的語言仔細審察,包容別人的短處而表揚別人的長處,掌握人們認識的過與不及兩個極端,取中庸之道施行於民眾,這就是舜之所以能成為舜的原因吧!”

    第七章(明道)

    【原文】

    子曰:“人皆曰‘予知’,驅而納諸罟擭陷阱之中1,而莫之知辟也。人皆曰‘予知’,擇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注釋】

    1罟:音gu,捕魚鳥用的網。擭,音hu,一種捕獸的機關。

    辟:音,bi,同“避”,避免。

    期:音,ji一整月。

    【譯文】

    孔子:“人人都‘我是聰明的’,然而在利欲的驅使下,他們卻像禽獸落入網罟、木籠、陷阱一樣,不知道逃避。人們都‘我是明智的’,但是選擇了中庸之道,卻一個月的時間都不能夠堅守。”

    第八章(正心)

    【原文】

    子曰:“回之為人也,擇乎中庸,得一善,則著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1。”

    【注釋】

    1拳拳:音qun,忠實地奉行。服,著,放置。膺,音ying,胸中。

    【譯文】

    孔子:“顏回這個人是這樣為人處事的,他選擇了中庸之道,每當得到一條好的道理,就牢記在心中,永不丟失。”

    第九章(正心)

    【原文】

    子曰:“下國家可均也1,爵祿可辭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注釋】

    1均:平治。

    爵祿:官位俸祿。辭:辭掉。

    白刃:利刃,快刀。蹈(d):踩。

    【譯文】

    孔子:“下國家可以平治,官爵俸祿可以辭掉,鋒利的刀刃可以用腳踩,但是中庸之道卻不容易做到。”

    第十章(明道)

    【原文】

    子路問強1。子曰:“南方之強與?北方之強與?抑而強與?寬柔以教,不報無道,南方之強也,君子居之。衽金革4,死而不厭,北方之強也,而強者居之。故君子和而不流5,強哉矯6!中立而不倚,強哉矯!國有道,不變塞焉7,強哉矯!國無道,至死不變,強哉矯!”

    【注釋】

    1子路:孔了的弟子仲由,字子路,好勇。強:剛強。

    教:教誨,教化。

    無道:橫逆無理。

    4衽(rn)金革:枕著武器、盔甲睡覺。衽,臥席。金革,武器和盔甲。

    5流:隨波逐流。

    6矯:強大的樣子。

    7不變塞:不因為貧困而改變自己的主張。塞:不通過,指仕途不順利。

    【譯文】

    子路向孔子詢問怎樣才稱得上堅強。孔子:“你問的是南方的堅強,還是北方的堅強,還是你自己所具有的這種堅強呢?用寬容柔順的辦法來教誨別人,假使別人對自己橫逆無理也不去報複,這是能夠容忍別人南方的剛強。君子奉行這種剛強。枕著武器、盔甲睡覺,遇到戰鬥就奮勇拚搏,即使死了也不悔恨,這是北方的剛強。強健的人奉行這種剛強。所以君子為人處事和順又不隨波逐流,真是強大啊!君子信守中庸,不偏不倚,真是強大啊!國家政治清明時,君子不會因為貧窮困窘或仕途不順而改變自己的主張,真是強大啊!國家政治混亂時,君子至死也不會改變自己的操守,真是強大啊!”

    第十一章(正心)

    【原文】

    子曰:“素隱行怪1,後世有述焉,吾弗為之矣。君子遵道而行,半塗而廢,吾弗能已矣。君子依乎中庸,遁世不見知而不悔4,唯聖者能之。”

    【注釋】

    1素:按照《漢書》當作“索”,尋求之意。行怪:做怪異的事。

    遵:遵循,按照。

    塗:通“途”路。

    4遁世:避世,指隱居。

    【譯文】

    孔子:“有些人探求隱僻的道理,行怪異這事,也許後世對這些人有所稱道,但我不會這樣做。君子應該遵循中庸之道行事,雖然有些人往往半途而廢,但我是永遠不會停止的。君子按照中庸的大道來行事,即使終生避世隱居不被人理解,也不悔恨,這隻有聖人能夠做到。”

    第十二章(知物)

    【原文】

    君子之道,費而隱1。夫婦之愚,可以與知焉;及其至也,雖聖人亦有所不知焉。及其至也,雖聖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婦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雖聖人亦有所不能焉。地之大也,人猶有所憾。故君子語大,下莫能載焉;語,下莫能破焉。《詩》雲4:“鳶飛戾5,魚躍於淵。”言其上下察也。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婦;及其至也,察乎地6。

    【注釋】

    1費:作用非常廣大。隱:隱微,細。古人將事物分為本體和作用兩個方麵,隱指道的本體,費是指作用。

    不肖:指平庸淺陋。

    破:分析、剖析。

    4《詩》:指《詩經·大雅·早麓》篇。

    5鳶(yun):一種鷹,毛褐色,以蛇、鼠、晰蜴等為食。戾(li):顯明、昭著。

    6察:顯明、昭著。

    【譯文】

    君子的中庸之道,功用廣大而本體細微。即使下男女中最愚笨的,也能夠了解中庸之道,但是如果推究中庸之道的最高境界,即使聖人也難以企及。即使下男女中最淺陋平庸的,也能夠按照中庸之道來做一些事情,但是如果要推究中庸之道的最終極限,即使聖人也有不及之處。地如此廣大,人們不對它有所遺憾。所以君子的中庸之道十分廣大,下沒不什能夠承載容納它;所以君子的中庸之道十分細微,下沒有什能夠剖析它。《詩經·大雅·早麓》中:“鷹高飛向藍,魚跳躍進深潭。”這是中庸之道是無所不至的。君子的中庸之道,從最愚笨的男女知道的淺顯道理開始,到它的最高境界,就能昭著地。

    第十三章(篤行)

    【原文】

    子曰:“道不遠人。人之為道而遠人,不可以為道。《詩》雲:‘伐柯伐柯,其則不遠。’1執柯以伐柯,睨而視之,猶以為遠,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

    “忠恕,違道不遠,施諸已而不願,亦勿施於人。”

    “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4;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庸德之行,庸言之謹5,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餘不敢盡;言顧行,行顧言6,君子胡不慥慥爾。”

    【注釋】

    1柯,毛亨注,“斧柄也”。伐柯,砍斧柄。則,鄭玄注,“法也”,樣子。

    睨:音ni,斜眼觀看。

    違:離開,去。

    4“所求乎子”句:責求別人懂得做人子的道理,我卻未能以此侍奉父親。

    5庸德之行,庸言之謹:我隻是實踐平常的道德,謹守平常的言論。庸,作平常解。

    6言顧行,行顧言:話時要想到行動,行動時要顧及話。

    7慥慥:音z,篤厚忠實的樣子。

    【譯文】

    孔子:“中庸之道並不遠離人群,如果人在修道過程中故作玄妙高深,使得道遠離了人,這樣的修道不能稱為中庸。《詩》‘伐木做斧柄啊伐木做斧柄,斧柄的樣式就在眼前’。拿著斧柄來砍伐斧柄,斜起眼睛就看得見樣子還以為遠嗎。因此君子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直到人們痛改前非為止。能做到忠恕,離中庸之道就不遠了。別人施加給自己不願意的事情,也不要施加在別人身上。君子要遵循的道德有四項,我孔丘卻一項也不能做到:我要求做子女的要孝順父母,而自己卻不能做到這一點;我要求做臣下的要忠於國君,而我自己卻不能為國盡忠;我要求做弟弟的要尊敬兄長,而自己卻不能做到這一點;我要求做朋友的要遵守信用,而自己卻未能首先做到這一點。中庸道德的實行,中庸格言的謹記,我做得還有不足之處,不敢不努力勤勉。有做得好的地方,也不敢把話全部盡。言語時要看到行動,行動時也要想到言語。君子怎能不老老實實地言行一致呢!”

    第十四章(修身)

    【原文】

    君子素其位而行1,不願乎其外。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難,行乎患難;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焉。

    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4,正己而不求於人則無怨。上不怨,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5,人行險以僥幸。子曰:“射有似乎君子6,失諸正鵠7,反求諸其身。”

    【注釋】

    1“君子”句:素,在。君子在什樣的地位,做什樣的事。

    “君子無入”句:入,處於。君子不論在什地位,都能夠做到悠然自得。

    陵,欺陵。

    4援:攀援。

    5居易以俟命:居:處。易:平安之處。俟,音si,等待。

    6射有似乎君子:射箭的道理像君子的為人。

    7失諸正鵠:射不到中心。鵠,音gu,指箭靶中心的圓圈。古時畫布稱正,畫在皮上稱鵠。

    【譯文】

    君子處在平常的地位就做應做的事,不要去羨慕本職以外的名利。身處在富貴的地位上,就做在富貴地位上所應做的事;身處在貧賤的地位上,就做在貧賤地位上所做的事;身處在夷狄的地位上,就做在夷狄地位上所應做的事;身處在患難之中,就做處在患難中所應做的事情。如果能如此,君子沒有什地方不能坦然處之的了。

    君子高居上位,不欺淩處於下位的人。君子處在下位,也不去高攀在上位的人。端正自己卻不去苛求別人,這樣便無怨心,上不埋怨,下不責怪人。所以,君子安分守已,等待命賜德,人企圖冒險,存僥幸得利之心。

    孔子:“射箭的道理就好像君子行道。倘若箭頭射在靶心圓圈以外,應該回過頭來責備自己。”

    第十五章(齊家)

    【原文】

    君子之道,辟如行遠必自邇1,辟如登高必自卑。《詩》曰:“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樂且耽;宜爾室家,樂爾妻帑。”子曰:“父母其順矣乎4!”

    【注釋】

    1辟如行遠必自邇:辟,譬如,比如。邇,接近,近處。譬如行遠路必從近地起。

    卑:近處,低處。

    好合,鄭玄注:“誌意合也。”

    4父母其順矣乎:父母一定很安樂了!

    【譯文】

    學習君子之道,譬如遠行;一定要從近處出發;就譬如登高,一定要從低處開始。《詩經》:“與妻子相親相愛,就像彈奏琴瑟一樣,相處和睦,和氣而且情深厚。你建立美好的家庭,使家人幸福無憂。”孔子:“能夠如此,父母大概就能稱心如意了。”

    第十六章(齊家)

    【原文】

    子曰:“鬼神之為德,其盛矣乎1!視之而弗見,聽之而弗聞,體物而不可遺。使下之人,齊明盛服,以承祭祀。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詩》曰:‘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4!’夫微之顯,誠之不可揜如此夫5。”

    【注釋】

    1其盛矣乎:非常盛大的啊!

    體物:生養萬物。

    齊明盛服:齊,音zhi,通“齋”,齋戒。明,潔淨。意思是,鬼神能使下人齋戒沐浴,整齊衣服。

    4“《詩》曰”句:格,來,至。度,揣度,推測。矧,音shn,況。射,厭倦,厭怠不敬。

    5誠之不可揜如此夫:揜,音yn,掩藏,掩蓋。恭敬誠實的不可掩蔽,意至與此。

    【譯文】

    孔子:“鬼神發揮的功德,真是盛在無比啊!看它不見形狀,聽它不聞聲音,然而,萬物無不以鬼神之氣而生長發育。下的人都齋戒沐浴,穿上華麗的服裝,以敬奉祭祀他們。浩浩蕩蕩啊,鬼神仿佛悠閑地漂浮在人群的上空,又好像充溢在人們的身旁。《詩》:‘鬼神的來臨啊,不可揣度啊,何況對他們懈怠不敬啊!’鬼神的行跡本來就是隱匿的,但是其功德卻真實而不可遮蔽,的確如此啊!”

    第十七章(知)

    【原文】

    子曰:“舜其大孝也與!德為聖人,尊為子,富有四海之內。宗廟饗之1,子孫保之。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祿,必得其名,必得其壽。故之生物,必因其材而篤焉4。故栽者培之,傾者覆之5。《詩》曰6:‘嘉樂君子,憲憲令德7。宜民宜人,受祿於。保佑命之,自申之8。’故大德者必受命。”

    【注釋】

    1饗(ing):用酒食祭祀。

    保:保住。

    位:指子之位。祿:指富有四海。名:指臣民稱頌。

    4材:指事物的本質。篤:加厚。

    5栽:栽培。培:培養。覆,推敗。

    6《詩》:指《詩經·大雅·假樂》篇。

    7憲憲:顯著,光明。《詩經》中為“顯顯”。

    8申:重複。

    【譯文】

    孔子:“舜是多孝順啊!講德行他是聖人,講尊貴他是子。他資財顯赫,擁有下的財富。宗廟祭祀他,子孫保住他的基業。所以有了聖人的德行,一定會得到與之相匹配的子之位,一定會得到下的財富,一定會得到老百姓的稱頌,也一定會長命百歲。所以生萬物,必定依照各自材質而誠實對侍。所以,可以栽植的樹木,就細心培養它;將要傾倒的樹木,就趁勢摧敗它。《詩經·大雅·假樂》中:‘快樂的君子啊,他的德行光明顯耀。他能夠和順地待周圍的人,所以能夠接受上所賜予的富祿。上會保佑他做子,生生不息,代代相傳。’所以大德之人必能秉受命。”

    第十八章(齊家)

    【原文】

    子曰:“無憂者,其惟文王乎1!以王季為父,以武王為子,父作之,子述之4,武王纘大王、王季、文王之緒5,壹戎衣而有下6,身不失下之顯為名。尊為子,富有四海之內。宗廟饗之,子孫保之。武王末受命,周公成文武之德7,追王大王、王季8,上祀先公以子之禮9。斯禮也10,達乎諸侯大夫,及士庶人(11)。父為大夫,子為士,葬以大夫,祭以士。父為士,子為大夫,葬以士,祭以士。父為士,子為大夫,葬以士,祭以大夫。期之喪(1),達乎大夫。三年之喪,達乎子。父母之喪,無貴賤,一也。”

    【注釋】

    1文王:指周文王,姓姬名昌,商末周的領袖,武王滅紂後追封他為文王。

    王季:姓姬名季烈,文王之父。武王滅紂後追封他為王季。

    武王:周武王姬發,文王之子,打敗商紂滅商後建立周朝。

    4作:開創。述:繼承。

    5纘(zun):繼承。大王:即太王,本名古公亶父,王季之父。緒:事業。

    6壹戎衣:穿上鎧甲(討伐商紂),意為消滅商朝。

    7周公:周公姬旦,武王之弟,幫助年幼的武王管理朝政。周公平定了內部和外族的叛亂,還大規模地分封諸侯,製作禮樂,建立典章製度。

    8追王(ng):給先輩們追加王號。

    9先公:周在取得下以前的曆代祖先。

    10斯禮:這種禮製。指按死者的爵位進行葬禮,按子孫的爵位進行祭祀的這種禮製。

    (11)及:推及。士:商、西周、春秋時期,級別最低的貴族階層。庶人:西周以後對農業生產者的稱呼。

    (1)期(ji)之喪:守喪一周年。

    【譯文】

    孔子:“沒有憂愁的人,恐怕隻有周文王了!他的父親王季賢明通達,他的兒子武王聖明光耀,父親開創基業,兒子能夠繼承發揚。武王繼承太王、王季、文王的事業,消滅商朝,贏得下。他自己並不因為討伐商紂而失去光明顯耀的忠誠的名聲。他貴為子,擁有下的財富。宗廟祭祀他,兒孫們繼承他的事業。武王接受命成為子,但是沒有完成文王未竟的事業。於是周公繼承先輩的事業,發展文王、武王美德,追封古公為太王、季公為王季,追溯到各位先祖,都用子的禮節來祭祀他們。這種禮製,上至諸侯大夫,下至士人、庶人,都可以使用。父親是大夫,兒子為士,那用大夫的禮節來舉行葬禮,用士的禮節來舉行葬禮,用大夫的禮節進行祭祀;一周年的守喪禮製,一直到大夫都可以使用;服喪三年的喪製,從下一直通行到子,因為無論貴賤,為父母守喪的期限都是一樣的。”

    第十九章(齊家)

    【原文】

    子曰:“武王、周公,其達孝矣乎!夫孝者,善繼人之誌,善述之事者也1。春秋修其祖廟,陳其宗器,設其裳衣,薦其時食。宗廟之禮,所以序昭穆也。序爵4,所以辨貴賤也。序事5,所以辨賢也。旅酬下為上6,所以逮賤也。燕毛,所以序齒也7。踐其位8,行其禮,奏其樂,敬其所尊,愛其所親,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郊社之禮9,所以事上帝也。宗廟之禮,所以祀乎其先也。明乎郊社之禮,禘嚐之義10,治國其如示諸掌乎(11)!”

    【注釋】

    1人:指先人。述:繼承。

    宗器:古代宗廟祭祀時所用的器物。

    序昭穆:宗廟中供奉祖先靈位,始祖居正中,二世、四世、六世祖居於左側,稱昭位;三世、五世、七世祖居於右側,稱穆位,以此類推昭穆相承,以為次序。

    4序爵:按爵位等級排列順序。

    5序事,按具體職務排列順序。事:職務。

    6旅酬:古代祭祀完畢要舉行宴會,來酬謝賓客,賓客也要依次酬答。旅,眾人。酬,給客人敬酒。

    7燕毛:宴會時按毛發的顏色確定次序。燕,同“宴”。序齒:按年齡大來確定次序。

    8踐:登。

    9郊社:都是祭祀的禮節。周代在冬至的時候,在南郊舉行祭的儀式,稱之為“郊”;夏至的時候,在北郊舉行祭地的儀式,稱之為“社”。

    10禘(di):帝王在宗廟中祭祀祖先,五年一次,極為隆重。嚐:每年秋舉行的祭祀,用新穀物進獻祖先。

    (11)示諸掌:在手掌上看某一物件,形容非常清楚明白。

    【譯文】

    孔子:“武王、周公大概是最通達孝順的人吧!孝,就是善於繼承先人的遺誌,善於繼承先人的事業。在春夏秋冬各個季節中都打掃祖廟,陳列出那些祭祀用的器物,擺出祖先遺留下來的衣服,進獻應時的食品。在宗廟進行祭祀的禮節是用來區分左昭右穆的順序的;按爵位來排列順序是用來區分富貴與貧賤;按職務來排列順序是用來區別賢明與不賢明。祭祀完畢舉行宴會,在下位的向在上位的舉杯勸酒,這是為了使地位低的人能夠有機會表現禮儀。大家到私室飲酒,就按頭發黑白來確定坐次的上下,以表示尊敬年長的人。人們站到先王所元寶的位置上,舉行祭祀的禮節,演奏先王製定的音樂,尊敬先王所尊敬的祖先,愛護先王所愛護的臣子百姓。侍奉死去的祖先,就好像他們還活著一樣;侍奉死去的祖先,就好像他們還存在於這個世界上一樣。這就是孝的最高境界。祭祀地的禮節是用來侍奉上帝的。在宗廟進行祭祀,是用來祭祀祖先的。明白祭祀地原禮節、祭祀先祖的意義,那治理國家就如同觀看掌中之物一樣的清楚簡易。”

    第二十章(治國)

    【原文】

    哀公問政1。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則其政舉;其人亡,則其政息。人道敏政,地道敏樹。夫政也者,蒲盧也4。故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仁者,人也,親親為大5;義者,宜也,尊賢為大。親親之殺6,尊賢之等,禮所生也。在下位不獲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7!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親;思事親,不可以不知人8;思知人,不可以不知。”

    【注釋】

    1哀公:魯哀公,姓姬,名蔣,春秋時期魯國國君。

    文武:指周文王、周武王。

    人道:指為政之道。敏:勤勉,或解釋為迅速。地道:指種植之道。

    4蒲盧:即蒲葦,是一種易生長的草本植物。

    5親親:親愛親屬。第一個“親”為動詞,是親愛之意,第二個“親”為名詞,是親屬之意。

    6殺(shi):減少,降低。儒家主張仁愛,提倡親疏有別。

    7在下位不獲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這兩句話,鄭玄和朱熹都認為是衍文,應刪去。

    8知人:知道尊賢愛人。

    【譯文】

    魯哀公向孔子詢問為政的方法。孔子:“周文王周武王的政治措施是最完備的,都寫在古代典籍了。這樣的賢人在世,那政法就能實行。如果推行這些政治措施的文王、武王以及他們的臣民都不存在了,那這些政治措施就要停息了。人的性能可以勉力推行政法,地的性能可以勉力生長草木。這國政猶如蒲葦一般,具備一定的人才才能有成效。所以,為政的根本在於得到賢臣,得到賢臣的關鍵在於君主自身,努力提高個人修養的關鍵在於遵循大道,遵循大道的關鍵在於達到仁愛的標準。仁愛是人的本性,而親愛自己的親屬是最大的仁愛;有仁愛就應該有道義,而尊重賢人是最大的道義。親愛自己的親屬要分清遠近差別,尊重賢人要區分等級差別,這就是禮節產生的原因。反以君子不可以不努力提高自身修養;提高自身修養不可以不敬奉雙親;敬奉雙親不可以不了解人的本性;了解人的本性不可以不了解理。”

    【原文】

    下之達道五1,所以行之者之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婦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下之達道也。知,仁,勇,三者下之達德也,所以行者一也。或生而知之,或學而知之4,或困而知之5,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6,或利而行之,或勉強而行之7,及其成功,一也。子曰:“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8,知恥近乎勇。”知斯三者,則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則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則知所以治下國家矣。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中國人必讀的十部國學經典》,方便以後閱讀中國人必讀的十部國學經典《中庸》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中國人必讀的十部國學經典《中庸》並對中國人必讀的十部國學經典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