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仙芙洛 本章:第二十六章

    楚吉歌對青樓進行的第一項整改就是改名字。青楚館現在有二十四個女侍,名字都是什如蘭如菊之類的俗不可耐的名字,他決定把人分成六個組,每組四個人,分別冠以梅蘭竹菊蓮牡薇的組名。他之所以用花的名字來命名組名,是一位楚吉歌認為,每個女人都是一朵嬌豔的花:梅花代表著有頑強的毅力,豐富的想象力,善於幻想未來,敢想敢做,不怕失敗,有戰勝困難的勇氣和信心,善於交際,好。待人熱情大方,樂於助人,樂觀開朗,善於學習,有刻苦鑽研精神。

    以自古以來人們就把蘭花視為高潔、典雅、愛國和堅貞不渝的象征蘭花象征高尚。蘭花風姿素雅,花容端莊,幽香清遠,曆來作為高尚人格的象征。詩人屈原極愛蘭花,在他不朽之作《離騷》中,多處出現詠蘭的佳句。

    幽蘭生前庭,含薰待清風。

    蘭花被譽為“花中君子”、“王者之香”。對於中國人來,蘭花還有民族上的深沉意義。在中國傳統四君子梅、蘭、竹、菊中,和梅的孤絕、菊的風霜、竹的氣節不同,蘭花象征了一個知識份子的氣質,以及一個民族的內斂風華。因此對於蘭花,中國人可以有著根深蒂固的民族感情與性格認同。蘭花,那飄逸俊芳、綽約多姿的葉片;高潔淡雅、神韻兼備的花朵;純正幽遠、沁人肺腑的香味自古以來受人喜愛。所以,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養蘭、賞蘭、繪蘭、寫蘭,一直是人們陶冶情操、修身養性的重要途徑,被譽為國香、王者香的中國蘭花成了高雅文化的代表。

    幽懸蘭草遇淨土而生不因無人而不芳脫俗矣!

    竹子的象征意義:中國傳統中,竹子象征著生命的彈力、長壽、幸福和精神真理竹,秀逸有神韻,纖細柔美,長青不敗,象征青春永駐,年輕;春(春山)竹子瀟灑挺拔、清麗俊逸,翩翩君子風度;竹子空心,象征謙虛。品格虛心能自持,竹的特質彎而不折,折而不斷,象征柔中有剛的做人原則,淩雲有意、強項風雪、偃而猶起,竹節必露,竹梢拔高,比喻高風亮節;品德高尚不俗,生而有節,視為氣節的象征。唐張九齡詠竹,稱“高節人相重,虛心世所知”(《和黃門盧侍郎詠竹》)。淡泊、清高、正直,中國文人的人格追求。元楊載《題墨竹》:“風味既淡泊,顏色不斌媚。孤生崖穀間,有此淩雲氣。”

    中國傳統中,竹子象征著生命的彈力、長壽、幸福和精神真理,而在日本,竹子則是真實與奉獻的標誌。整個東方各個地區都將竹子用作書寫工具,對於佛教和道教作家、藝術家來,竹子筆直的線條和中空的結構本身就有極其深刻的象征含義。南美土著部落用竹子當刀斧,砍削其他物品,也用竹子製造吹火槍和吹奏聖樂的樂器。有些高大的竹子極受人們崇拜,被奉為生命之樹。在非洲,竹子也具有很神聖的象征地位,因為人閃用竹子來為男性行割禮。

    蘆葦在日本關於伊澤的創世神話中是心靈得到淨化的象征,原因可能在於蘆葦與水有關。日語中“蘆葦草原”一語意指人間世界。凱爾特民族眼中的蘆葦也有淨化心靈的作用,而且人們迷信地認為蘆葦可以降伏女巫。在中美洲,蘆葦是生殖繁衍的象征,而在希臘和羅馬傳統中則是畜牧神潘和音樂的代表(因為潘發明的“排簫”由蘆葦製成)。蘆葦還讓人聯想起耶穌受難圖,因為耶穌殉難時,曾有人用一根蘆葦綁著海綿,蘸上醋,去碰耶穌的嘴。蘆葦同時也代表了施洗禮者聖約翰。

    冬青象征著希望與歡欣。羅馬深冬季節舉行的農神節中,冬青也是人們所持常青植物中的一種,但隻有條頓人在聖誕節期間使用冬青,他們每年1月份喜歡用冬青裝飾房屋。中華民族氣節的象征dd竹子

    到傲霜的菊花,當然要數陶淵明的偏愛,“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悠哉其樂。然而,我想陶淵明所采的那菊,定不是花錢雇用花匠所植,而是普通的野菊罷了;淡泊清華,淩霜自得,自蘊情致而已,自然是現代的賞菊家所不屑於顧的。

    菊花以其品性的素潔高雅、色彩的絢麗繽紛、風骨的堅貞頑強和意趣的豐富多彩而倍受文人親睞。唐詩中有許多詠菊言誌、歌菊抒懷的詩篇,品讀這些濃情四溢、思想飛揚的詩篇,可以使我們對唐代詩人的人格理想和生命情懷有一個真切的了解。下麵挑選一些極具代表性的詩篇分類賞析,以饗讀者。

    (一)、幽人高士之花。菊花,幽獨淡雅,孤高傲世,向來是幽人高士隱逸情懷的象征。孟浩然的《過故人莊》抒寫詩人重陽訪友,崇尚隱逸的情懷。“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開軒麵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前六句寫故舊之交,有約必至,招之即來,平平淡淡,至真至誠;寫村居環境,綠樹幽幽,青山依依,清淡幽靜而別有地;寫主客歡飲,桑麻入話,場圃生情,貌似瑣碎而性情活現。六句詩告訴我們,賓主誌在高山,情在流水,然絕俗,一派純真。最後兩句寫主客相約:重陽佳日,飲酒賞菊,再申心誌,重溫舊情。菊花,是遠離塵俗、孤芳自賞的隱士生活的寫照,也是詩人潔身自好、高標獨步的人格情操的映射。“還來”透露出詩人對這種淡泊寧靜,幽獨雅致的隱士生活的向往。皎然的《尋陸鴻漸不遇》活現友人流連山水,高蹈塵外的瀟灑風采。“移家雖帶郭,野徑入桑麻。近種籬邊菊,秋來未著花。扣門無犬吠,欲去問西家。報道山中去,歸來每日斜。”前四句寫環境。荒郊野外,雜草叢生,桑麻成林;住宅附近,籬笆繞園,秋菊遍地,雖然時至秋日,不見花豔,卻可從這籬邊叢菊看出友人心性高潔,誌趣淡雅。後四句側麵描寫友人的活動,遠離塵囂而流連山水,寄情世外而高標獨步,不以塵事為念,不以俗務為累,瀟灑不羈,疏放不俗,活脫脫一副高人逸士的襟懷風度。全詩寫菊喻人,凸現隱士風采。

    (二)、感時傷懷之花。古人有重陽佳日登高望遠、飲酒賞菊的習俗。詩人曆經戰亂,輾轉漂泊,或思鄉懷人,或悲愁歎老,或傷時憂民,常常借助重陽登高、飲酒賞菊一吐胸中塊壘。岑參的《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由近及遠,推己及人,抒發詩人對國事的憂慮和對戰亂中人民疾苦的關切。“強欲登高去,無人送酒來。遙憐故園菊,應傍戰場開。”一、二句自己身逢戰亂登高無酒的淒情落寞,暗含對時局動蕩,佳節不幸的不平不滿。三四句寫詩人憐花思鄉,憂國憂民。長安故園戰火紛飛,硝煙彌漫,在血雨腥風之下,於斷垣殘壁之間,叢叢菊花寂寞開放,凋零破敗。觸目驚心的秋菊特寫,顯然已經突破了單純的惜花思鄉之情,而寄托著詩人對飽經戰亂憂患的人民的同情,對早日平定安史之亂的渴望。全詩憐憫菊花,感傷時世,離亂苦恨,揪人心痛。杜甫的《九日》也是對花發慨,思親念鄉,憂國憂民。“重陽獨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竹葉於人既無分,菊花從此不須開。殊方日落玄猿哭,舊國霜前白雁來。弟妹蕭條各何在,幹戈衰謝兩相催!”前四句詩人因病戒酒,雖“抱病”登台,卻“無分”飲酒,也無心賞菊,故而發號施令,“菊花從此不須開”,真任性的話語折射出詩人生活的艱難困苦。五六句對比思鄉。漂泊異地是殘陽如血,黑猿哀啼,自己不免淚下沾裳;回想故園是霜秋晚,白雁南來,令人倍感親切。對比之中流露出強烈的思親懷鄉之感。最後兩句以佳節思親作結,遙憐弟妹,哀愁歎老,寄托漂零寥落之感。“幹戈”點明詩人身逢戰亂,流落涯的悲苦處境。全詩悲病歎老,傷時憂國,抒離亂之苦,發憤慨之思。菊花,被染上了一層濃鬱厚重的憂苦愁思,不賞心悅目,卻可以驚心動魄!

    (三)、堅貞高潔之花。菊花,不象牡丹那樣富麗,也沒有蘭花那樣名貴,但是,它傲霜抗寒,堅強不屈,它高潔幽雅,芳香四溢,引動了詩人的情思,激活了詩人的心智,促使他們寫下了一曲曲借菊傳情,托菊言誌的頌歌。元稹的《菊花》抒寫自己的愛菊之情,盛讚菊花的堅貞品格。“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一、二句寫愛菊,愛有多深?情有多濃?住宅周圍,遍植菊花,秋風送爽,菊花燦爛,詩人專心致誌繞籬觀菊,以至於夕陽落山也不知不覺。“遍繞”“日斜”兩個細節活現詩人賞菊入迷,流連忘返的情景。三、四句點明愛菊的原因:百花先謝而菊花後凋,曆盡風霜而堅貞不屈。這是菊的神韻,也是詩人不畏權貴而耿直敢言,曆經貶謫而心誌堅貞的風骨寫照。鄭穀的《菊》則讚頌菊花的高風亮節。“王孫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鬢毛。露濕秋香滿池岸,由來不羨瓦鬆高。”一、二兩句對比不同的人對菊的不同態度,初步點出菊的高潔。那些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公子王孫把菊等同於野生雜草而不屑一顧,一般人們則在九月初九登高望遠,飲菊花酒,佩茱萸囊,還采擷菊花插在鬢發之間,可見人們愛菊成風,對菊是尊敬有加。三、四兩句也是運用對比,更集中、更有力地表現出菊的高潔氣質和高尚品格。先描繪秋早晨的景象:太陽初升,叢叢秀菊,飽含露水,濕潤晶瑩,明豔可愛;縷縷幽香,飄滿池岸,令人心曠神怡,神清氣爽。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花開滿樓》,方便以後閱讀花開滿樓第二十六章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花開滿樓第二十六章並對花開滿樓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