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漯河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檔案管理情況調查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檔案管理(2013年3期) 本章:正文 漯河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檔案管理情況調查

    漯河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檔案管理情況調查

    調查報告

    作者:周納新

    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檔案管理,是保護和搶救非物質文化遺產,繼承和發揚傳統民族民間文化最直接、最有效的重要舉措。漯河是中原文化古城之一,曾經是曆史重鎮、水旱碼頭,經濟繁榮、人口眾多、商賈雲集,各種民間文化源遠流長。近年來,漯河依托豐富的人文資源優勢,不斷加大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整理力度,為非物質文化遺產檔案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1 基本情況

    1.1 種類、數量狀況。經過文化部門普查統計,目前,漯河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檔案共涉及14個門類,3457項,其中語言文字258項,民間文學1432項,民間美術60項,民間音樂302項,民間舞蹈207項,傳統戲曲81項,曲藝43項,傳統手工技藝268項,傳統體育、雜技與競技108項,民間習俗267項,民間信仰29項,民間知識32項,傳統醫藥120項,其他250項,從中篩選出1780項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申報的備選項目。從項目在全市分布的差異性來看,不少項目具有較強的獨立性,並帶有鮮明的個性和地域特色。

    1.2 資源分布狀況。從行政區域的分布數量來看,臨潁縣1007項,舞陽縣1268項,郾城區、源匯區、召陵區以及經濟開發區(以上四區是原郾城縣區劃調整後成立的新區)1182項。目前,漯河市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1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7項,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53項,縣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76項。其中,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是心意六合拳;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分別是心意六合拳、農民畫、雙人旱船舞、沙河船工號子、雙獅舞、合伯寶劍鍛造技藝、中醫正骨療法劉氏正骨。

    1.3 傳承人狀況。非物質文化遺產主要通過人來進行傳承,經過調查發現了一批紮根民間的老藝人,掌握了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信息,對重要項目的傳承人,登記了年齡、職業、家庭住址、聯係方式及健康狀況,並進行了拍照存檔。其中,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3個,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38人。

    1.4 檔案管理狀況。目前,漯河市建立了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下轄5個縣區有4個縣區建立了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初步建立了非物質文化遺產檔案資料。其中,文字檔案資料491.5萬字,照片7849張,錄音、錄像194.3小時,電子檔案93G,收集登記民間作品實物246件。並且編撰了市、縣、鄉三級成果匯編106卷324冊,編製了漯河市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分布圖,為進一步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檔案保護、開發利用、傳承發展奠定了基礎。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檔案管理(2013年3期)》,方便以後閱讀檔案管理(2013年3期)正文 漯河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檔案管理情況調查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檔案管理(2013年3期)正文 漯河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檔案管理情況調查並對檔案管理(2013年3期)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