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武漢地區大學生兼職行為特征調查與分析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當代經濟(2015年2期) 本章:正文 武漢地區大學生兼職行為特征調查與分析

    武漢地區大學生兼職行為特征調查與分析

    教育經濟

    作者:尹春麗 王偉 梁優優

    【摘要】 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完善,以及越來越多的在校大學生開始具備自力更生的獨立意識,大部分大學生擁有各種兼職經曆。目前,兼職現象已經成為了高校中較為普遍的現象。本文以對武漢地區13所本專科高等院校的調查數據為基礎,綜合分析當前大學生兼職現象出現的原因、行為特征以及兼職效用,並對優化大學生兼職市場的途徑提出合理化建議。

    【關鍵詞】 大學生 兼職 行為特征

    一、引言

    2014年8月至9月,本調查小組采用問卷調查法和個案訪談法對武漢市13所本專科高校,包括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武漢科技大學、湖北中醫藥大學、湖北第二師範學院、湖北工業大學商貿學院、長江工商學院、武漢工程大學郵電與信息學院、武漢理工華夏學院、武漢交通職業學院和武漢職業技術學院等做了一次關於“大學生兼職情況”的調查。該調查共發問卷1048份,回收有效問卷1034份,有效回收率為98%。在回收的1034份問卷中,有80.9%的學生(836人)表示做過兼職,並且在做過兼職的836人中,經常做兼職的有13.8%。調查結果說明,絕大部分學生對兼職持支持態度且有過兼職經曆,大學生兼職已成為常態。在調查中我們也發現,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完善,如今的高校大學生進行兼職並不僅僅追求物質收益以減輕經濟負擔,而是有著多種兼職目的。同時,在兼職信息獲取來源、兼職行業與兼職滿意度等行為特征方麵也有許多新的變化。通過對大學生兼職行為特征的分析,深入探求優化大學生兼職市場的途徑,引導兼職大學生們合理兼職、理性兼職,有利於提高兼職利用率。

    二、大學生兼職出發點及行為特征分析

    1、大學生兼職出發點

    本調查小組對武漢地區13所本專科高等院校關於大學生兼職情況的調查,將第七題“選擇兼職的最初目的”(多選)的選擇項設置為“賺取生活費用”、“滿足額外消費”、“積累社會經驗”、“從眾心理”和“廣交朋友”。在結果的分析中我們發現,一半以上(超過65%)的大學生兼職的主要目的是想通過社會實踐積累一些工作經驗,以便提高在求職市場上的競爭力和對工作的適應能力;有接近50%的學生表示自己兼職的最初目的是賺取生活費用;42%的大學生想通過兼職獲取額外消費,而出於交友為目的和從眾心理的兼職行為隻占一小部分。可以看出,就業壓力和經濟壓力可以說是大學生兼職行為的主要出發點。因此,文章接下來將著重通過這兩個方麵對大學生兼職出發點進行分析。

    (1)就業壓力。伴隨著高等學校擴招,昔日“少有的”大學文憑變得普遍起來,每年大學畢業生數量逐年遞增,而社會就業市場所提供的就業崗位增速遠遠達不到應屆畢業生的要求,於是便出現了“就業難”、“史上最難就業年”等現象。另一方麵,一定時期內的經濟規模、經濟結構在很大程度上也會影響到大學生就業。據統計,國民經濟每增長一個百分點便可為社會提供80—100萬個新增就業崗位。由此可見,宏觀經濟因素也是影響畢業生就業的重要因素。當前我國正在調整產業結構,傳統產業比重下降,如鋼鐵產業近年來產能過剩導致企業不得不進行人員精簡,更加減少了應屆畢業生的工作崗位;政治體製改革精簡行政單位結構,實行精簡分流,公務員係統更加難進,在體製性失業增多的情況下,大學生就業更是難上加難,上百甚至上千個大學生同時競爭同一個崗位的現象已數見不鮮。麵對嚴峻的就業形勢,在校大學生們也通過各種途徑提升自身競爭力,兼職就是其中一種比較普遍的方式。通過兼職,大學生可以盡早接觸到社會崗位,積累相應的社會經驗,提高求職時的競爭力。

    (2)經濟壓力。雖然高校學費漲價的趨勢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製,但是隨著我國貧富差距的逐漸拉大,普通家庭尤其是農村家庭培養大學生的經濟壓力將越來越大。除此之外,隨著經濟增長和物價上揚,大學生的生活費用也不斷提高,《新聞晨報》2013年對上海大學生月生活費標準進行調查,調查結果顯示上海大學為1000—1500元,按這個標準算,一學年生均生活費大約在10000—15000元之間。同時,購買電子產品、報考各種考試的花費也是在校大學生的一大支出。總的說來,大學的高等教育支出在家庭收入中的比重不斷增大,在校大學生們出於經濟壓力的考慮加入兼職大軍也是在所難免。

    2、大學生兼職行為特征

    我國市場經濟體製不斷健全,新時期的大學生們也有更強的市場觀念,於是在兼職行為的各方麵比如信息獲取來源、兼職行業以及兼職滿意度等方麵出現了許多新的特點。

    (1)兼職信息獲取來源。在該調查“尋找兼職工作的方式和途徑”一題的調查結果分析中,過半(占比51.8%)的學生表示自己主要是通過熟人介紹尋找兼職,35.6%的學生表示是通過海報、廣告和傳單尋找兼職的。這樣的信息渠道過於單一,存在兩個弊端:一是使得大學生們獲取的兼職信息沒有專業化的導向,隨機性較強。通過海報、傳單找到的兼職往往是發單員、促銷員等等,對提高大學生實踐能力並沒有多大的作用;二是存在一定的風險性。在校大學生在一定程度上來說是我們社會中的弱勢群體,他們很難準確地辨明兼職消息是否可靠和安全。通過調查我們還可以發現,學校及專業的中介機構在介紹兼職的過程中發揮的作用很小,而在調查中學生們普遍表示,希望學校和專業中介機構能夠提供更多專業的消息,引導學生理性兼職。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當代經濟(2015年2期)》,方便以後閱讀當代經濟(2015年2期)正文 武漢地區大學生兼職行為特征調查與分析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當代經濟(2015年2期)正文 武漢地區大學生兼職行為特征調查與分析並對當代經濟(2015年2期)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