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彈射滑躍,殲15的第三條道路?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航空知識(2013年4期) 本章:正文 彈射滑躍,殲15的第三條道路?

    彈射滑躍,殲15的第三條道路?

    藍天百家

    作者:馬世強

    彈射還是滑躍?這是每一個希望擁有航母的國家必須做出的選擇。兩種艦載機起降方式的優缺點顯而易見,那是否存在結合兩者優點的第三條路線?本文作者顯然對這種彈射滑躍起飛十分推崇,但此方式一直沒能得到應用,必有其難以克服的障礙。作者的相關分析恐怕亦有不周全之處,謹刊登此一家之言供有興趣的讀者及專業工作者參考。

    雖然“遼寧”號采用的滑躍式甲板,已能夠使殲15這樣的重型戰鬥機順利從無彈射器的母艦上起飛,但彈射起飛因給航母與艦載機作戰能力帶來的好處,其備受推崇的主流地位似乎仍無法撼動。

    無論是在戰術上還是技術上,彈射起飛都比滑躍起飛優越得多,但彈射器的體積重量太大,且技術複雜。美國“尼米茲”級航母上使用的C-13-1彈射器安裝重量為520餘噸,體積也在600立方米以上。4台彈射器的總安裝重量超過2 000噸,幾乎相當於一艘輕型護衛艦的重量!未來的“福特”級航母采用的電磁彈射器重量不減反增,每台的重量比C-13-1還超出了100多噸。

    滑躍起飛簡單易行,幾乎所有種類的艦載作戰飛機都可以從滑躍甲板上起飛,隻是航母提供的滑跑距離有限,以及受飛機推重比和起飛速度的影響,艦載機的起飛重量受到很大限製,嚴重影響航母作戰威力的發揮。

    因此,彈射起飛與滑躍起飛相結合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滑躍起飛可降低飛機離艦時的安全速度,這意味著可降低彈射器的功率。這就為降低彈射器的重量和體積(使用較小功率的彈射器)創造了條件,也方便了彈射器的安裝和製造維修。彈射器則彌補了飛機滑躍起飛自身推力的不足,可使各種艦載機能以較大的起飛重量從滑躍甲板上離艦,並且還可以克服滑躍甲板海況適應能力差的缺點。

    彈射滑躍起飛的早期嚐試

    事實上西方海軍大國早就對彈射滑躍起飛技術做過嚐試。二戰結束後,美國為了解決當時液壓彈射器功率不足的情況,曾打算將彈射器與略微上翹的甲板相結合。美國還在冷戰期間進行過帶曲率彈射器的研製。“尼米茲”級也曾有一種改進方案,即在彈射器的前方,利用彈射活塞緩衝段設置專供垂直短距起降飛機使用的可升降滑躍甲板,當然,這仍然是彈射滑躍“各幹各的”,並非將彈射和滑躍相結合的模式。不過後來美國在預研CVX下一代航母時,的確曾有過采用彈射滑躍飛行甲板的方案。

    通常的說法是,滑躍起飛是為了提高“鷂”式戰鬥機在航母上的起飛重量而產生的,實際並非如此,英國海軍上校泰勒發現重載的F-4彈射離艦時往往有下沉現象,這讓他想到了一種滑躍式甲板,當時他的發明初衷就是想在彈射軌道末端加裝一個上翹的跳板,以改善艦載機離艦時的下沉現象,而並不是想用滑躍甲板取代彈射器。

    法國在20多年前也進行過前段彈射、後段滑躍的飛機起飛測試,在進行“陣風”艦載機的彈射起飛試驗時,為彌補“福煦”號航母彈射器彈射功率不足的問題,法國人就在該艦的彈射器軌道末端加裝了一塊上翹的小斜板。

    顯然,艦載機的彈射滑躍起飛並非什新概念,西方海軍大國早已經做過相關研究和試驗,但卻由於種種原因並未在現役航母上推廣。不過結合兩種艦載機起降方式的優點畢竟是誘人的,其為航母和艦載機所能帶來的好處到底有哪些?值不值得做進一步的可行性甚至工程研究?下麵將以美俄兩種主力艦載戰鬥機F/A-18和米格-29K為範本,嚐試給出更加具體量化的答案。同時,對於上述兩種中型艦載機起飛方式的探討結果,很大程度上也適用於殲15這樣的重型艦載機。

    當F/A-18滑躍起飛

    滑躍起飛能夠縮短飛機起飛距離的秘密,在於它能夠較大幅度地降低飛機離開甲板的安全速度。作為美國海軍現階段唯一的艦載作戰飛機,F/A-18采用兩台推力7.5噸的F110發動機,在彈射器的幫助下能以22.4噸的最大起飛重量離艦,此時的離艦速度為155節(真實的迎麵氣流速度還應該加上25節的甲板風,也就是180節)。

    該機如采用滑躍起飛,則離艦速度根據起飛重量的不同,有可能降低20%到35%左右。美國海軍曾做過滑躍起飛試驗,F/A-18分別以14 891千克和16 798千克的重量從安裝在陸地機場的滑躍跑道上起飛,分別采用戰鬥推力和中等推力,離艦速度最低可降低到110節,隻是這樣做起飛所需要的滑行距離太長,為282米。

    假如在航母上讓F/A-18起飛,由於已經有了25節甲板風,滑行距離還可以進一步減少,但如果要再增加重量,則滑行距離又會增加到282米以上,因為重量增加意味著推重比下降,這樣就必須把F/A-18的滑跑起點安排在靠近航母4號升降機處,幾乎接近艉部甲板,這對甲板上的飛行作業十分不利。如果是按22.4噸的最大起飛重量計算,則由於起飛推重比急劇下降和氣動升力會隨著速度的降低而呈幾何狀下降,F/A-18就很難飛起來了,因此美國人也就是進行了試驗而巳,並沒有在未來航母上認真考慮純滑躍方案。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航空知識(2013年4期)》,方便以後閱讀航空知識(2013年4期)正文 彈射滑躍,殲15的第三條道路?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航空知識(2013年4期)正文 彈射滑躍,殲15的第三條道路?並對航空知識(2013年4期)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