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新媒體時代下傳統媒體人才需求研究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今傳媒(2014年10期) 本章:正文 新媒體時代下傳統媒體人才需求研究

    新媒體時代下傳統媒體人才需求研究

    傳媒大講壇

    作者:劉宏

    主持人語:在當今媒介融合背景下,傳媒業已呈現出大發展大繁榮態勢。媒介融合引領傳媒轉型,從媒介融合到產業融合,傳統媒體發揮出了重要的作用,媒體融合同時也極大地促進了我國文化產業的蓬勃發展。十八大以來,國家倡導大力發展文化產業,文化產業鏈高效整合,人才匯聚,這無疑將對我國傳媒產業發展起到極大推動作用。受當今媒體環境影響,傳統媒體人才流動轉向新媒體,人才流失較為嚴重。人才作為重要的競爭優勢,對媒體的經營與發展影響重大,培養懂新媒體以及創意傳媒人才將對媒介融合時代傳統媒體的發展至關重要。本期“傳媒大講壇”首邀中國傳媒大學電視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劉宏撰文《新媒體時代下傳統媒體人才需求研究》,文章係統論述了新媒體環境下傳統媒體的用人機製及用人策略,詳細分析了新媒體時代傳統媒體的人才需求狀況,對傳統媒體的人才培養與人才使用具有一定的借鑒價值。《地方黨報新媒體的發展路徑》是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09CGXW004YBX)的階段性研究成果,該文以《杭州日報》為例,梳理了《杭州日報》結合新媒體發展的路徑與成效,並提出“報、網、屏”互動是地方黨報新媒體發展的一條正確道路。本期“傳媒大講壇”欄目選刊的學術成果有望為產業視角下的媒介融合、媒介融合與文化產業價值構建等研究提供理論參考。

    摘 要:本文力圖探討在新媒體環境下傳統媒體的人才戰略的問題及應該做出的調整。新媒體和傳統媒體在人才戰略上有很大的區別,這也是傳統媒體向新媒體轉型過程中屢屢失敗的原因之一。媒體的人才戰略涉及到了媒體的人才標準和用人機製,傳統媒體不能在原有的人才策略上固步自封,而要著眼於媒體的融合,在更深層次上理解互聯網思維,借鑒國外先進的用人機製,做到能夠真正將培養人才和使用人才相結合,吸引人才和輸出人才相結合。

    關鍵詞:新媒體;傳統媒體;人才

    中圖分類號:G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4)10-0004-03

    從全球角度看,傳統媒體向新媒體的轉型都不是很順利,在中國,這一點表現的尤其明顯,因為中國新媒體的發展特別迅速,這直接或者間接地顛覆了舊媒體的發展模式。在這種情況下,傳統媒體是否還能夠堅持原有的人才標準和用人機製?是否要接受互聯網思維和用戶思維?如何把社會責任和市場導向結合起來?這些都是傳統媒體在人才戰略中應該考慮的問題。如果我們把新媒體視為媒體的話,我們會發現新媒體和傳統媒體擁有的人才非常的不同,新媒體人好像自然而然的就服從市場的規律,而傳統媒體的人才似乎天然的就具有一定的政治意識。

    一、傳統媒體急需的三種人才

    最近一些年發生在新聞界的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就是傳統媒體的人才在向新媒體流動,要知道傳統媒體的很多人至今為止仍然是看不起新媒體的,因為看上去新媒體和舊媒體比較,它依然不像是媒體,或者說不是我們傳統意義上的媒體。但是,問題也許正在於此,新媒體為什非要像媒體?你也可以把它叫做新媒介,媒介和媒體的概念似乎正在被打破。在很長一段時間,傳統媒體的許多人一直秉持著一種媒體思維,以媒體自居,以做媒體人為驕傲,在他們眼,新媒體終歸不是媒體,不是正規軍,是散兵遊勇。

    那,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可以來看看傳統媒體對人才的需求產生了什樣的變化,換句話說,它們今天更需要什樣的人才?

    (一)優秀的內容提供者

    人類的信息傳播基本上有三個層次,第一層是事實層,也可以說是告知層,簡單告訴你發生了什。第二層是解釋層,涉及有真相的事實,需要有專門人才來解釋,並且需要說明的是,並非所有人都對真相感興趣。第三層是觀點層,可謂意義層,以評論為主,這個層次的受眾就更少了。這三個層次也對應著新聞報道的三個階段,這三個階段就是信息階段、故事階段和評論階段。

    不客氣地說,新媒體好像已經把傳統媒體逼到了第二個層次,也就是說,新媒體的速度在信息傳播的第一層次上占了優勢。如果我們仔細觀察,就會發現今天我們可以稱之為好內容的東西大部分來自傳統媒體。好的內容還是要靠傳統媒體?雖然新媒體給我們生產了很多好的形式,但是大部分好的內容似乎還是來自於舊媒體。所以,內容為王好像是在這個層麵上探討才有意義。反過來說,傳統的渠道為王的概念如今仿佛歸屬了新媒體。比如說,騰訊靠什贏了對手?現在看,它是靠產品擊敗了門戶網站的勁敵。換句話說,做產品的打敗了做媒體的。這說明什?說明我們可能來到了產品媒介時代,媒介更像產品,而非媒體。這也許是很多人不想看到的,內容好像被形式控製了。更奇怪的是,這個結果並非都是政治使然。看上去是媒介自己改變了。

    今天我們不缺少渠道,我們缺少的是內容,有價值的內容。我們似乎進入了一個渠道過剩的時代,在現實中,我們到處堵車,而在信息高速公路上,我們暢通無阻,麻煩的是我們缺少有份量的內容。如果我們的內容僅僅停留在信息的層麵,甚至於滑落到數據消費的地步,那,我們隻會變成故事消費者。當多渠道遇到了少內容,渠道的豐富多彩有可能襯托出了內容的捉襟見肘。單純的管道加粗和管道數量的增加都會擴大內容的流量。也許正是在這種背景下,內容為王才逐漸讓位於渠道為王。看上去渠道暢通無阻,好的內容變成了稀缺品。從渠道稀缺到內容稀缺,渠道解放讓路於內容解放。

    也許我們還可以按照傳播來把內容劃分出三種形態,第一種是事實傳播,或者更專業的叫事件傳播,隻傳播事實,不帶觀點,強調客觀;第二種是觀點傳播,往往是采訪有觀點的人;第三種是話題傳播,通常是針對人們議論紛紛的事情而進行的一種背景式傳播,經常有粉絲基礎。

    20世紀末中國改革開放以後,媒體出現了一個有意思的現象,就是許多好記者和好文章都出自媒體的經濟部,經濟部成了人才濟濟的地方,這源於中國的重心是從階級鬥爭轉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這種經濟部現象不僅僅出現在人民日報,也顯示在央視。曆史的看,在中國的文化大革命時期,人民日報最火的是國際部,最佳人才仿佛都在國際部,我們不妨稱之為國際部現象。按照這種曆史規律,下一個部門現象又會出現在什地方呢?或者傳統媒體已經變成了單兵作戰的場所?

    我們現在可以設想一種情景,就是當看《新聞聯播》的人遇到了讀《環球時報》的人,這時候會發生一些什?因為這兩個媒體似乎都已經被納入可以影響世界觀的範疇,隻不過前者的觀眾稍微老一點,信息感更強,更多國內存在感。後者的民族主義情緒更強烈一些,觀點性更突出,國際存在感更強。對於隻關注一個信息渠道的受眾來說,他們往往更容易相信這個渠道的信息,排斥其它渠道。這兩個媒介可以說代表了如今中國傳統媒體的某些存在狀態。

    在新媒體的倒逼下,傳統媒體恐怕不得不思考的一個問題是,新聞和評論應該分開嗎?從新聞專業的角度說,觀點和事實應該分開,如同編輯和經營應該分開。但是,無論是在新聞教學上,還是在新聞一線的報道中,我們都不難看到一種微妙的變化,就是新聞評論越來越多的成為了新聞寫作的一個組成部分。這如同是對新聞客觀性的挑戰,但是,如果是從內容產業的角度看,又不難理解,因為新聞畢竟不是由機器人來寫作的。為什機器不能完全代替人來寫新聞?除了就業的考慮,這更像是一個未來學的問題,穀歌開始使用搜索引擎來抓新聞時,看上去取代的是編輯的工作。機器似乎是能替代差的新聞寫作,而不能替換好的。機器可以比人更冷血。但是,人可以做到主動的客觀,機器頂多做到被動的客觀。況且新聞也需要情感寫作。

    在這個問題上,我們可以看看紀錄片的情況,紀錄片為什更容易被西方社會所接受?從形態上說,紀錄片是西方產物,因此,在跨文化傳播中,形式認同恐怕是紀錄片容易被西方主流社會接受的原因之一。除此之外,紀錄片和新聞誰離曆史更近?通常,我們說新聞是明天的曆史,但是,倘若完全用新聞來構成曆史,我們可能會得出兩個結論,一是英雄創造曆史;二是新聞屬於明日黃花,速朽,似乎不足以承擔曆史。紀錄片的資料性好像更符合曆史要求。不過,紀錄片往往不會滿足於記錄曆史,它還要影響當代社會。因此,我們會常常感覺紀錄片比新聞還要真實。

    新聞和紀錄片有哪些區別?前者快,後者慢;前者偏客觀,後者偏主觀;前者短,後者長;前者是開放的片斷,後者是封閉的完整;前者似產品,後者像作品;前者雅俗共賞,後者陽春白雪;前者轉瞬即逝,後者真實再現;前者排斥藝術,後者容易被當成藝術;前者是明日黃花,後者持久。

    從傳統媒體的角度看,我們的新聞采訪水平下降了嗎?至少從電視新聞采訪上看是如此,如今很少能夠看到一個精彩的新聞采訪節目,央視的《焦點訪談》和《新聞調查》節目似乎都已經邊緣化了,新聞采訪有主持人化的趨勢,主持人越來越會說話,已經不是記者采訪了。過去說主持人不會采訪,現在是說新聞成為常態。剩下的采訪亮點好像就是街采了。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今傳媒(2014年10期)》,方便以後閱讀今傳媒(2014年10期)正文 新媒體時代下傳統媒體人才需求研究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今傳媒(2014年10期)正文 新媒體時代下傳統媒體人才需求研究並對今傳媒(2014年10期)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