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妙手生花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博鼇觀察(2015年2期) 本章:正文 妙手生花

    妙手生花

    圖片故事

    作者:念青

    青藏高原,熾烈的陽光炙烤著褐色的山脊,白塔反射出明晃晃的光眩迷了雙眼,好友巴桑捧著一個精美絕倫的“擦擦”(微型脫模泥塑),眼中滿是祝福與關切:“這是我們藏族人的手工藝術珍品,願它伴隨你,給你一直的平安與幸福。”

    越南西貢,我住的酒店門前是喧鬧的夜市,暖烘烘的燈光勾出當地朋友Hongkuang瘦高的輪廓,他遞給我一個紮著羊角辮、手拿蒲扇和鈴鐺的木雕娃娃,用不太流利但卻深情的英語對我說:“別忘了我們的水上木偶劇,別忘了我。願這個報幕娃娃帶給你快樂!”

    青藏高原與越南西貢,一個在中國的西部,一個在越南的南端,看似完全不搭界的兩個地方,卻被一條河流所連接,分別至於其首尾。紮曲河從發源地青海玉樹流到西藏昌都,與一條叫昂曲的河流匯合成為瀾滄江,一路向南,經雲南出境變成湄公河,再流過一大片美麗的東南亞國家,在越南西貢結束她4880公的行程,投入大海的懷抱。

    湄公河全長約2800公,這一路串起了緬甸、泰國、柬埔寨、老撾、越南5個國家,數個民族與地區的文化,隨著河流,浸潤它所流過的地方。對手工藝術癡迷的我,懷揣著來自青藏高原的祝福和關切,沿著這條河流,在10年的時間,從源頭一直走到入海口,一路尋覓著那些用時間和雙手創造出的珍寶。就個體而言,它們或許隻反映了匠人自身的技藝、審美和傳承,但作為整體,它們承載了區域性的曆史、文化、藝術、民俗的發展與變遷。

    緬甸漆器與木偶

    在湄公河流域,緬甸是與中國接壤麵積最大的國家,明代以來,大量翡翠通過緬甸的曼德勒地區進入中國的雲南,這條翡翠之路帶來了中國人喜愛的寶石,而早在一千多年前,中國的漆器工藝就已經由此傳入緬甸,並成為他們傳世的傲人技藝。

    我的書架上,放著一隻前年在緬甸蒲甘帶回的大象漆器,木胎黑底,竹篾和銅絲隻在四足和背部拚繞出簡潔的花紋,背上有蓋子,揭開,它的肚子可以裝東西。還有一套杯子,薄薄的竹篾胎,很軟但不漏水、不燙手,黑底上蟻足般纖細的筆觸繪滿黃色的花紋裝飾。從裝飾效果來看,這兩個作品是緬甸漆器一簡一繁的代表,但從製作工序上說,它們複雜程度相當。首先都要用竹篾、皮、紙或者木頭做好胎,然後經過四五次的上漆與打磨,再在上麵繪製或者拚貼圖案,每一個都要耗時數日甚至數月才能完成。

    在蒲甘,製作漆器的作坊不在少數,人們花費大量的時間在製作和研發漆器,杯碗瓢盤瓶盒缽,黑紅黃蘭青橙彩……轉了幾家最大的前店後廠漆器店,我發現,幾乎所有的漆器都是生活用具,純裝飾性的藝術品很少,這也許就是漆器成為緬甸人最喜愛的物件的原因:它既是生活用具,又是工藝品和禮品,價格還很親民。

    在曼德勒,朋友極力推薦我去看木偶劇,小型的50人劇場,現場樂隊用傳統樂器奮力演奏,舞台上的人咿咿呀呀地說著唱著,手中操縱的提線木偶跟活的一樣,在半截背景幕布前歡笑哭鬧,打鬥舞蹈。40分鍾的表演結束,觀眾全體起立長久鼓掌致敬,這木偶,能被做得活靈活現,演得生龍活虎,讓人稱奇。

    看完表演後大家都會忍不住帶走一個木偶。它們大都是緬甸傳統曆史和神話故事的人物,有神將、有國王、有胖妞、有和尚,進劇場就看見它們了,眉眼是繪出來的,衣服上釘滿珠繡和亮片,呆呆地掛在牆上。表演時,它們就都活了,而且還充滿了各自的性格。最簡單的有5根提線,能動四肢和腦袋;複雜的有數十根提線,除了四肢和腦袋外,還能動眼睛、下巴、帽子,甚至手指!

    老撾花紙與織錦

    從雲南磨憨口岸出境,與其接壤的是老撾北部城市琅勃拉邦,這是個寺廟林立的旅遊小鎮,除了魅力無窮的寺廟建築、溫和友善的當地居民,還有一個最大的吸引——鋪天蓋地的傳統手工藝品!

    木雕佛手,珠繡掛毯,手縫布藝,絲織圍巾,紙糊燈籠……其中最讓我喜愛的是老撾的造紙和織錦。這兩樣手工技藝據載都是中國傳來,但是它們的創造性融入了當地文化,使之成為自己值得驕傲的特產。

    手工紙原料是熱帶地區常見的“埋沙”樹(即構皮樹)樹皮,經過浸泡、蒸煮、搗漿、抄紙、曬紙等過程製作而成,這些工序與我們國內至今保留的手工紙製作程序無異。我們的古法造紙大多用於書寫、繪畫、包裝,但是老撾人民卻將紙的裝飾功能進行了開發。他們采來熱帶地區常年盛開的各種鮮花,摘下鮮豔的大花瓣,隨意鋪灑在抄好的紙漿中,有的搭配一些葉子或者整朵的小花,待曬幹之後便成了花紙,這種花紙紙漿厚、韌性好,潔白度高、透光性強。老撾人民將它用作商品包裝、燈罩、窗簾、筆記本、各種紙藝的製作。當陽光透過,花瓣與花葉的美麗顏色和輪廓顯現出來,柔軟芬芳潔白美麗的感覺立即充溢了心間。

    初識老撾的織錦,是在首都萬象我下榻賓館的精品店,門邊掛了一塊暗紅色寬約50公分、長約3米的織錦,上麵是各種場景中的很多人物,記錄的是一個老撾族人抵禦內憂外患的傳說故事,請注意:它不是畫的或者繡的,而是織出來的!紡織要依靠織機的規律運動來成就,規律的幾何形圖案和色塊是比較容易實現的,但是不規律的圖案則需要費盡心思與時間去構想與操作,更何況,這是一幅數百個人物、動物、器物、場景組合而成的大型傳記故事圖案!想想那無數個裝著不同顏色線軸的梭子,要在絲毫無誤的地方穿插到底線中,以一天一兩個厘米的進度來織就這一幅畫作的過程,我的額頭就滲出汗來。隻是那價格,當時的我是負擔不起的。

    後來走訪一個紡織村,價格要合理得多,於是我歡天喜地地買下了4條棉麻圍巾、6塊大棉麻方巾和兩塊圖案漂亮顏色厚重的小型織錦。

    柬埔寨砂岩石雕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博鼇觀察(2015年2期)》,方便以後閱讀博鼇觀察(2015年2期)正文 妙手生花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博鼇觀察(2015年2期)正文 妙手生花並對博鼇觀察(2015年2期)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