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父親是新中國第一代建築工人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北京紀事(2015年4期) 本章:正文 父親是新中國第一代建築工人

    父親是新中國第一代建築工人

    人在京城

    作者:紀嵐

    父親的家有三本相冊,那是他積攢了幾十年的影像資料。每一幀老相片都有內容豐富的一段人生故事,父親的青春歲月蟄伏在那些老照片。有一張攝於48年前的老照片,麵的人物我大都認識,第二排右起第一個便是我的父親,其他人都是我的叔叔阿姨,也是父親的建築工人朋友。我對那些照片很感興趣,尤其在父親晚年的時候。看著它,父親的許多往事就像電影一樣,一幕幕地在我的眼前浮動。

    50年代初,從河北老家來到京城挑磚

    父親很愛聊天,但他的故事總是斷斷續續,不長就斷了頭,但跟我講了幾十年。上世紀50年代初,新中國剛剛建立,首都北京的各項事業百廢待興,城市建設一下子擺到議事日程上,急需大批的建築工人。1952年春天,父親的故鄉河北永定河畔一個古老的村莊,被一場洪水洗劫後,父親跟著幾個老鄉來到京城,參加到北京的建築大軍中,在第三建築工程公司當了一名挑磚工。第二年,隻有父親一個人扛著鋪蓋卷腰係一根麻繩又回來了。那是一段激情燃燒的歲月,在建設新中國新北京之初的歲月,每一個勞動者都以當家作主的自豪感,投入到每一天繁重的勞動中。那時候父親吃在工地住在工地,工地既是家也是他的生活信念,工友們也是朋友,在工地他懷揣著夢想。後來我在電視台介紹老北京的故事看到,那時建築工地上雖然是一派繁忙的景象,卻都是人背肩扛,一天的勞動強度可想而知。父親說:“我們當時就是這樣工作的。”他年輕時隻有1.57米的身高,父親就是以這樣的身體條件參加到了北京的十大建築工程建設的。已經有一些生活經曆的我問父親累嗎?他說:“那會兒年輕,不覺得累。那時候有150斤一副的擔子,也有200斤一副的擔子。人家大個兒挑200斤,我不服輸也挑200斤的。”兩年後父親加入了共青團,三年多以後他又加入黨組織,成為一名光榮的共產黨員。

    父親年輕時給我留下的印象,幹起事來總是風風火火閑不住,他走路的頻率很快,總怕落在別人後麵似的。他告訴我:“這些人後來也都學習了技術。我學的是機工,開吊機。幾十米高的塔吊我噌噌幾分鍾就爬上去了。和你媽談戀愛時,她離著工地還有好幾地,我在塔吊上就看見她了。”我記得很多年前,看過一部反映建築工人生活的電影《青年魯班》。麵講述的是青年工人李三輩,刻苦學習文化知識,並把它們運用到生產實踐中去。針對當時工人普遍知識水平比較低的現實,他研究出“放大樣”的技術。大大提高了施工速度和工藝水平,在建設北京十大重點工程中發揮了很大作用。據說李三輩的生活原型,就來自優秀建築工人的代表李瑞環、張百發等一批工人的生活經曆。李瑞環後來成為黨和國家領導人,張百發也當了北京市的領導,他們都是從北京第三建築工程公司走出去的,也是我內心十分敬佩的老一代建築工人。

    這以後北京的城市建設以日新月異的速度向前發展著。建築工人四海為家。父親和他的建築工人朋友們轉戰於京城各地的建築工地。1955年他們機械隊五六十人,開赴參加門頭溝三家店磨石口攔河閘工程,地點在永定河上遊。當時建築工人的工作環境是比較艱苦的,都是露天作業。當時正是寒冬臘月,山區的夜能達到零下20攝氏度。工程又很緊,一個月必須完工。父親說:“我們的腳下淌著水,每天挖掘隧道。冰天雪地,風吹得像小刀子似的。我們工人有時為了保證質量都光著手操作水泥灌漿機趕進度,很多人手上都裂著小血口子,工作起來根本顧不上,等一閑下來鑽心地疼。每頓飯都是食堂給送飯,大家輪流著吃飯,輪到我們吃飯時,饅頭都凍得帶著冰碴。工棚在四野荒郊上,周圍幾地都沒有人家。我們吃住都在工地,憑著簡單的機械艱苦的勞動提前完成了任務。”1961年冬天,他們又參加了頤和園北邊黑莊戶102重點工程建設。當時我們家住海澱區的五道口,父親每天早晨天不亮騎車上班,一路上坡,要一個多小時。每天下班一路下坡,雖然快些,可一路上黑燈瞎火。有時趕上工期緊,黨組織經常號召黨員團員帶頭加班加點,晚上八九點鍾下班是家常便飯。建築工人的辛苦受到黨和軍隊領導的關心,中國人民解放軍粟裕大將和軍隊的領導同誌親自到工地看望建築工人,給他們作形勢報告,使每一個建設者備受感動,高質量高速度地完成了工程。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北京紀事(2015年4期)》,方便以後閱讀北京紀事(2015年4期)正文 父親是新中國第一代建築工人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北京紀事(2015年4期)正文 父親是新中國第一代建築工人並對北京紀事(2015年4期)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