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歐洲之父”查理曼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世界知識(2014年5期) 本章:正文 “歐洲之父”查理曼

    “歐洲之父”查理曼

    泛讀地帶

    作者:董玉潔

    近日,在進行了26年研究之後,瑞士蘇黎世大學解剖學教授弗蘭克·呂厄宣布:1988年在德國亞琛大教堂發現的94塊千年遺骨被確定為查理大帝本人。此消息一出,西方輿論沸騰。就算是在遙遠的東方,但凡有點世界曆史常識的人對查理大帝都不會陌生,作為與凱撒、亞曆山大齊名的歐洲古代君主,查理大帝通過武力征服、捍衛基督教與羅馬文化而奠定了歐洲中世紀發展的走向,並一直影響到近現代曆史,成為名副其實的“歐洲之父”。

    一統歐洲

    查理大帝的功績首先在於他在西羅馬帝國滅亡後再次實現了歐洲一統。

    羅馬帝國鼎盛時期,歐洲幾乎是羅馬的一統天下。羅馬末期,自公元4世紀開始,散居帝國境外的以日耳曼人為主的“蠻族”部落大舉移居境內,並建立了許多王國。在這個過程中,日耳曼部族的法蘭克人漸漸強大起來,並在首領克洛維的帶領下建立了獨立的法蘭克墨洛溫王朝。查理的祖父是歐洲曆史上大名鼎鼎的“宮相”查理·馬特,他通過著名的軍事改革在普瓦提埃戰役中重創侵入王國的阿拉伯人,把阿拉伯帝國向西歐擴張的勢力推回到比利牛斯山以南,使歐洲基督教文明免遭滅頂之災。此後,查理的父親“矮子”丕平與教皇結盟,廢黜墨洛溫王朝的國王,自己登上國王寶座,開創了加洛林王朝。

    查理於公元768年登基,在他近半個世紀的帝王生涯中,共經曆了40餘場戰爭。他主要通過四項武功,即滅掉倫巴第王國、抵抗阿拉伯人入侵、對薩克森戰爭、征服阿瓦爾人,建立了強大的“查理曼帝國”(“曼”為“大帝”之意)。這其中,尤以對北方的薩克森人的戰爭最為慘烈,從772年開始,斷斷續續持續到804年,有多達四分之一的薩克森人被殺。由於薩克森人是異教徒,與教皇結盟的查理堅持要讓他所統治的薩克森人改信基督教,拒絕接受洗禮和後來又改信異教的人均被判處死刑。通過這一戰爭,帝國邊境隨之擴展到易北河一帶。

    為了確保南部邊疆安全,778年,查理第一次派兵越過比利牛斯山,進攻盤踞在伊比利亞半島的阿拉伯人,但旋即失敗,隻得撤回。查理的侄子羅蘭伯爵率部負責後衛,受到土著巴斯克人襲擊,全部陣亡。這一事件經過渲染,成為中古法國文學精品《羅蘭之歌》的題材。此後,查理多次用兵於伊比利亞半島,占領了比利牛斯山以南、埃布羅河以北的土地,還把阿拉伯人的勢力趕出了地中海西部的科西嘉島、撒丁島及巴利亞克群島。

    通過曠日持久的征服戰爭,查理大帝成功地使西歐大部分地區都歸於他的統一領導之下,他的帝國實際上達到包括今日的大部分法國、德國、瑞士、奧地利和荷蘭,以及意大利部分地區和許多邊界區域。自從羅馬帝國衰亡以來,歐洲還沒有這廣闊的領土被一個國家控製過。

    公元800年的聖誕節,查理在羅馬城的聖彼得大教堂禱告時,教皇利奧三世出其不意地把一頂皇冠戴在他的頭上,並宣布其為“羅馬人的皇帝”,查理曼由此成為歐洲統一的新象征。

    對古典文化與基督教文化的傳承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世界知識(2014年5期)》,方便以後閱讀世界知識(2014年5期)正文 “歐洲之父”查理曼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世界知識(2014年5期)正文 “歐洲之父”查理曼並對世界知識(2014年5期)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