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劄記:地圖上的王村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陽光(2012年12期) 本章:正文 劄記:地圖上的王村

    劄記:地圖上的王村

    中國作家看澄合

    作者:寧小齡

    一

    鼠標在地圖上遊弋,在陝西的東南角,看到了大荔、韓城、澄城、合陽等熟悉或陌生的地名,但始終沒有搜到“澄合”,也不知究竟在什方位。從北京飛到西安,再從西安坐車到澄城,一路上都是典型的黃土高原的地貌。我們一行中,從沒有見過黃土高原的朋友,連連咂舌並不斷拍照。言談中,從當地朋友才得知:“澄合”不是一個地名,它是澄城與合陽的合稱。

    哦,孤陋寡聞。

    但是,韓城我是非常耳熟的,不是一般的耳熟,很早就知道它與山西僅一河之隔。我在山西老家運城地區稷山縣當了四年的知青,當年老鄉們會經常說起附近的韓城。後來上大學,才知韓城竟然是司馬遷的故鄉,可惜當年我竟從未去過,也無從知曉。

    回到北京,給年邁的父親打電話,說到澄城合陽韓城之行,老父親很興奮,他有幾十年沒回過山西老家了。電話中,他告訴我,在韓城他讀過半年類似於現在的職業中學,在一個村。他說出了那個村子的名字,可惜我記不住。也許,在去司馬遷故居的路上,在登臨司馬遷故居的高處眺望時,就經過或看到過我父親當年讀書的那個村莊……

    二

    天然地對陝西與山西有好感,從內心,包括他們的口音,包括那些耕作曬得黝黑的臉龐,包括那些現在可以坦然端上桌的樸實的麵食。

    當知青時我學會了做飯,典型的農家灶台,風箱,大鍋,燒煤。經常在田間在公路上看見飛奔的解放牌汽車,上麵裝載著烏黑的煤,不知來自何處,也不知運往何地。在澄城的深夜,恍然間,我仿佛又回到了當年,用那種很羨慕的目光望著那些南來北往的“解放”。在上個世紀70年代中期,汽車與開汽車的都與我們固守土地的人截然不同,他們見多識廣,牛氣衝天,而我與那些農民封閉在狹小的地域。抬頭望天,很小,低頭看地,逼仄。

    那時,我不知道在中國偌大地圖上還有澄合二城。

    三

    現在,來到黃土高原的皺褶深處,來到聲名顯赫的陝西陝煤澄合礦業有限公司,來到了公司最大的兩個礦井——王村斜井與王村。以前,隻是聽到過神華、開灤、山西、西山、大同等如雷貫耳的大國企,孤陋寡聞,對中小型煤礦企業竟是一片空白。在電視見到過那些頻頻曝光的私挖亂采的小煤窯,也看到過不少關於小煤窯的負麵報道,印象中那些在“八百米深處”討生活的煤礦工人每天都命懸一線,麵對險境。還有,這兩年中國經濟不景氣,全球經濟大衰退,煤礦企業風光不再,那,這兩個陌生的礦井會是一個什樣的情景?

    這是我平生第一次走進煤礦,零距離。

    四

    記不住那些眾多的數據,我對數字十分遲鈍——對於王村斜井與王村,我無法用數字說話,貯存在大腦記憶深處的是那些最樸素最直接最感性的體驗與種種的細節。

    在中國地圖上如果一“百度”,可能有眾多的地方叫王村,很典型的中國鄉村地名。當地人把王村煤礦斜井簡稱為“王斜”,把王村煤礦簡稱為“王村”,初來乍到,說不順嘴,聽不順耳,心覺得土,而且土得有一股子黃土高原味兒。

    入住賓館,看到的是打印精美內容詳盡的相關資料——走了很多地方,參加了很多活動,但是澄合礦區的接待工作是最周全、細致與縝密的:“接待指南”是彩印,有“全國作家看澄合活動”的嘉賓名冊,其中“溫馨提示”有當地三天內的天氣預報與接待方的姓名與聯係方式;有三天的議程安排內容的細節,時間地點一應俱全。

    到鐵路運輸分公司去,依然有一份非常詳盡的獨家“接待指南”,所有的活動安排得井然有序。讓人意想不到的是他們還有陳列室,各種代表鐵路發展曆史的老物件呈現於此,撫今追昔,在我們溫熱的目光之下,此刻它們似乎恢複了心律與呼吸……

    五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陽光(2012年12期)》,方便以後閱讀陽光(2012年12期)正文 劄記:地圖上的王村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陽光(2012年12期)正文 劄記:地圖上的王村並對陽光(2012年12期)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