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工科背景下複合型會計信息化人才培養模式探究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商業會計(2014年20期) 本章:正文 工科背景下複合型會計信息化人才培養模式探究

    工科背景下複合型會計信息化人才培養模式探究

    財會教育

    作者:嶽中心 張超

    摘要:一些工科院校在培養複合型、應用型會計信息化人才方麵創新出了新的模式,該模式具有專業新穎性、學科複合性和交叉性等特點,但也存在不足。本文在多年的軟件工程(會計學)教學經驗的基礎上,總結出了軟件工程(會計學)人才培養的特點和存在的問題,並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以期更加完善具有會計學背景的複合型、應用型軟件工程人才培養體係。

    關鍵詞:軟件工程(會計學) 複合型 會計信息化 人才培養

    一、引言

    會計電算化、會計信息化、雲會計等概念或名稱的出現適應了信息化發展的需求,已被普遍接受和認可。在管理學科下,目前設置有會計學(會計信息化)、審計學(審計電算化)等專業。與此同時,在大連交通大學、江西理工大學等院校明確設有軟件工程(會計學方向),該專業方向在質疑聲中走過多年,在培養複合型、應用型會計信息化人才的道路上創新出了一種新的模式。

    二、“軟件工程+會計學”人才培養的特點及隱含的問題

    “軟件工程+會計學”在實際教學中可趨向於兩個方向的培養,即具有軟件背景的會計學方向和具有會計學背景的軟件工程方向,無論學生選擇哪個方向,其人才培養都具備一些特點和不足。

    (一)專業的新穎性

    相比授予管理學位的會計學(會計信息化)專業而言,軟件工程(會計學)是在工科背景下探尋出的一種培養會計信息化人才的創新模式,是將軟件工程技術賦予會計行業背景,使其具有了專業生命力,符合時代的要求。可以說,軟件工程+背景方向培養模式的新穎性決定了該專業在目前環境下還存在著諸多問題和不足,如在目前環境下還未得到社會的普遍認可,主要表現為高考報考時的“無目的填報”和就業、考研時“尷尬專業定位”。目前,軟件工程(會計學)主要是授予工學學位,被認為是計算機類專業,因此報考公務員、銀行、事業單位時不能填報會計崗位。但是,我們要堅信背景方向的複合培養模式具有時代先進性,適應了當前和未來信息化發展的趨勢,將迎來更大的機遇。

    (二)學科複合性和交叉性

    軟件工程(會計學)橫跨工科和管理學科,是將計算機技術與會計學知識相結合的交叉性學科,融合了軟件工程、計算機程序語言、財務會計、企業管理、法律、經濟等多學科知識。早在2009年,財政部就提出了要打造一支熟悉國際規則、掌握企業管理、信息技術和會計業務的複合型會計信息化人才隊伍的要求,而軟件工程(會計學)的複合性完全符合了這個要求。

    但目前在實踐教學中,軟件工程和會計學複合性及交叉性實際操作難度較大,主要表現為:(1)受學分限製,複合型課程數目和學時數有限,難以深入學習;(2)計算機課程和會計學課程往往是完全獨立的體係,日常教學中易呈現“兩張皮、無交叉”;(3)既懂計算機又懂會計的教師隊伍薄弱;(4)目前大多數學生隻是單純地學完計算機和會計類課程,沒有主動將兩者有效進行結合的意識;(5)社會對會計信息化人才的高端有效需求還比較弱,大多數隻是停留在會計軟件的應用操作上。

    (三)專業課程的難度性

    1.課程設置的難度性。軟件工程(會計學)專業課程設置主要包括計算機類課程、會計類課程和交叉類課程,其設置難度係數較高,主要表現為:(1)軟件工程(會計學)專業的學分相對於其他專業較多,具體表現為課程多且很多都是高學分的課程;(2)目前在高校沒有統一的課程設置標準;(3)課程設置偏重於計算機類還是會計類沒有準確的定位,各分一半顯然效果不佳,但過分偏重一方,另一方則會較弱,以致無專業深度;(4)軟件工程專業偏重於實踐應用環節,往往大四一年是在外實習,從而使在校學習的時間大大減少,課程設置難度大大提升,很多課程更處於很難取舍的狀態。

    2.課程學習的難度性。從學生的角度看,學好跨學科專業難度較大,特別是這種橫跨工學和管理學兩個大學科門類的專業,這是因為:(1)學習該專業的學生中有一部分為文科生,學習離散數學、C語言、Java語言等相關計算機課程難度較大,有的無興趣,勉強通過考試而已;(2)軟件工程(會計學)專業課程較多,很多是高學分,這也無疑加大了學生學習的難度,在一個學期內要吸收和消化平均十幾門課程知識,難度較大。

    3.學習思維的跨度性。計算機相關課程知識多屬於顯性知識,且結構化特征顯著,而會計管理類知識多屬於隱性知識,很多是需要經驗的體會,兩者之間的差異顯著,勢必會造成初學者無法適度地轉化學科意識,從而增加學習的難度。

    (四)課程學習的基礎性

    大學四年的課程中涉及計算機類和會計類的核心課程,課程量大,學分高,難度較大,但是並不是“難不可攀”。因為開設的是專業核心課和基礎課,對基礎知識的考核要求較高,考核難度性較大和專業深度較高的學科知識占較少比例,因此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完全可以順利通過考核和很好地掌握基礎性知識。而且,未來的工作所需要的學科知識正是建立在這些基礎課程之上,更深度的知識需要在實踐工作中不斷地學習和摸索。

    (五)課程學習易出現“尷尬現象”

    軟件工程(會計學)目標是培養出既懂計算機又懂會計的複合型人才,最佳效果是培養出“強計算機、強會計”的人才,但沒有學科思維跨度和因興趣偏向,易造成“強會計、弱計算機”和“強計算機、弱會計”,最差效果是“弱會計、弱計算機”。因此,在學習中切忌隻關注某一個方麵,或眼高手低不注重基礎知識的學習,更應該在課餘時間自我充電,注重專業的深度,防止這種“尷尬現象”的產生。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商業會計(2014年20期)》,方便以後閱讀商業會計(2014年20期)正文 工科背景下複合型會計信息化人才培養模式探究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商業會計(2014年20期)正文 工科背景下複合型會計信息化人才培養模式探究並對商業會計(2014年20期)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