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微曆史:科舉舊聞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讀書文摘(2014年2期) 本章:正文 微曆史:科舉舊聞

    微曆史:科舉舊聞

    文化·風風雨雨的故事

    作者:趙家三郎

    宋真宗趙有詩雲道:“書中自有千鍾粟;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車馬多如簇。”趙官家告訴天下學子,讀書考取功名乃人生最佳出路。宋代采用“強幹弱枝、重文輕武”製度,文化異常發達。唐朝時,科舉考試不被重視,宋朝時定為士人出頭的必由之路。十年寒窗苦,富貴險中求,為了能夠飛黃騰達,莘莘學子含辛茹苦,考場上,幾人歡喜幾人憂。

    趙匡胤篡權奪位建立北宋後,采取“興文教,抑武事”,即重文輕武製度。趙曾說:“五代方鎮殘虐,民受其禍。朕令選儒臣幹事者百餘,分治大藩,縱皆貪濁,亦未及武臣一人也。”意思是說,自從五代以來,地方割據軍閥打來打去,人民被禍害慘了。今天采取重文輕武製度,選儒臣若幹人治理天下,即便他們貪汙受賄,危害也不及一個武臣作亂。重文輕武製度一直延續兩宋三百一十九年。宋代教育事業十分發達,“學校之設遍天下,而海內文治彬彬”。到北宋仁宗朝,全國各個機關單位大領導全是文士,包括軍隊。這就導致全國“抱籍綴辭”的社會文化風氣。

    趙匡胤一次主持考試,出現了個難題。考生王嗣宗與陳識齊在禦前爭狀元,爭得臉紅脖子粗的,各不相讓。趙甚感為難,兩人文章寫得都不錯,難分上下。看看左右大臣,意見也不統一。想了良久,趙武人本色使然,於是說:“要不你倆打一仗吧!誰贏了誰就是狀元。”眾人大感驚詫,沒見過這點狀元的。趙匡胤話音剛落,隻見反應快的王上去一巴掌把陳帽子打掉在地,急忙跪在皇帝麵前道:“臣勝之。”趙龍顏大悅:“行,你就是狀元了。”遂以王為狀元,陳為榜眼。

    宋代當官有大致四種途徑:蔭襲、國子監(太學)、舉薦、科舉考試。蔭襲很好理解,老子幹得好譬如為國作出重大貢獻,封某某爵,兒子直接以父蔭當官;國子監,國立中央學校,給官二代開設的學校,所有入國子監的監生,出來就是公務員。為大宋主要仕途途徑;舉薦,朝中大員覺得誰行,舉薦給趙官家,皇帝覺得行,便授予官職。通過舉薦當官的,有真才實學的畢竟是少數,容易結黨。譬如你舉薦我兒子,我舉薦你女婿。所以宋代有規定大臣舉薦人員不得超過五人;最後一條士人的終南快捷方式那就是科舉考試,選官的另一條重要途徑。

    四川眉山人蘇洵即是被舉薦做的官。老蘇年少時不知道學習,長大了也不看書,一次沒考上,老蘇一生氣,把自己曾經作的文章、詩詞歌賦付之一炬。閉關讀書五六年,經史子集被他研究個遍,再出山時,文章別具風格。宋仁宗嘉祐年間,身負盛名的老蘇帶著二十一歲的長子蘇軾、十九歲的次子蘇轍進京趕考。文壇領袖歐陽修拿著老蘇的文章獻於朝野,士大夫爭先搶著看。大家一致認為老蘇乃不世出文學天才,仁宗直接下詔授官。這時又傳來令所有人驚詫的消息,蘇軾、蘇轍皆考中進士。三蘇名震京師,獨步天下。唐宋八大家,從唐朝到北宋五百年間,後人選出了八位散文大家,三蘇名列其中。

    國子監,在宋朝是非常重要的仕途途徑,明朝時國子監的監生名存實亡,明成祖以後監生直接做官的機會越來越少,漸與科舉合並。宋代國子監下設廣文館、太學館、律學館,後熙寧變法曾設武學館、醫學館,中央官學實行三舍考選法。設置不同,學得東西也不一樣。譬如廣文館,教授策論,專門考進士科的;太學館,教授儒家經典,非常受重視;律學館,主要學習司法斷案,分三科,“律令科”學習國家司法,“斷案科”學習處理案件,“綜合科”即兼顧前兩科;武學館,就是軍校,培養職業軍官的地方,譬如學習陣法的學生,派給一定數量的士兵,供其排兵布陣使用,練三年,然後考核授官;醫學館,教授方脈科、針科、傷科,即國立中醫藥大學。

    進入國子監有限製,規定凡七品以上的在京官員子弟皆可入學,稱為監生,製定學籍(監牒)。在國子監混幾年,即可授官入仕。宋太宗太平興國九年(984年),規定所有在京官員子弟皆可入學,進一步擴大官吏候補隊伍。另,規定“不必附監聽讀”,可以不用去上學,掛個名就行了。宋真宗景德年間又規定,文武官員、地方官員嫡親子弟皆可入學。在京師流浪的舉人,經過地方長官出示證明也可以入學,再次擴大了招生範圍。

    宋代科舉考試麵向全社會,範圍很廣很開放。宋初規定每位考生須有準考證,十人聯保,填寫考生檔案。如果檔案有弄虛作假行為,十人連坐。三種人不允許科舉,第一,罪犯,從考生他爺爺那輩查履曆,直係家族如有重刑者,如殺人的、造反的,取消考試資格;第二,不孝子,中國自古以來以孝治天下,百善孝為先,一個人的品德放在首位,如果考生對長輩不孝那無法保證他能對國家忠心;第三,還俗僧道,出家人六根清淨看破紅塵,又來考試,說不過去。後來,又加了兩條,倡優子弟、殘疾人不能考試外,其餘均可。科舉實為廣大寒士的出身途徑。北宋中後期,隻剩下罪犯、娼妓子弟不允許考試。《鹿鼎記》的韋小寶如果到了宋朝,他就不能參加科舉。

    宋代科舉是兩級考試,即取解試、省試(後有了殿試,明清為三級,鄉試、會試、殿試)。宋代科舉繼承唐製,在唐朝科舉跟玩是一樣的,基本內定,然後考試走下形式而已。宋代有所改善,但並未達到頂峰。先是各州舉行取解試,類似地方學校選拔考生,代表地方的教育水平,總不能誰都去考省試,與明清時期的第一級鄉試相比,門檻比較低。宋第二級考試的省試有很多科,例如進士科、諸科、武舉科等。進士科最難考,也最令人稱道,但凡考上進士的都有真才實學。進士科主要考策論,根據材料作文。臨場作文,對文學造詣、思維水平、政治見解都是一種極高的考驗;諸科,明經那一套,類似填空題,沒啥技術含量,不被重視,即便考中,官職也不高;武舉,類似文舉,國家正規軍事考試,主要考騎馬射箭、舉重跳遠、翻跟頭、武功等,外帶軍事文章。以上三科稱之為常科,相對的是製科、童子舉等。

    宋太祖開寶六年(973年)中書舍人李昉擔任主考官,進士科、諸科錄取共計38名。及第者其中不乏李的同鄉好友等,歪瓜裂棗的全端了上來,趙匡胤當場對問,有幾人沒答上來。趙遂下詔,在講武殿重新考試,他本人主持。李原錄取的38人中,有十人落第。趙說:“各級登科,多為有權有勢人家所取,致使貧寒子弟失去了入仕的機會。今天我親自主持考試,便是要盡革前弊。”打那以後,出現了第三級的殿試。北宋初年殿試落榜者不計其數,後發生了“張元叛國”事件,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三月下詔,規定所有在省試考中的舉人,皆不落第。後世元、明、清沿襲了這條規定。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讀書文摘(2014年2期)》,方便以後閱讀讀書文摘(2014年2期)正文 微曆史:科舉舊聞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讀書文摘(2014年2期)正文 微曆史:科舉舊聞並對讀書文摘(2014年2期)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