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國微電影產業發展與微電影文化園區建設研究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電影評介(2014年14期) 本章:正文 中國微電影產業發展與微電影文化園區建設研究

    中國微電影產業發展與微電影文化園區建設研究

    博士論壇

    作者:周潔

    【作者簡介】周潔,男,江蘇揚州人,上海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博士生,主要研究電影等產業發展。

    【基金項目】在20世紀上半葉北美電影工業誕生初期,出現過長度為10分鍾至40分鍾的短片,如卓別林的喜劇係列——這種短片被一些研究者認為是微電影的雛形。此後的數十年間,100分鍾左右的“大片”一直占據電影的主導地位。到了上世紀90年代,隨著網絡的興起、觀賞習慣的改變、攝錄設備的發展,中國出現微電影並逐步興起。與微電影雛形不同的是,當前的微電影主要在各類新媒體平台上播放、適合在移動狀態和短時休閑狀態下觀看,具有微時長(30-3000秒)、微製作(1-7天)、微投資(幾千元-數十萬元)等特點,包含幽默搞怪、時尚潮流、公益教育、商業訂製等主題,既可單獨成片,也可係列成劇。

    一、中國微電影產業發展階段

    根據中國微電影發展中的標誌性事件及相關特征,可將其劃分為4個階段。

    (一)導入階段(2001年—2006年)

    2001年,香港導演伍仕賢拍攝了反應人性光輝與黑暗的11分鍾短片《車四十四》,獲得第58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評委會獎(是第一部在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獲獎的華語電影短片)、2002美國聖丹斯電影節評委會特別表揚獎(是唯一在聖丹斯電影節獲獎的華語電影短片)等榮譽,被看作是國內微電影的最初火種。一方麵,人們開始關注微電影;另一方麵,還缺乏發展的平台和氛圍。

    雖然這段時間還有胡戈根據電影《無極》改編的微電影《饅頭》風靡一時,但中國微電影的數量很少,總體影響力也不大。

    (二)發展階段(2006年—2010年)

    2006年,在賈德·卡林姆成功打造朋友之間分享錄影視頻網站YouTube等方麵的影響下,中國也出現了播放微電影的優酷網等網站,為用戶提供瀏覽、搜索、創造、視頻分享等服務。據業內人士透露,2006年是中國視頻分享網站成立最多的年份,高峰時超過300家。

    由於網絡視頻給微電影播放提供了平台,許多公司或個人開始像使用文字符號創作文學作品那樣,創造屬於他們自己的視覺作品,包括雨後春筍般冒出的眾多微電影作品。比較有影響力的有2007年周傑倫拍攝的《沒有不能說的秘密》、肖央(筷子兄弟)拍攝的《男藝伎回憶錄》、2008年北京電影學院學生拍攝的《黑車》等。

    “2009南方多媒體短片節”是我國較早的關注微電影的盛會,收到了以“我、我見”為主題的短片近500部。這類節慶活動,也促進了微電影的發展。

    (三)繁榮階段(2010年—2012年)

    2010年,由中國電影集團公司和優酷網聯合出品的“11度青春係列微電影”的收官之作《老男孩》(筷子兄弟攝製),被譽為是“一部完整意義上的微電影佳作”、“撥動了整整一代人的心弦”、“微電影發展史上的程碑”。該片上線一周時站內瀏覽量突破300萬次,半個月時在線播放量達到4700多萬次。在同一年,凱迪拉克攜手華人影視巨星吳彥祖推出了微電影《一觸即發》,該片沿用好萊塢動作大片爭分奪秒的緊張氛圍和生死時速的極限追捕,引爆凱迪拉克新SLS賽威2.0T的上市,被譽為“企業通過定製微電影進行營銷推廣的首個成功案例”。

    大企業的參與和商業微電影的成功,激發眾多廠商通過微電影進行宣傳,微電影進入了繁榮階段。一時間,支付寶定製微電影《鄭棒棒的故事》、佳能相機定製微電影《Leave me》,三星手機定製微電影《縱身一躍》、海爾卡薩帝定製微電影《誰的愛填滿冰箱》……

    2011年,微電影產量迅速增長到100多部。更關鍵的是,許多電影業界的專業人士在品牌推廣和資本的驅動下,參與到微電影的創作中,提升了微電影的策劃創作水平和繁榮程度。如優酷聯手東樂影音和菲利普,邀請張亞東、包小柏、羅永浩、開心麻花、苗煒、呂惠洲6位跨越音樂、唱片、戲劇、媒體、廣告等領域的精英導演,共同打造了國內首部以“跨界導演”為主打概念的電影短片集《幸福59厘米》,從不同角度闡釋“幸福”的涵義。又如中國青年導演麥田出品了微電影《愛瘋時代》,周點擊量突破100萬,並被網友轉發至貓撲、人人網等,成為社會熱門話題,獲得優酷網評選的“2011年度互聯網人氣微電影”獎項。

    (四)規範中繼續繁榮階段(2012年—目前)

    在微電影繁榮的背後,存在諸多粗製濫造的作品,甚至有些公司或團隊借微電影為噱頭,將暴力、色情等引入其中,遭到眾多業內人士的指責。2012年,國家廣電總局和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聯合下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網絡劇、微電影等網絡視聽節目管理的通知》。一方麵,國家鼓勵製作優秀的網絡劇、微電影等網絡視聽節目;另一方麵,明確了規範發展的措施:一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單位按照“誰辦網誰負責”的原則,對網絡劇、微電影等網絡視聽節目一律先審後播(每部微電影要經過3名有執業資格的網絡視聽審核員簽字);二是網絡視聽節目行業協會組織開展行業自律;三是政府管理部門依法對業務開辦主體進行準入和退出管理。截至2013年底,國家廣電總局共發放了608個信息網絡傳播信息節目許可證,批準了26家網絡廣播電視服務台。

    規範之後,商業宣傳性質的微電影繼續往前發展。如2012年底周大生出品的微電影《心知道我願意》,通過三對不同處境男女的圍繞戒指展開的情感誤會小故事,告訴我們不論何時都要相信愛情。益達口香糖《酸》、《甜》、《苦》、《辣》係列微電影不僅叫座而且叫好,還拿下了微電影金瞳獎等諸多獎項。又如香港鬼才導演彭浩翔監製,周迅、張靜初、黃立行、餘文樂主演的4部8集係列微電影《四夜奇譚》,短時間內點擊率突破2.1億次,版權換得了1億元的廣告費。

    ·博士論壇周潔:中國微電影產業發展與微電影文化園區建設研究在“首屆中國微電影創作發展論壇”、“2012中國國際微電影節”、“2013上海微電影大賽”等比賽活動中,湧現出幾部高質量的微電影,如改編自鹿橋先生小說集《人子》而攝製的微電影《一維》,以古喻今開放式地探討了如何分辨人性的善惡。《摘星的你》講述了兩個平行世界的奇幻故事,講述了這樣一個催人奮進的道理:“你是你夢想路上唯一的高牆,越過去,全世界都能看到你的光亮。”

    值得關注的是,還有兩股力量在推動微電影的繁榮:一是微電影專題節目,由電廣傳媒影業(北京)有限公司承製、陝西衛視22點晚間後黃金時間播出的《華夏微電影》節目,不僅提升了中國微電影的製作標準和品鑒標準層次,還進一步擴大了微電影的影響力。二是主要省市興建微電影文化園區,進一步推動了微電影的發展與成熟。有人指出,2014年微電影總收入可逾700億元, 廣告收入可達450億元。在可以預見的時間內,微電影將進入成熟階段。

    二、中國微電影文化園區建設現狀

    微電影產業基地、網絡視聽產業基地、新媒體基地等關於微電影文化園區的稱呼多樣,主要內容相近。中國現有的微電影文化園區可分為國營、民營兩種類型。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電影評介(2014年14期)》,方便以後閱讀電影評介(2014年14期)正文 中國微電影產業發展與微電影文化園區建設研究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電影評介(2014年14期)正文 中國微電影產業發展與微電影文化園區建設研究並對電影評介(2014年14期)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