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易經》的“喪牛於易”與傳統商品經濟的基因異變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時代金融(2013年11期) 本章:正文 《易經》的“喪牛於易”與傳統商品經濟的基因異變

    《易經》的“喪牛於易”與傳統商品經濟的基因異變

    交流平台

    作者:劉岑鳥斐然

    【摘要】本文通過對《易經》旅卦上九爻 “喪牛於易”爻辭與古代的“質劑”、“殺殉”消費經濟的探討,揭示了傳統商品經濟具有殺戮性的動因。

    【關鍵詞】商旅卦 經濟 異變

    作者曾在《〈易經〉的商旅卦之德與市場經濟的“自利”》的論文中,闡述了旅卦的卦德對市場經濟中“自利”現象的合法、合德的啟示作用。文章完成後,仍餘言未盡,所以特撰此文,通過對《易經》旅卦上九爻“喪牛於易”爻辭所涉及的相關內容,與古代的“質劑”、 “殺殉”等消費經濟的探討,揭示基因異變是傳統商品經濟凸現殺戮性的動因。

    通行本《易經》旅卦的上九爻辭是,“鳥焚其巢,旅人先笑後號咷,喪牛於易。”對於這句爻辭的解釋曆代有多種版本。較為常見的解釋是,像飛鳥的巢被燒掉,像農夫在田邊(易地)丟失耕牛一樣,其凶無比。收獲的是流離、惶恐、流淚、懊悔。當代有學者將這一爻的爻辭與“軍旅”相聯係,解釋是:烏鴉分巢做窩,軍人也疏散蓋營房,先打草而後打桃,丟失牛於易地,軍心因此而大亂。這一見解的依據是1973年12月湖南長沙馬王堆出土的漢代《帛書.易經》,其旅卦的上九爻爻辭是“鳥棼其巢”,“棼”是通分的意思。因《帛書.易經》與通行本的《易經》內容有異,導致了整句爻辭釋義的差異。

    除此之外,對此句爻辭還有其他的理解。但無論何種解釋,對“喪牛於易”解釋為“喪(丟)失牛於易地”的說法,是較為統一的。翻開通行本的《經易》之後,我們還發現,與“喪牛於易”的相似表述,還有《大壯》卦六五爻的爻辭,“喪羊於易,無悔”。對此爻辭的可解釋為,在“有易”這一區域內喪(丟)失了羊群。“喪羊於易”與“喪牛於易”的爻辭,基本包含了兩個方麵的內容,一是“喪”失牛羊的事件,二是發生事件的區域——“易”。

    依據王國維、顧頡剛等學者的考證,該爻辭所說的“易”即是“狄”,也就是“有易”。“狄”是個古族名,公元前七世紀時,生活在今天的陝西、甘肅、內蒙一帶。“狄”分為赤狄、白狄、長狄三個部落。各部落又有支係。因他們主要生活在北方,又被通稱為北狄。在眾多的部落支係中,“有易”部落是其中最大的一支。在中國的文化傳承中,地名因“人”而得,或人名因“地”而得,已經約定俗成。所以“有易”既是部落族名,又是該族生存區域的代稱。

    在“半信史”時代,黃河中遊和渭河下遊地區,曾興起過三個前後銜接的王朝,即夏、商、周。這三個王朝建立的時間分別是,公元前二十三世紀;公元前十八世紀;公元前十二世紀。此三者前後經曆了約一千五百年而告終。史學家稱之為“三代”。

    商王朝最初以遊牧經濟為業,中後期才逐漸發展農耕經濟。商人公認的祖先是王亥,在遊牧經濟時期王亥曾顯赫一時。《易經》旅卦所描述的“商旅”活動,就是當時“遊牧”無定居生活經營模式的真實寫照。利益的驅動使王亥的經營範圍不斷延伸,後來王亥到了“有易”這個區域遊牧經商,被“有易”部落首領奪去了資產。這是王亥因經濟擴張而付出的代價,也是“有易”人為經濟封鎖和保護自身的經濟利益而采取的措施。

    王亥是商代曆史上的一個重量級人物,商代人對於逝去的王亥,曾以最隆重的祭禮祭祀。情況是,用牲有五牛、三十牛、四十牛,最多時用三百牛作犧牲。祭禮祭祀的標準,是古代人對先人的一種評價性定論。在以生存為第一需要的荒蠻時代,經濟的獲取似乎比政治權力顯得更為直接。王亥是在經濟的獲取中,建立了至高的曆史地位。

    旅卦的“六二”爻,“九三”爻,“九四”爻辭的文字,折射出王亥這樣一具體的人,遊牧商旅生涯的立體影像。《易經》賦予旅卦的內容,肯定了遊牧不但是經營活動,更重要的是一種獲取財富的生產方式,還告之世人,遊牧民族是人類中最懶散的一族。這一特征貫穿於王亥經營活動的全部。讓我們尋著爻辭的脈絡讀下去:商族人王亥,不但把牛羊“遊牧”進了有易的區域,同時還行商,販賣奴隸等等,很快就獲得了巨額財富,所以“旅人先笑”,快活的不得了。王亥的巨富,引起了有易人首領綿臣的極大不滿,《易經》通行本旅卦的九三爻的爻辭是,“旅焚其次,喪其童仆。貞,厲。”有易人動員起來了,燒了王亥的住所,搶走了王亥的奴隸;“喪牛於易”,奪去了他的牛羊。王亥蒙受了巨大的災難,“旅人先笑”之後是“號咷後”,王亥號咷大哭。在資源的掠奪中,商人王亥失利了。

    物品是財富的真正要素,王亥被奪去了巨財,豈能甘心?於是爆發了王亥父子率領商族人與綿臣為首有易人的長期戰爭。為生存和獲取更多物品的而戰,這就是古代戰爭的最直接目的。

    《易經》“未濟”卦的九四爻,記載了這件事的延續。“震用伐鬼方,三年,有賞於大國。”王國維的考證是,“震”即是《史記.殷本紀》中所說的“振”,是“契”的第七世孫,是“冥”的兒子。“振”也寫作核、胲、該,與“亥”同音。爻辭中的“用”,即洛伯,是王亥的兒子甲微的名字。“有賞於大國”,“有賞”即是“有商”,是說有商成為強盛的大國。《帛書.易經》中未濟卦九四爻的爻辭是“有商於大國”,與王國維的考證相符。《史記.殷本紀》也使後人確信“旅卦”和“未濟”的爻辭,是古代“商戰”的真實反映。

    關於王亥商旅之戰的記載,也見於其他的古籍中。《山海經》的《大荒東經》中說,“王亥托於有易、河伯仆牛。有人殺王亥,取仆牛。”《竹書紀年》中說,“殷王子亥,賓於有易而淫焉。有易之君綿臣殺而放之。是故殷主甲微假師於河伯以伐有易,克之,遂殺其君綿臣也。”此文中的“淫”字,解釋為貪婪錢財,恣意妄行更合乎文義。

    王亥在打敗有易人後,恣意掠奪有易人的錢財和奴隸,導致有易人的報複。商戰的結果是有易人把王亥給殺掉了。事件由商戰升級為以複仇為目的血戰。王亥的兒子洛伯用為父報仇,向聯盟部落河伯請求支援,最終擊敗了有易人,殺掉了綿臣。戰爭之術被視為一門關於獲取的技藝。

    從遠古到近古,人們對於生存資料的掠奪是殺戮的原動力。這一動力血液般滲透在傳統商品經濟的每一個細胞中。於是傳統商品經濟的基因中始終冬眠著殺殉、殺戮的特性。

    仍以長沙馬王堆漢墓中出土的漢代“帛書”為例,除《易經》等古籍外,其中還有西漢時期《老子乙本》卷前古佚文,其中有一段關於黃帝戰蚩尤的文字:“黃帝身遇蚩尤,因而擒之。剝其革以為幹侯,使人射之,多中者賞;剪其發而建之天,名曰蚩尤之旌;充其胃以為鞠,使人執之,多中者賞;腐其骨肉,投之苦醢(hai),使天下人唼(sha)之。上帝以禁。帝曰:毋(wu)犯吾禁,毋流吾醢,毋亂吾民,毋絕吾道。犯禁,流醢,亂民,絕道,反義逆時,非而行之,過極失當,擅製更爽,心欲是行,其上帝未先而擅興兵,視蚩尤共工,屈其脊,使甘其窬(yu),不死不生,(que)為地桯(ying)。帝曰:謹守吾正名,毋失吾刑,以示後人。”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時代金融(2013年11期)》,方便以後閱讀時代金融(2013年11期)正文 《易經》的“喪牛於易”與傳統商品經濟的基因異變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時代金融(2013年11期)正文 《易經》的“喪牛於易”與傳統商品經濟的基因異變並對時代金融(2013年11期)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